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一)
6142700000013

第13章 毛泽东访苏的进程加快了

照会葛罗米柯的电报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深信苏联政府具有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今天又成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友邦,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感到无限的欢欣。我现在通知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热忱欢迎立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11月的一天,毛泽东打电话把周恩来等领导人请到了自己的住处,正式商谈出访苏联、会晤斯大林事宜。

“恩来同志,我看现在我到苏联去一趟比较合适了。”毛泽东征求着周恩来的意见。

“今年是斯大林同志70寿辰。他60寿辰时主席不是在延安为他写过祝贺生日的文章吗?”

“一晃1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哪。”

“12月21日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领导人都要到莫斯科去为斯大林祝寿,主席选择这个时候去苏联很合适。”

“那好,但我去主要就是祝寿,有关双方商谈、协定、签约之类,还得请你这个政务院总理出面。”

“主席可以先在苏联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恢复恢复,有关中苏双方商谈的具体工作,我到苏联后按主席的意见和政治局的决定去办。”

毛泽东把一份审阅的电报交还周恩来:“有关我访问苏联的具体准备工作,请你委派有关同志办理,主要是文字材料和礼品。”

“礼品正由杨尚昆同志办理,他准备再征求一些了解苏联同志的意见,保卫工作由汪东兴和罗瑞卿同志负责,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我要亲自找汪东兴谈一谈。国际形势比较复杂,我看此事暂不宜告诸新闻部门。你是否与我一道同行,我看还是征求一下斯大林的意见。”

“同意,委派王稼祥同志去苏联做大使,也请主席签发任命。”

通常人们说毛泽东只抓大略方针,是不准确的。只是他不像周恩来那样事必躬亲,样样都管;一般都是定出大略方针后,只抓住其中一两件事,带动其他,即他后来常常说的“抓典型”。

现在,在出国前,他亲自过问两件事:安全和礼品。

他把中央警卫局局长、并兼任毛泽东的卫士长汪东兴找来,说明此次出访的安全问题。警卫局(开始叫警卫处)住在勤政殿往东的政事堂,这里有许多房子空着,作为接待兄弟党内宾之用,胡志明主席就在这里住过。汪东兴一进屋,毛泽东就开始布置:“新中国刚刚成立,社会情况很复杂,这次出访苏联一定要保密,不要作宣传。沿途的警卫工作你去找聂荣臻(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滕代远(铁道部部长)、李克农(外交部副部长)和罗瑞卿(公安部部长)同志商量着办。”

关于礼品问题,委托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办理。杨尚昆在苏联呆过,知道苏联人需要什么。为了保险起见,他又征求其他人的意见,选定了几样最能代表中国民族特色的礼品,计有湖南湘绣被面30条;枕套60个;江西景德镇青花瓷器一套;南丰蜜橘1000斤;冬笋500斤;还有浙江的龙井茶、贵州的茅台酒和上海的名烟等。毛泽东也向江青做了一些调查。因为前一段江青在苏联养病,出席过斯大林为刘少奇举行的酒会。那一次,30来岁的江青正渴望着出人头地,所以在斯大林面前毫不怯场,非常得体地说了一句祝酒词:“我为斯大林同志的健康长寿举杯,您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这句话正中一个近70岁老人的下怀,它给了斯大林很深的印象。他在还礼的时候,嘴里还在念叨那句话:“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健康竟然就是你们的幸福!”他回味着这句话,使得刚才推让了半个小时刘少奇都没有喝酒而有些冷场的宴会厅重新热烈起来。

所以毛泽东也愿意听听江青的意见。

江青挺直腰杆,提的建议与众不同:“应该带一些山东特产,比如大白菜、大葱,潍坊的大白萝卜……”

参加讨论的人都笑起来,以为江青是开玩笑。她见大家不理会,便将目光逼着毛主席:“礼品嘛,就是要带些能表明我们国情的东西,最好只带农产品和手工艺品。”

大家一见江青较起真来,都敛起笑容,也把目光转向毛泽东,等候裁定。

毛泽东拔下烟嘴,点点头:“礼当送其需,苏联现在是冰天雪地,我看也缺少新鲜水果和蔬菜。”

于是,在中共中央的电报档案中,留下了毛泽东一段很有意思的电文(转引自曹志为:《毛泽东两次访问莫斯科》):

山东分局:

斯大林同志今年12月21日七十大寿,中央决定送山东出产的大黄芽白菜大萝卜大葱大梨子作寿礼。请你们接电后于三日内(即12月4日以前)购买每样5千斤共2万斤,由中央派飞机到济南接运。飞机于12月4日到济南,请注意时间。你们采购上列物品(大黄芽白菜大葱大梨大萝卜)时请注意选择最好的。中央。12月1日下午5时。

临动身的前一天,毛泽东再次召集警卫人员宣布出访纪律:“一、此次出访为秘密行动,对外不宣传、不带记者;二、沿途各地可允许当地党政军领导人来车上看望,其他人不要来;三、在中国境内沿途不下车,也不准向地方要东西。”

周恩来着重准备赴苏谈判的有关条文。

与此同时,中央还向已到莫斯科赴任的王稼祥发了电报:

稼祥同志:

我们已请柯瓦廖夫(在中国帮助工作的苏联专家总负责人)通知斯大林同志,请他决定毛主席去莫斯科的时间。我们认为毛主席可于12月初动身去莫斯科。至于恩来同志是否应随毛主席一道去莫斯科,或于毛主席到莫后再定恩来是否去及何时去,此点亦请斯大林酌定。中央。11月9日。

当时中共中央对两位领袖的安排是:给斯大林祝寿后,毛泽东就在苏联休养,如果签订条约的话,则由周恩来随后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