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037

第37章 中国要抢滩世界新经济市场

董子平认识到,中国一定要在生物科技新经济的俱乐部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IT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

在过去15—20年间,IT业作为一种新经济给世界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在IT业中的主导地位,美国经济在这段时期发展非常迅速,进一步稳固了世界经济老大的地位。印度、爱尔兰等国家,也由于从IT新经济里分得了一块蛋糕,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相比之下,在上世纪后期曾一度崛起的日本经济,并未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取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近10多年来,日本的经济发展步伐放慢,被美国远远甩在了后面,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未能实现从传统经济模式向IT业新经济的跨越。

董子平认为,接下来生物科技带来的新经济必然像IT经济一样,对世界经济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目前,这种态势崭露头角,一旦世界经济的整体态势好转,这种新经济的发展将很快进入状态。

董子平的分析是,“生物医学的发展周期比较长,不像IT业,一两年就诞生新产品;IT业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了近20年,而生物医学将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更长久的促进作用。”

美国人在生物科技领域先行一步,这更加启示了董子平。在世界各地都在关注生物科技时,2001年美国的经济发展预算增长在生物科学方面达到了13%,甚至高于其国防预算8%的增长。美国的舆论曾批评现任布什政府在国防开支方面增加太多。但人们所忽视的一点是,美国在生物科学方面的预算增长幅度最大,而且这一政策是从克林顿政府延续下来的。美国人已经意识到,在生物科技中先期投入,才能在新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领先地位。

董子平感慨地说:“在生物医学新经济中,不要说垄断,就是能分得一块蛋糕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也是举足轻重。”这将使得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拥有可以与世界对话的主流经济,这将使中国站在新经济的潮头。

目前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大国。但在董子平看来,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全球化经济中有发言权的“主流经济”。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虽然垄断了世界市场,如服装加工、玩具等,但这在全球化中并不能成为主流经济,在其他一些行业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电器业为日本所垄断,汽车则由日、德、美等国家垄断,这种垄断使其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角。

“接下来的主流经济就是生物医学,中国要分得一块蛋糕就必须要有先期的投入,”董子平说。生物医学产业的特点是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同时回报非常丰厚。他认为这种投入要靠市场机制。没有资本的注入,整个生物学板块就无法很好地启动。他认为,在这个领域,政府如果进行有重点、有选择的投资扶持,从而促进、带动风险资本,同时允许风险基金更广泛地介入,这将给生物医学发展带来很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