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永续赢利
6172000000067

第67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有创新的企业就不会有生命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趋势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知识总量五年就将翻一番,经济生活瞬息万变。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一改以往那种以资源、资本的总量或增量为主的竞争模式,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成为竞争的主导。随着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形成,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因而造成产品和工艺在技术上的趋同化。企业间竞争实力,根本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惟有大力创新,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方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与此同时,技术贸易壁垒也必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日趋强化。在这种形势下,开发自己的技术,提高本国和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管理也将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管理,而是创新管理,并将通过管理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

20世纪20、30年代,福特一世以大规模生产黑色轿车独领风骚数十载。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希望有更多品种、更新款式、更加节能省耗的轿车。而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不仅颜色单调,而且耗油量大、废气排放量大,完全不符合日益紧张的石油供应市场和日趋严重的环境保护状况。此时,通用汽车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则紧扣市场脉搏,制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生产节能省耗、小型轻便的汽车,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跃然居上,而福特汽车公司却曾濒临破产。正如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所说的,在目前这个竞争激烈的新经济时代,一个企业家最差劲的表现就是缺乏创新、不思进取。没有知识和技术创新,对一个企业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而福特公司前总裁离亨利·福特也深有体会地说:“不创新,就灭亡。”

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美国最受推崇的公司,其标准除了要有良好的管理、产品质量和财务状况外,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还要有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创新精神。他们认为,创新是一种对新思想、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欢迎态度的企业行为方式。正是由于这种创新,美国企业多年来在高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新产品层出不穷,以此推动以美国为发源地的“新经济”浪潮在全球发展。

英特尔——奔腾创新,挑战自己

英特尔公司是微处理器行业的“孤独求败”者,它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生命力,英特尔公司始终没有停下其成长的步伐,产品以奔腾的速度不断创新,不断挑战着自己的成就,挑战着自己的纪录。

英特尔的微处理器是几百万台 IBM型个人微机的大脑。1 9 9 5年,当高级微型器件公司(AMD )、Cyrix以及别的公司跑来争抢时,英特尔赶紧开始生产新型奔腾芯片,同时,掀起了一场 1.5亿美元的电视广告战。此外,英特尔每个季度还有高达35%的削价。结果,奔腾的销售额比486芯片初期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快了8倍。

对英特尔而言,它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对手们正在加速挑战的力度。AMD公司的4 8 6产品比英特尔晚了3年,但在奔腾面世仅两年后它就向市场投放了自己的5 8 6级芯片;NexGen公司只比英特尔晚1 8个月就开始出售奔腾级芯片。所以英特尔必须刺激对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尖端芯片的需求,以保障它55%的利润率。

安德鲁·格罗夫的策略是以加速对加速,P6就是这场战斗中产生的第一个产品。过去,英特尔习惯以 4年为周期,一个接一个地开发微处理器。格罗夫决定将不同产品的开发周期重合起来:在奔腾投放市场前 24个多月就开始 P6项目的开发。同样,现在工程师们已为 P7的开发投入了两年时间。据传闻,P6微处理器是自1985年386面世以来,英特尔在技术上取得的最大进展。芯片每秒能处理2.5亿条指令,这几乎是奔腾最快速度的两倍。

为了让P6在危险的高速下对软件仍能游刃有余,英特尔从RISC先驱者如惠普、MIPS技术公司及太阳微系统公司那里,吸取了一些复杂的技术;同时为了推动电脑生产厂使用 P6 ,英特尔努力帮助开发诸如语音识别及电视会议等用得上 P6威力的新型个人电脑系统以及开发从工作站到服务器等新的先进系统,而且不得不自己生产包括母板在内的一些关键部件;为了让 P6买主们快点到位,英特尔还促使软件和个人电脑公司开发新的急需大功率的应用软件,如多媒体及高容量通讯等,从而逼着个人和公司购买最快速的芯片。英特尔也开发了自己的电视会议产品及网络软件;即使利用自己的母板,英特尔也可以提供整套的 P6系统,电脑制造商只需要把它们装在一起。为了防止他人在技术和市场上超过自己,为了常青的事业,对于英特尔公司而言,产品创新,奔腾不止,这是别无选择的生存之路。

“让对手永远跟着我们好了。”英特尔永远是行业的领头羊,他们以技术为先导,在市场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它们就自觉地去推动,从而英特尔总能立于不败之地。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加快技术的更新换代,以技术为依托,创新企业文化,不断开拓市场和新产品,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这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获取永续赢利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