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019

第19章 海外留学的优势

斯泰康的研发工作在按时间表有条不紊地进行。陈亦工的着力点主要在融资上。目前,很多西方国家的公司,特别是高科技企业都来中国买公司。西方国家的大公司一定寻找在中国市场的定位,不然人们会认为这个企业的管理者不合格。这是一个大趋势。

斯泰康的合作方,德国Mologen AG公司,为了在中国找合作方,此前曾接触了很多中国国企,后来通过介绍,与斯泰康取得了联系。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当时的斯泰康还是一个小公司。

德国公司的总裁来到中国,和陈亦工等人见面,双方一拍即合。了解陈亦工他们的思路后,就决定和他们保持联系并最终决定和他们确定了合作关系。由斯泰康出资购买Mologen AG的前期技术,负责进一步的应用性研发,并享有在亚洲市场上的一切权利。

实际上,在谈这项合作的时候,斯泰康为购买技术所出的报价比起别的公司低的多。而这家德国公司又将拿到的资金重投到了斯泰康的研发项目上。能取得德国公司这样非同一般的信任,陈亦工认为德国人主要是看中了他们公司的这个团队,看到了他们的科研潜力。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双方的沟通很愉快。在语言、思维方式以及管理理念都能有好的对接。“这是我们海归所能起到的特殊作用”,陈亦工说。通过不断的接触,陈亦工感觉到,德国人很喜欢中国,他们尊重这样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对此,陈亦工不无自豪。斯泰康的投资方亿阳集团同样看中陈亦工的这个团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沟通,关系非常融洽。

陈亦工预计在2007年,公司能完成对投资人的承诺。三四年时间,这对于一个生物医药课题的研发周期而言,算是非常短的。他赞赏投资者们的勇气和胆识。最终斯泰康要去国外上市,或者与其他公司并购。他了解,在国际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美国,资产一个亿的生物公司只能算是小公司,我们不得不走出来,走向国际,”他说:“生物医药研发是高投资,常常只有国外资金买得起这个单。”

陈亦工并不担心竞争的存在。在他看来,药品研发最关键的是证明产品在医学上的有效性,而不是依赖于市场运作。只要做得出有效的药物,不怕没市场。他的另一个同学所参与创办的公司,后来在市场上卖了几十亿。陈亦工认为这对于他们可以作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