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文
改革开放以前,不少中国人都想有个单位。
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它的重要性,有时不亚于饮食、服饰、面子和人情。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如果是熟人,便问“吃了没有”;如果是生人,又没有经过介绍,便多半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在大街上骑车闯了祸,或者到机关里去办事,警察和门卫都会问这句话。如果是女儿带了男朋友到家里来,那做母亲的,几乎便一定要问这句话。单位,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依据。
单位首先是“饭碗”。一个人,如果在政府部门工作,便是“吃皇粮”;如果在国营企业里工作,便有“铁饭碗”;如果在三资企业工作,则有“金饭碗”。反正只要有个单位,即便不太景气,也好歹“有口饭吃”。单位又是“面子”。一个“大单位”的人,往往面子也大,架子也大,反之则小。如果一个人竞没有单位,就不但没有面子,恐怕还会被视为“可疑分子”和“危险分子”;“他怎么会连个单位都没有呢?”八成是有什么“问题”,这就不能不防着点。单位就是“人情”。两个人的单位,如果是有关系的,那么这两个人无论是否认识,也都有了“情面”。这时,如果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什么要求,只要不太麻烦和困难,那么,“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双方单位的面子上,也得“做做人情”。单位有这么多好处,当然大家都想有个单位。
更重要的是,单位不仅是饭碗,是面子,是人情,而且可以说是“父母”,是“家庭”,甚至是“摇篮”,是“襁褓”。一般说来,国内的单位都有义务和权利,把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甚至喜怒哀乐,都“承包”下来,正可谓“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如果找到了一个“好单位”,那就简直会“终身”受益无穷。难怪那些做母亲的,要关心女儿男朋友的单位。因为这意味着女儿的“终身”是否确有依托。事实上,单位的“关怀”,一般都惠及配偶的。比方说,许多单位都规定,本单位人员去世后,单位负责其安葬;其配偶如果没有单位,则也会负责其丧葬。这真是“生有所安,死有所葬”,岂非“终身”有靠?
这无疑很好,因为它意味着我们有了一个赖以生存的“安身立命之所”。所谓“安身立命”,也就是生活有所依靠而精神有所依托。要知道,中国人是不但生前要有依托,就连死后也要有归宿的,叫做“人土为安”。于是,有钱有势如皇帝,便在生前大造其陵墓;无钱无势如平民,则大造其棺材。怕死、讲吉利的中国人,偏偏对棺材“情有独钟”,表面上看匪夷所思,细细一想却大有道理。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固然怕死,却更怕“死无葬身之地”,成为“孤魂野鬼”。而且,一个人,如果死后连棺材都没有一口,则多半意味着他生前也“身无所凭”,“落落如丧家之犬”。狗尚且不能丧家,何况人乎?
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不能“流离失所”。“流”是“流失”,即个体脱离群体;“离”是“离散”,即群体趋于解体;“失所”当然就是人们失去“安身之所”了。
可见“所”就是某一群体。在古代,它主要是家庭;在当代,则主要是单位。家当然是最可靠的。小孩子受了欺负,多半要回家告状;成年人闯了祸,也往往本能地逃回家去。家不但提供食物和用品,而且提供爱情和庇护。更何况,在小农经济的情况下,家又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这就在经济来源和社会心理两方面,保证了一个人的“安身”和“立命”。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般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人们才会“离家出走”而“浪迹天涯”。这时,他们也往往要寻求一个类似于家庭的群体以为寄托,而这些圈子里的师长和朋友就承担起父母和兄弟的职责和义务。总之,“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不“靠”上他人和群体,心里就不会“踏实”。
于是,当生产资料的“国有制”取代了“家有制”,家庭主要地不再是生产单位,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必须离开家庭去从事各类工作时,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单位看做一个家庭,而“出门靠朋友”,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出门靠单位”。单位最大的好处,就是使我们有了依靠,有了归宿,不必害怕“流离失所”和“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奇怪得很,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告别单位”,自动脱离那“安身立命之所”。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得说说单位有什么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