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一)
6142700000012

第12章 毛泽东担心共和国得不到承认

这一天,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被正式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这个任命反映了全党的愿望。在一年前,华北局第二书记薄一波向刘少奇、朱德汇报工作时,谈到经济工作,三个人一时都不知如何搞法。朱德却胸有成竹:“快啦!咱们的周恩来同志快来了。他是个管家的,管这一个家。他会把这个事情办好……他这个人,历来是管家的,是个好管家。”这一点,毛泽东也是心里有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书但是,对于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还不知道世界将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尽管他从不惧怕挑战,但毕竟心中没底,他担心一个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鸣,会招致袖手旁观和冷眼嘲笑的尴尬。这一天,他代表人民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当天下午,周恩来又以外交部长的名义,用公函向各国政府发去了这一公告内容。

这一天的世界似乎出奇地静。意料之中而又不愿看到的是:这一天没有一个国家有回音。

直到第二天,眼见日头偏西,月上枝头,世界还是静悄悄。月亮越升越高,仿佛要给这一天打个句点时,21时45分,从苏联传来一个惊喜!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代表苏联政府,照会电告周恩来:

“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带头承认了新中国!

周恩来拿着电报,迅速来到丰泽园,向毛泽东汇报。

中南海总的面积约有1500亩,仅水面就占去700亩。如果绕着红墙走一周,得走上十几华里。从周恩来居住的西花厅,到毛泽东居住的菊香书屋,中间要经过怀仁堂、居仁堂(中央军委办公处所在,1959年被拆除),步行需要十多分钟。

毛泽东仔细看着电报,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他是一位不容易忘却昨天的人:在关键时刻给过他帮助的人他记得一清二楚;对于需要帮助而没有提供帮助的人物,他也不会轻易忘记。他是记恩也记“怨”的人。斯大林是个伟大的人物,但他在中国革命的几个关键时刻却有损于中国共产党;不说他的代表性人物王明对中国革命的破坏,也不说斯大林是否有“划江而治”的主张;但说一年前,当国民党政府仓皇逃出南京,西迁到成都又折到广州,败局已定时,只有苏联驻华大使跟随国民党政府到成都又折到广州,当时连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都拒绝跟随国民党政府逃跑而留在了南京!

历史竟同折返跑一样,一个最后割断与蒋介石政府联系的国家,当它回过头来却成了第一个承认毛泽东政府的国家。

不管斯大林以往的功过是非,现在,苏联毕竟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它的举动,将带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响应。高瞻远瞩的毛泽东最为看重的也毕竟是现在与未来。

他轻轻地吸着烟,又让烟雾自然而然地从嘴角溢出,像是要让每一支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他已经不像年轻时猛吸猛吐的样子了,尽管他常常戏称“吸烟也是一种体育锻炼嘛,这是在做深呼吸运动”。他评论道:“人逢七十古来稀,斯大林同志在他将近七十大寿时,在这个近黄昏的年龄,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曙光。恩来,你应该回电表示欢迎。”

周恩来已经起草了回电,他将回电递给毛泽东:“主席,我准备明天一早即照会电告葛罗米柯,并互派大使。新中国的第一位大使由王稼祥同志担任,你看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