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094

第94章 不同凡响的技术天才

1994年春天,带着“高级顾问”的头衔,李彦宏来到了华尔街一家金融信息公司。他负责把所有实时发生的金融新闻收集起来并让人检索得到。此间,李彦宏发现了互联网搜索引擎中的一个致命缺陷——排序有问题。因为输入一个关键词要求检索查看网页,很多网页都会有这个词,那么哪个排在前,哪个在后?现有的手段——运用词频来排名显然有很大问题。

李彦宏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日后被广为应用的、具有革命性的“超链分析”:主要看有多少其他网页跟这个网页相链接。实际上这是用别人对这个网页的评价来决定此网页的排名。

不久,在加拿大一次学术会议上,李彦宏带着这套演示版本参会。有很多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像Yahoo、Infoseek,包括微软研究院,看了都很感兴趣。其中Infoseek的CTO威廉·张的话让李彦宏很动心:“你是工程师,搞技术的,最有成就感的就是你做的东西有很多人使用。Inforseek公司是个著名搜索引擎品牌,每天都有上千万人在使用。你到那儿就能实现一个工程师的理想。”

1997年夏天,李彦宏来到硅谷加入了Infoseek。他暗下决心,只要在Infoseek呆一天,就保证它的技术是世界第一。可以说,威廉·张创造了Infoseek第一代搜索引擎,而罗宾·李(李彦宏的英文名)创造了第二代。但1998年以后,Infoseek的方向变了,想做成跟传统媒体结合、内容无所不包的一个门户网站,到1999年,被迪斯尼收购,搜索引擎越来越不重要了。

这段时间,李彦宏作为一个技术人员,痛感无力回天,非常郁闷。不过他写成了《硅谷商战》一书。他笑言这为他以后的创业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Infoseek的经历,也让他亲身体会了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典型泡沫过程。他说:“我刚进去时,公司大概总共进过150多人,因为我的门卡号是150多号,到99年底我离开时,Infoseek已经有了两千多人了。”

这是他在美国的第二份工作,可他的生命轨迹是从第一份工作开始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