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礼仪礼节知识宝典
6008900000015

第15章 对待老人的礼仪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去有句古话说:人生在世,孝字当先。有的地方也这么说:作为人子,孝道当先。

老年人曾经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即便是如今年老了,他(她)们依然在凭借着自己丰富的阅历、经验以及尚存的体力为社会、为后辈做着贡献,大到为国家、社会的各项科学、文化、政治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培养新生力量,小到为家庭洗衣、做饭、照顾晚辈……

老年人就像是一片亮丽的晚霞,在黑暗来临前依然照耀着地上的人们,灿烂、温暖、安详而静谧。年轻时,他(她)们的怀抱曾经养育了后代,年老时,他(她)们的怀抱依然是后辈们最安全的避风港。作为晚辈,有什么理由不尊重他(她)们、不给予他(她)们最高的礼遇呢?

诚然,如古书上所说的卧冰求鲤、尝粪忧心、老莱娱亲、刻木事亲、为母埋儿、恣蚊饱血不免太过夸张,到如今也已不合时宜,但其中所包含的孝敬父母的思想,的确是值得我们传承的。

孝敬、尊重老人决不是要求年轻人为他(她)们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而是要让年轻人从身边的点滴小事着眼、入手,给予老人们最贴心、最温暖的关怀,哪怕是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杯暖暖的香茶、一次温暖的搀扶、一个灿烂的微笑、及时伸出一双帮助的手……

孝敬老人不单纯是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是应该扩展到我们身边所遇到的所有的年长的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便是这种思想的体现,科学技术、文化思想发达至此,我们的觉悟怎可落后于古人!

事实证明,社会越发展,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尊老、敬老的风气也就越浓。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

亲爱的朋友们,相信尊老、敬老也一定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那就让我们一同努力,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再添些亮丽的色彩吧。

■礼貌的称谓

无论在哪里,当我们见到老年人时,都要使用敬语,即使是相熟的自家长辈、邻居都是一样。有的人认为都是一家人,或街坊邻里的太熟悉了,用不着这么多“讲究”,便开口闭口“老头儿”、“老太太”地称呼,这同样是非常不礼貌的表现。对于陌生人,就更不用提了,如此没礼貌的称呼,只会招来对方甚至旁人厌恶的白眼。在不尊重对方的同时,也令自己斯文扫地。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年轻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迷了路。正在着急的时候,恰巧看到一位老伯拄着拐杖走过来。

年轻人急忙上前问道:“嗨,老头儿,去平安街怎么走啊?还有多远啊?”

老伯看了看年轻人,说:“顺着这条路往前,走500拐杖再往东,再走40拐杖就到了。”

原本就因为迷了路而急躁的年轻人懊恼不已,生气地说:“你这老头儿怎么回事啊?成心捣乱是不是?说路应该按里,懂不懂?”

老伯听了,同样气愤地说:“按里?按理(里)你应该叫我大爷!”

年轻人听了,一下子羞得满脸通红,连连向老伯道歉。

朋友,从这个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呢?

■在公共场合遇到老人时

当你在公共汽车上、地铁里遇到老人时,上下车一定要主动让老年人先行,或帮助拿一下东西、扶一下等,并应该有礼貌地主动让座。即便是这时候,开口讲话也要先使用敬语,比如:“老伯,您来坐在我这里吧”、“大妈,东西这么重,我来帮您提吧”……

当我们在街道上、商场里、公园中等公共场合遇到老年人时,同样应该注意礼让。老年人由于年龄所限,行动有时可能会缓慢些,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切不可因为赶时间就一味地催促、用力拥挤,甚至用手推搡,这不但是极端无礼的行为,也可能会给老年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这些事情看起来虽然很微小,但是却能表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涵养。你做到了哪些,哪些又是你没有做到的呢?静心反省一下,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得更好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