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169

第169章 以中关村为圆心的寻觅

1986年秋,带着身上仅有的45美元,许志敏自费到美国留学。一个月后,他考取了奖学金,在缅因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其间参与了生物传感器检测软件的研发等项目。

两年后,他又来到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两个博士学位。

毕业后,许志敏曾在多家公司从事高级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在著名的HBM精密仪器设备公司工作期间,从事智能化仪表、过程控制、智能传感器网络、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等远程遥控遥测的研发和产品的市场拓展工作,并先后担任产品开发工程师、工程部经理、市场管理部经理、工程部主管经理到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副总裁等职务。

他也曾单独创业。1997年4月,许志敏在波士顿与另两位留美人员共同创办美国数字通讯研究所,主要从事数字通讯系统开发、与数字通讯相关的软件开发、网络系统集成、数字通讯协议系统解决方案等业务。

在HBM精密仪器设备公司工作期间,有两三年时间,许志敏为公司在苏州开办工厂,来往于中美之间,由此引发他回国创业的梦想。1999年6月,他辞去这家公司职务,谢绝挽留,毅然回国。2000年2月,在中关村成功创办北京中一商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担任总裁。

许志敏说:“回国的想法我一直有,当初出国的时候,我的想法是两到三年后就回来。但是几年以后,觉得回国的时机不成熟。于是我就开始读博士,1992年,中国进入一个发展的高潮,当时我正在做博士论文,毕业后在美国又工作了10年。1999年,我感觉美国IT业的发展已经达到高潮。当时,我的年收入有20万美元,而且是公司的副总。我辞职时,别人都不理解。总裁挽留再三,问我,为什么要走?我当时没说。现在我自己分析回国的动机,主要是国家的发展程度到了,自己回来有用武之地,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日后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了却了自己‘叶落归根’的心愿。”

许志敏说,中关村的创业环境、优惠政策是十分吸引人的;孵化器,美国也有,但没有中关村做得好。中一商网的创业成功与中关村创业园的支持密不可分。

中一商网发展到目前,拥有50多名员工,业务遍及海内外,与国际卫生情报研究中心、国家教育委员会、美国加利福尼亚坎贝尔环球技术有限公司、美国加利福尼亚赤道技术有限公司、美国马塞诸塞卡顿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美国新泽西普林斯顿松下研究中心、香港鸿心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德国霍丁格电子测量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海信集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辽宁日林建筑集团、北京首创网络有限公司等10多家全世界各行业主要厂商建立了牢固的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