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031

第31章 不朽的星星

中星微一开始就是国际化公司,市场、技术、人才与管理都是国际化的,将中星微纳入世界产业链,并力争上游。而且邓中翰借鉴微软的做法,从世界市场空白点着手进行公司主要产品的战略布局。于是,他将中星微切入市场的点定位为:以CMOS数码技术为依托,研发百万门级超大规模专用数码摄像处理芯片,因为这种芯片的应用领域涉及个人消费的数码相机,工业上的质量检测、生产监控,天文器械、医疗设备,还可应用在交通、银行、视觉玩具、通讯等方方面面,市场容量大。最主要的,他看到了未来通讯、家电和CPU的合流趋势,数码摄像处理芯片的市场更加广阔。占据了数码摄像处理芯片的市场高点,就有可能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中国的芯片产业就会在同世界的互动中壮大起来。

2001年,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码摄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成功,赢得一片掌声与喝彩,其集成度达到奔腾系列的水平,一个纽扣大小的空间里集成数百万个晶体管,光刻尺度0.25微米。中星微已经走在数码摄像处理芯片的领军位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亲笔题词,表示祝贺。随后,中星微与微软建立战略伙伴,成功开发微机多媒体数码拍摄系统所需要的全部数码图像处理、压缩、存储和高速传输的单芯片。现在,中星微正从多媒体数码摄像处理芯片着手,努力在电讯、家电和CPU的通用影像芯片上取得突破,为各大厂商提供高品质、低价位的产品,占据产业链的高端,进行国际化的博弈。为此,邓中翰称中星微的未来就是进入跨国企业行列。

未来需要邓中翰的不断演绎,但历史已经记录了一位年轻人的努力与成绩。邓中翰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创业者的代表,2001年他荣获“中关村十大创业者的称号”,他还同吴鹰等人一起组建“数字中国”,为中国的信息化、数字化和国际化努力……

据说,我们肉眼所见到的星星大部分都是恒星,而恒星的意思就是永远的星星。邓中翰所追求的是中星微的发展、壮大、与世界产业巨人共舞。当我们见证中国芯工程不断走向成功的时候,我们也有理由期待邓中翰和他的伙伴们,能够跻身于世界科技企业界列强,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之星。

李政撰稿

曾颖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