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098

第98章 一条洄游的大马哈鱼

坐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器的办公室里,郦亮不由得有些感慨。20多年前,郦亮的家就在西三旗,那时候这儿还是一片农田,他经常来这个地方的农贸集市买些活鸡活鸭。曾经有很多年里,离开这个地方、离开北京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一直是他求学、出国的内在动力。20年后,沧海桑田,他又回到了这个地方。他说:“我就好像一条有洄游性的大马哈鱼似的,又游回来了。”

郦亮是1990年去的加拿大,此前已经在北京理工大学读了一年半的博士,当收到了导师——北美著名通信专家Dr。Simon Haykin寄来的接收函时,郦亮几乎没有多想,就做出了选择。这位导师从全世界近200封申请信中选择了两个学生。郦亮及时地抓住了这种幸运,舍弃了即将到手的北理工博士学位。

在加拿大,郦亮读的专业是通信及信号处理,这段留学经历带给他极其丰厚的人生收获。其中最让他感慨的有三个方面。一,认真,认真,还是认真。这来自导师的言传身教。郦亮第一回发表的论文,被导师前前后后审改了100遍,才得以推出。二,与人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大大加强,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保证自己的话能让人听懂。三,开阔了眼界,接触到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尖端的高科技技术。

1994年,郦亮获得了博士学位,博士研究成果在1994—2002年期间被近30种一流国际期刊所引用。此后的8年是在加拿大北电网络(Nortel)、摩托罗拉(美国)和Connexant(美国)等大公司里度过的。郦亮把家安在了美国加州,并在2002年和几位同事在美国创立了Helicomm Inc。公司。早在1997年,郦亮就曾经回来过,感觉到了中国的变化。2000年又回来了一次,更觉得中国是一年一变,并且是有科学有想法地在改变。他开始动心要做点什么,到2001年底终于下定决心,不再打工,两边同时做公司!他说:“再晚回来就有恐惧感,年轻一代都起来了,会没有自己的位置的。”

而真正促使他回来的原动力则是:为中国的发展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