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永续赢利
6172000000070

第70章 力求完美,把细节放在首位

伟大的建筑师米斯·凡·德·罗赫曾经说过,“上帝就存在于细节之中。”大的战略是十分重要的,但细节却能够给宏伟的计划以深度,细节可以决定成败!

注重细节,成就台湾首富

台湾首富——王永庆就是在细节中找到了成功机会的人。

1932年,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当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王永庆感觉到要想让米店在市场上立足,自己就必须有一些别人没做到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仔细思考之后,王永庆很快从提高米的质量和服务上找到了突破口。

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稻谷收割后都是铺放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沙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用户在做米饭之前,都要经过一道淘米的程序,用起来很多不便,但买卖双方对此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拣出来,然后再出售。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米质量就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深受顾客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在提高米质见到效果的同时,王永庆在服务上也更进一步。当时,用户都是自己前来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是大大的不便了;而当时年轻人整天忙于生计,且工作时间很长,不方便前来买米,买米的任务只能由老年人来承担。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点,于是打破常规,主动送货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大受顾客欢迎。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即使是在今天,送货上门充其量是将货物送到客户家里并根据需要放到相应的位置,就算完事。那么,王永庆是怎样做的呢?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给顾客送米,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擦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顾客。

在送米的过程中,王永庆还了解到,当地居民大多数家庭都以打工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日,就已经囊中羞涩。由于王永庆是主动送货上门的,要货到收款,有时碰上顾客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的,会弄得大家很尴尬。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永庆采取按时送米,不即时收钱,而是约定到发薪之日再上门收钱的办法,极大地方便了顾客。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方法,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个碾米厂,在离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不远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面用来做铺面,里间用作碾米厂。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成为伟大的人,企业也希望能够做大做强。殊不知这伟大的强盛的背后是由无数个细节积累起来的,中国台湾首富王永庆的成功便是很好的例证。

奔驰——细节筑就品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事物都不是由一个很小的状态一下子变得很大的。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小的细节,伟大才会在你面前闪耀。奔驰公司的成功不必赘述,而奔驰公司能够在激烈竞争的汽车领域保持其高贵品质,就源于其把细节放在首位,追求细节的尽善尽美的企业精神。

在判断一辆汽车时,人们首先注意的恐怕是它的外观、性能,而很少注意它的座位。但即使在这个极少惹人注意的部位,奔驰厂也极为认真。座位的纺织面料用的羊毛是专门从新西兰进口的,其粗细必须在23~25微米之间,细的用来织高档车的座位面料,柔软舒适;粗的用来织中低档车的座位面料,结实耐用。纺织时,根据各种面料的要求不同,还要掺入从中国进口的真丝和印度进口的羊绒,制皮面座位要先选好皮子。据说,他们曾到世界各地进行考察、选择,最后认为德国地区的公牛皮质量最好。确定了供应点之后,奔驰要求在饲养过程中防止牛出现外伤和寄生虫,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以保证牛皮不受伤害。一张六平方米的牛皮,奔驰厂只用一半,因为肚皮太薄,颈皮太皱,而脚皮又太窄。此后的制作、染色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直到座椅制成,最后还要由一名工人用红外线照射器把皮椅上的皱纹熨平。看来,为了保持名牌,奔驰厂可以说是不惜工本。从制作座椅的这种认真精神可以推想到对主要机件的加工该是如何精细了。

为了保证产品的高贵品质,奔驰公司的检查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公司下属的辛德尔芬根本分厂,日组装汽车1 600辆。该厂3.4万名职工中,有1/7的人员是进行质量控制检验的。检查部件的人员有1 300余名,他们负责检查协作关系的26万家厂商提供的零部件,如厂外提供的零件一箱里有一个不合格的,就把这箱零件全部退回。该厂生产的引擎要经过 42道关卡检验,连油漆箱有划痕,都必须全部返工。此外,每一个班组都有人员负责质量检查,最后还有人负责总检查。厂里有定期质量抽查制度,由董事会、车间代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每隔14天对9个单位进行检查,遇上问题就地解决。

奔驰车一向以品质卓越著称。从其对待座椅这样极少惹人注意的部位的态度来看确实非同一般。在大家都能把大的方面做得很好,基本上显现不出个体的差异时,将工作更深一步,细致入微地做好更小的细节方面的事情便能体现出与众不同。奔驰对汽车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态度可称可敬。每个职工在每一个微小细节处的工作态度都极为严肃认真,这是奔驰车获得成功的真正“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