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139

第139章 在美国创立公司

1993~1996年,汪海耕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统实验室(ComputerSystems Laboratory)任博士后研究员。在斯坦福的这段经历给了汪海耕创业一个很好的起点。他所在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室不仅仅是埋头于研究,还为很多世界顶尖的公司研究和开发软件产品样机。这里的研究生们不仅接触书本,还能接触到工业界的研发前沿。况且斯坦福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创业的温床。这里有最优秀的研究人才、最先进的思想、创新和追求优秀的风气和氛围、把新想法转化成产品形成产业的传统。一直以来,斯坦福学生都有创业的传统,著名的惠普公司、Sun公司、思科公司、Yahoo公司、Google……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从斯坦福起飞,是这所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做出来的,而且很多斯坦福的毕业生在大公司担任各种管理和技术工作。很显然,在这所大学里,这样的传统和风气很大地影响了汪海耕。

1998~2002年,汪海耕在美国硅谷和伙伴共同创立了一个软件公司,担任CEO兼CTO。大家共同出种子资金,他领导公司从0做到2900万美金的价值(由美国硅谷风险投资公司定价)。领导公司融资共计1470万美金。其中有近800万美金用于建设在中国的子公司,形成了150人的规模。公司解决方案阵列包括制造、政府、电力,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采购系统,信息中转系统,企业交易系统等等。期间曾在国内承担近20个总金额数千万元人民币的项目。

对于创业环境,汪海耕认为美国的一个优点是:“Americans value talents”,很看重才干。在硅谷,创业的基础设施要好很多,而最吸引人的则是完备的评估体系,这确保了他们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判断出你公司的价值——这里更多的是指科技含金量。然后给你一个企业的适当的分配比例。此外,在技术、诚信度、人才的储备等方面也具有相当成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