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概要
道教的名山,因风光秀美而成为众多高道和道派的栖居地。同时,也因为其拥有了这些高道和道派,而变得名望在外、神圣无比。高道和道派所居之处,即名山中的洞天之地。这些洞天,凡人是进不去的,但洞天所位居的名山却是是容易攀爬的。于此,这些道教名山便成了凡人们皆可进入的神圣仙境。而在道教传统文化积累深厚的名山,包括传说中洞天福地所在的名山,皆被人们视为神仙境界的象征。
(1)天下道教的中心王屋山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系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亦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也是“愚公移山”典故中愚公的故乡,正因着愚公移山之缘故,王屋山才被家喻户晓的。
据史料记载,王屋山的山名由来:一谓“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一谓“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
在神话传说中,王屋山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故其又被称为“天坛山”。
道教史上第一个女道士魏华存得道后,亦曾被封为“太素清虚真人,领小有天王、三元四司、右保上公,治王屋山洞天之中”。故王屋山又称“小有清虚之天”,而被列为十大洞天之首。
道教何时将王屋山纳入自己的洞天体系,已难稽考。从史料中发现,自南北朝以前,就可见有若干道士居此山服丹成仙的传说。例如:《真诰》卷五云:“毛伯道、刘道恭、谢稚坚、张兆期,皆后汉时人也。学道在王屋山中,积四十余年,共合神丹。毛伯道先服之而死,道恭服之又死,谢稚坚、张兆期见之如此,不敢服之,并捐山而归。去后,见伯道、道恭在山上。二人悲愕,遂就请道,与之茯苓持行方,服之皆数百岁。”
唐代时,为王屋山于道教中的兴盛时期,时值有一大批道士居此处而修道。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司马承祯奉召入京师时,亦旋命于王屋山置阳台观以居之,并于此处著《修真秘旨》十二篇后行于世。另,当时亦有大批的宫观建于此处,
如上方院,传说轩辕黄帝曾于此处访寻四山,故还称“上访院”。司马承祯初来王屋时,唐睿宗诏其居此,遂改名“上方院”。金末后曾重修。此外,还有青罗仙人观,三清殿,山神庙,太山庙等等,皆建于隋唐时期。宋代时,又新建紫微宫。
金元时期,为王屋山道教又一兴盛期。据史料载当时先后有大批全真道士居于此修道。这一时期,对王屋山原有的宫观都进行了重修,并增建有若干宫观。譬如:金正大四年至蒙古太宗十一年间,道士王志祐重建了阳台观,后改观为宫,世称“阳台宫”。金泰和、崇庆年间,道家又在阳台宫之左,新建了通仙观。此外,蒙古太宗十三年宋德方去王屋山时,见许多宫观残坏,于是选派弟子住往此山,相继而重修了天坛、三清殿、上方紫微宫及清虚宫。
明清时期,于王屋山的住山道士不见有记载。再之后,道教经历衰落期、大部宫观被废圮。至此,王屋山才走入没落之境。然而,无论如何的是,怎样也不可抹煞王屋山对道教历史的影响及价值。千百年来,王屋山不仅是道家人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之地,它还以其集雄、奇、险、秀、幽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陶冶情操。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皆于此游览过,并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因而,王屋山虽繁盛不再复返,但其曾作为道教中心的地位和价值及影响却依然存在,且永不会磨灭,一如诗仙李白所言的那般好:“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及大诗人白居易所盛赞的那般“济源山水好”。
(2)张天师修炼过的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雄踞成都平原的边缘。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其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故,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如此妙山,定不会被道家之人所忽视。是故,青城山亦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两千多年。
据史料记载,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见其清幽无常,特宜道家之修炼,故将其选中为“洞天”,并在此结茅传道,于此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
青城山的道教宫观是以“天师洞”为核心的,其间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数十座道教宫观,且至今保存完好。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时便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由此,青城山便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也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青城山也因此成了天师道的绵延之地。
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
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便和上清道相结合。后来,杜光庭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时他居于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元明时,青城山道教呈衰微趋势,见于记载的道士极少,宫观也大都失于维修。明代时,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和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全真道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并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炼方法。由此青城山成了道士们最主要的居所和修炼之地。其对青城山中的宫观之维护也做到最好。
明末,由于战乱不断,青城山的道士便纷纷逃散。直至清朝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才来到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后世均尊陈清觉为碧洞真人,而称他所传的龙门派青城一支为碧洞宗。
清代以来,青城山的道教宫观庵堂皆被保存完好。1982年,青城山的常道观和祖师殿均被纳入全国二十—处重点宫观之列。2000年11月,青城山亦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与都江堰合为一项,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南粤道教的绵延罗浮山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南部,横跨博罗、增城二县。被道教认为是第七大洞天和第三十四福地所在。
旧时,在罗浮山流传着许多神仙传说。早有周灵王时,有浮丘公偕王子晋上嵩山,后适罗浮得道之传说。秦时则有安期生,于罗浮山涧中采菖蒲服之传说。今葛蒲涧因此而得名,甚至还有安期生、阴长生都是在此飞升的传说。
《晋书》中曾如是记载:葛洪晚年居罗浮山炼丹。传说,葛洪由弟子黄野人陪伴伺从在身边于此炼丹。并在炼丹其间于此处建有四庵:都虚(后称冲虚,即南庵)、孤青(西庵)、白鹤(东鹰)、酥醪(北鹰),后来,后人皆将其扩建为道观。
隋唐时,罗浮山的道教教育有了较大发展,时有一大批的著名道士来此修道。比如,隋唐著名的内丹家苏元朗。被唐宣宗流放蛤南轩辖集等等。隋唐时,在罗浮山己建有了一大批的宫观,其中冲虚观是建立最早,也是最重要。至宋元时期起,便陆续有不少道士隐居于罗浮山,其间就有著名的“南宗五祖”之第四祖陈楠和第五祖白玉蠕。
宋元时期,道家之人在罗浮山建了—批庵观。明清时,罗浮山上又陆续有道士来此隐修。清初龙门派第十代李清秋开创南宫派,其弟子钟一贯继承其学,来到罗浮山修道,并筑道场紫霄洞。康熙五十年因其为广州求雨成功,而被委为冲虚观主,其余四观:酥醪、九天、黄龙、白鹤亦延为仕持,乃迁紫霄洞道场于酥醒观,并令弟子柯刚桂做主持,递传至第八代陈铭硅。于今,现代广东、香港道教的主流道派——全真道,亦宗奉于罗浮山道脉。
罗浮山有九观十八寺二十二庵之说,不过,明清之后许多已经废圮。现存宫观为五观九寺。其五观,即冲虚观、酥醇观、九天观、白鹤观、黄龙观。其间冲虚观被定为全国二十一处重点宫观之一。
(4)江东道教之圣地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系江苏省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上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可谓“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
美丽的茅山之地,系江东道教的著名圣地。其渊源甚是流长,相传汉元帝初元5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并在此济世救民,因而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在此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便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并引来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壮丽的诗篇。齐粱之际,陶弘景创建茅山道团。形成上清经法的大本营。隋唐时其是作为天下道教之核心而存在的。由此,茅山在长期以来皆为道教的第一圣地而存在的。
晚唐五代时,因天下动乱,维系道教统一的道教体系逐渐瓦解,道教因此而分裂为许多宗派。茅山道团坚持到最后,也不得不顺应形势,而打出“茅山上清宗”的新旗号,追奉魏华存为第一代祖师。不过,北宋时,茅山上清宗的名望仍居道教各宗派之首。北宋后期,开始呈现茅山上清宗、龙虎山正一宗、阁皂山灵宝宗三足鼎立的局面。明太祖朱元璋为整顿天下道教宗派,而将各宗派归并为正一、全真两大派,茅山宗派由此沦为正一宗的附庸,不过,其却仍还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明清时期,茅山仍是江东道教圣地之所在。
茅山道团鼎盛时期,其宫观庵院多达二百五十七房,其房屋达五千余间。太平天国时,因遭兵燹,至清末而只尚存有“三宫五观”,即元符宫、九霄万福宫、崇禧万寿宫和乾元、玉晨、白云、德佑、仁佑观。不幸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其又惨遭日寇之扫荡,被焚毁茅山道院房屋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更有几十名道士被杀。后又经“文化大革命”之劫。可谓是“多灾多劫”。
1982年,茅山道院被定为全国二十一处重点宫观之一。目前,茅山宫观修复工程仍在进行,其间元符宫、九霄刀福宫、乾元观均已对外开放,每逢香期庙会和道教尊神的祀典之曰,茅山道院中皆信众游客云集,香火颇盛。
(5)“三山符箓”之首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贵溪市,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龙虎山作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并为中国道教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是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处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说有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故其山状若龙盘,似虎踞,且颇显其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之态。上有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而缓行,绕山而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确为灵性十足之仙境。故而,其在不久后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此山,并在此处炼丹修道。至此后,道教文化美在其间。其也因此而位居道教名山之首,并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据记载,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龙虎山便成为天师张道陵后嗣的世居之地,正一宗的大本营。入宋以后,与茅山、阁皂山并称三山符箓,并逐渐跃居三山之首。元代时,龙虎山正一宗主领江南道教。历代天师均华居于此,于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近1800余年。在此期间,历代天师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两大世家。
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在得到帝王无数次的赐银后,便对龙虎山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其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据记载,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如此看来,其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道都”,亦是道士们的世界王国。
此外,龙虎山景区中的应天山象山书院,还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派的发源地。其间,金龙峰马祖岩为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而仙水岩的崖墓群则为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另“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如此等等,总之,龙虎山在几千年来的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的道教文化遗产,因此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拥有了显赫的祖庭地位。另外,其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亦是颇丰的,故而其亦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更重在加强对其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及建设,并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威严的“瞰道教全貌”的“身”游线路。及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之核心思想的“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游线路,从而,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也因此其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6)真武的信仰之地武当山
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境内。元刘道明于《武当福地总真集》中,将其称之为“中岳佐命之山”。司马承桢《天地宫府图》的洞天福地体系中,还没有武当山的位置。但至唐末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开始,它便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唐代武当山始建道观。宋代玄武时——武当山的真武信仰开始兴起,有人开始附会于“武当山”。武当山得名的原因是,“地势雄伟,非乞武不足以当”,进而说明真武是由先天始气化身转世以后,在武当山修炼成仙的。于此,武当山道教以真武崇拜为特色,在宋元明三朝越来越兴盛起来。至明代时,武当山已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据悉明成祖赐名其为大岳太和山。
北宋末年,神霄派的一支宗派传入武当。宋元之际,清微派的北支又以武当山为基地开始传承。元代全真道开始大范围地传入武当山,其一支还与清微派相结合,继续传承至明代。明之际,高道张三丰开始居于武当山,其名气之盛时年的道士无人可及。他的徒众均尊全真道法却又从其间独具一格,故后人称其派为“武当派”,并由此而形成自然派、月新派、三丰派,三丰祖师蓬莱派等多支派系。其后他的弟子孙碧云又开创了榔梅派,亦叫武当本山派,皆属于正一道的一支。由此,武当山因着武当派的衍生而成为真武信仰之地。
宋元时期,武当山建有大批宫观,不过经元末兵火,多已毁坏。至明成祖时其曾发二十万军夫工匠,以十二年工夫,在元代宫观的旧址上,建成宫观三十三处。后来历代朝廷又不断兴建,到隆庆年时,仅八大宫统计就有大小房屋六千二百六十六间了,全山道官、道众,军队、工匠等计有一万余人。其浩瀚盛大之势,应是其他道教名山所不能及的。
入清以后,武当道教渐步入衰退境况。尽管清代、民国废毁的建筑甚多,但明代所建之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仍有不少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今,其已成为至为殊妙的道教旅游圣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