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礼仪礼节知识宝典
6008900000036

第36章 同学间的交往礼仪

通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如果说活到老学到老的话,那就更可观了。在这期间,我们与同学间的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同学间的交往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前奏,它令我们感受到人际交往的乐趣与困惑,让我们的公共人格得以发展并走向成熟。

同学间良好的人际交往令我们的学生生涯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和谐的同学关系将是我们一生中最纯洁、最美好的记忆,这份美好的友谊甚至会伴随我们终生。但是,这份美好也并非唾手可得,它需要我们付出努力。要想使同学间的关系和谐,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以礼相待、以诚相待。

■同学之间要有礼貌

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都是受人欢迎、令人尊重的,同学之间也不例外。

同学之间虽然年龄相近,也同样要使用礼貌用语。不要张口就是祈使句,“喂,你过来一下。”“嘿,这道题怎么做啊?”“喂,把尺子给我用用。”……这些话只能让你的同学对你产生反感,久而久之,你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随意给同学起绰号,尤其是那些带有贬损意味的绰号。贴切的昵称会令同学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亲密,但揶揄的称呼、蔑称一定会伤害对方,也丝毫不会令你显得幽默。

当然,不讲粗话、脏话,是每一个学生应该自觉遵守的基本规范。

■同学之间要热忱相待

以饱满的热情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以一颗真诚的心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努力做到这一点,那我们每一天的校园生活无疑将会是阳光灿烂的。相反,如果你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面孔,待人缺乏一颗诚挚的心,毫无疑问,校园生活对于你来说将会是寂寞难挨、灰色而阴暗。

■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在我们的学生生涯中,与同学相处的时间要远远多于与家人、老师相处的时间,这就使同学间的相处变得极为重要。因为如此多的时间里要相处一处,如果和谐愉快,将会令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轻松高效;如果相处时矛盾、龃龉不断,将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团结、友爱会使我们的班级具有更大的“能量”,令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具有更大的进取热情,这种“能量”与热情便是我们不断取得成绩、通往自我完善的原动力之一。一人有事,大家相帮;班级有事,共同努力……试想一下,这是多么令人温暖与振奋的情景啊。

团结、友爱是与人友善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具有团队精神的一种体现。具有团队精神对于如今的合作型社会来讲,显得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与精神的培养也逐渐被人重视起来。

因此,对于身心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能够团结同学、友爱待人是一项必须注重去培养、发展的能力。

对于那些不能与多数人友好相处,热衷于搞自己的“小山头”的同学,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嫌恶、抛弃,而要热情地团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团结的大集体中的乐趣,进而使他们也成为团结友爱的大集体中的一员。

■同学间相处要大公无私

学校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同学们的脾气、秉性各不相同,因此,要友好相处就要双方都付出些努力,能够彼此理解、彼此包容,才能令相处更加融洽。

那些心里只有一己之私、只会打自己的“小算盘”的人,是不会拥有真正的友谊的。只有那些心底无私、能够以集体的利益为先,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他人着想的人,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同学间相处要有公德意识

学校同样是一个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中的任何规范都是同样要遵守的。一个缺乏公德心,喜欢随意高声喧哗、乱刻乱画、随地吐痰、乱丢废弃物、攀折花木的人,一定会令周围的人生厌。从小培养公德心,对于青少年朋友们进入公众社会,并成为其中受欢迎的一员是极为重要的。

■同学间交往八大禁忌

◆不粗言秽语

◆不恶语相向

◆不飞短流长

◆不拉帮结派

◆不自私自利

◆不斤斤计较

◆不盲目攀比

◆不损害他人利益

当你遭遇校园暴力怎么办?

近些年来,各种关于校园暴力的文章、视频等屡屡见诸各种媒体,令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青春洋溢、却也充满了迷茫与躁动不安的群体。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对于遇到什么样的同学我们是无法掌控的,对于偶遇就更无从掌控了。但是如果我们不幸遭遇了校园暴力,那也不要害怕,应该及时地告诉老师和家长,甚至报告当地的公安机关,以协助解决,使自己免受更加严重的侵害。

一味地默默忍受以求息事宁人的态度是不可取的,那只会让不法的行为更加嚣张。但是,以暴制暴也是不可取的,那只会令冲突不断升级,使自己受到更加严重的身心伤害,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