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名著导读
6008800000007

第7章 《论语》

作者:《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很难考定。

成书时间:西汉

类别:语录体散文

经典欣赏

学而第一之十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为政第二之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公冶长第五之二十六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内容导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一部最集中地记载了孔子思想的著作。

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国的大臣,后迁于鲁。孔子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但他在早年还是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对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十分熟悉。孔子天资聪颖,又极为谦虚好学,故而学识日进。到30岁左右,已经以博学知名于世,开始招收门徒了,传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他一方面对以前的文化、思想资料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结合春秋后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对一系列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创建了儒家学派。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在事业上顺畅通过,也要帮助别人做到这样。孔子的学生概括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体现出一种关怀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精神。总的来说,孔子将“仁”看作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道德的总体。孔子还提到很多其他道德名目:如忠、孝、义、信、廉、俭等。但在他看来,这些名目属于局部性的东西,能做到某项或几项,虽然值得肯定,但还不能算是达到“仁”。“仁”的概念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它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所在。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著作。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论语》作为记载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内容丰富,思想精要而言简意赅,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立身行事,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习与成就君子人格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自成书以来,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有深远影响,“五四”运动以后,仍然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著作,在世界范围内广受重视并倍受推崇。

《论语》显示出了语录体著作的独特魅力,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简洁生动,往往能体现出一些长篇论述所难以表达的思想深度,折射出一些鸿篇巨著所难以反映的人物个性和环境情趣。

同时,《论语》灵活的编纂形式,事实上使该书的表现内容大为增加,多方位、多视角地体现出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能、趣味、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无论从思想价值还是从艺术魅力来评价,《论语》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