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
6171300000024

第24章 中庸文化的源头

黄帝是五千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中国的西北角——的部落首领,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号有熊氏、轩辕氏,以兽名官,属兽图腾崇拜,据说有25个部族,12个胞族,古西戎、北狄属黄帝胞族。黄河流域所在的亚洲东南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黄帝以为这里是天下之“中”,自己又有黄皮肤,居黄土地,所以以黄色为中色,自称“黄帝”。

黄河是哺育轩辕部落的母亲河,它源远流长,由许多小溪小河汇集而成,故“河”与“和”成为古同音字,“河”有“和”义。黄河成为“中和”文化的象征,古代许多典籍都记载这种“黄中”、“中和”的理念,认为“中和之色”,是“自然之性,万世不易”。(《白虎通义》)于是华夏文化“自然文明”的性质,五千多年前在黄帝那里生根。

黄帝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文化的源头。

且不说黄帝战胜蚩尤,平定三苗这些统一中国的上古神话,单就文化而言,凡与“智慧”、“文明”有关的事情都离不开黄帝。

黄帝发明了舟车,所以他又号“轩辕”。

黄帝发明了耕织、宫室、棺椁,并把结绳变为书契,所以古书上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黄帝有哲学智慧,所以先秦两汉有《黄帝四经》。黄帝有政治军事智慧,所以后代流传《黄帝铭》、《黄帝君臣》和《黄帝兵书》。

黄帝长于养生治病,所以至今的中医宝典仍然是《黄帝内经》。

黄帝通天文、物候、历算,他创造了“黄帝历”。据说,西汉初年还流传“黄帝历”。汉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学者单安国用“黄帝历”纪元。推算出至元凤三年为黄帝纪元的3629年(《汉书·律历志》),依次类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的2009年,当是黄帝纪元的5716年,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5717年。所以中国人习惯于说“五千年文明古国”。

传说中的黄帝之事是否真实?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实事求是的史学家,他的《史记》不隐善,不讳恶,事必有据。他在《史记·三代世表》中说:“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牒记》已经失传,但司马迁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他的《史记·五帝本纪》,从炎帝、黄帝说起。与“智慧”、“文化”有关的事情,例如《黄帝内经》、《黄帝兵书》之类,据考证,为战国时期托名之作。为什么托名黄帝而非其他人,这就是文化渊源的问题。文化是一代一代人沉积下来的意识现象。在文化的传承中,人类的过去影响现在,现在影响将来。黄帝是中庸文化的源头。

与黄帝部落同时,有南方的炎帝部落。炎帝部落农耕发达。黄帝与炎帝发生过战争,后来走向融合。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两个部族通婚,繁衍出炎黄子孙。

与此同时,淮河流域,黄河下游,长江下游的广大地区——所谓海岱文化区居住着“太昊”、“少昊”部落,又称“九夷”。“九夷”又称“凤夷”,属鸟图腾崇拜。他们会制陶器,渔猎和养殖业发达,并发明了八卦图画和会意陶文。他们的首领是蚩尤,据说蚩尤发明了坩埚炼铜,以铜为兵器,他有81个胞族,势力很大。蚩尤部落与中原的黄帝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取得了胜利。太昊(伏羲氏),少昊(少白皋氏)并入华夏族,《五帝本纪》中所述“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和“伯益氏”(皋陶)者都是。

史书记载“伏羲作八卦”。

这里所谓“伏羲作八卦”,仅仅指一种用奇偶符号{}后人称“爻”或“仪”,通过排列组合的符号系统:两种符号可以有四种组合,(后人称“四象”),如果四象再与两种符号组合,则可以得到()八种(“八卦”)。所谓“乾三连,坤六段,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上述卦名和描写该卦组合特征的口诀,如“仰盂”、“覆碗”等是后人为便于记诵加的。“八卦”所指事物,有说“天地雷山,火水泽风”的,这是指人的生存环境;有说“马牛龙鸡豕雉狗羊”的,这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世界;有说“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的,这是指家庭及其成员。这种指称在不同系统中泛化,说明八卦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正因为抽象,它才有渗透力,才能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伏羲时代究竟如何使用八卦,现在不得而知。但能够用代表不同的力的两种符号穷尽可能世界,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在“系统”和“关系”中思考问题。

又有古书记载传说:“伏羲仿禽鸟足迹而作八卦。”今人在河南蔡侯池一种白龟身上发现的斑痕与八卦吻合。这或许说明伏羲是受自然界的启示而作八卦,这就是说,八卦有“仿生学”的性质。它抽象出两种对立的性质和力的基本符号并组成系统,或许寄寓关于大自然“有序”与“中和”的理念,并有某种文化方面的用途。

最近几十年的出土文物,证实了以上情况,例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黄帝部落和黄帝胞族古羌人的活动。湖南屈家岭文化区的考古发现证实了神农(炎帝)、三苗(苗族)、南蛮(巴人)的活动。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有鸟形陶器、炼铜坩埚、卦画图案和会意陶文等等,证实了古书上所言伏羲结绳为网、从事渔猎、驯养动物、仰观俯察、始作八卦的记载。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香港歌手张明敏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唱了一曲《中国心》,歌中唱道“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中国血”、“中国心”……唱得万人空巷,引发了全世界华人五千年的文化情怀。

每当社会转折的关键时刻,人们就情不自禁地怀念发端中华文明的黄帝。

1900年开始的“百日维新”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惨遭屠杀。“民族魂”鲁迅于悲愤之中在自己的“小像”上题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筌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诗中提到的轩辕就是黄帝。

1911年武昌起义,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他通电全国,把以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即公元1912年1月1日)定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当时的刊物《二十世纪支那》和《黄帝魂》都刊有黄帝的肖像。

辛亥革命失败,为拯救苦难中的祖国,李大钊苦苦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1916年他在《青春》一文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支那从黄帝以降,赫赫然树独立之帜于亚东大陆者,四千八百年于兹矣!历世久远,纵观横览,罕有其伦。”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这一年清明节,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同时派代表祭奠陕西黄帝陵。毛泽东、朱德的祭文是:“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社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懿维我祖,命世之英……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世弗谖!”

1945年,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憧憬和平建国之际,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中回顾黄帝。他说:“从黄帝纪元算起,到辛亥革命四千六百零九年,再加辛亥革命后的三十四年,有四千六百四十三年……”这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