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名著导读
6008800000032

第32章 《子夜》

作者:茅盾(1896~1981),作家、政治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浙江桐乡人。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茅盾生前为团结广大作家、培养青年作者、促进文学理论建设、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其作品歌颂人民,歌颂革命,鞭挞旧中国黑暗势力,表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现实主义历史画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成书时间:1932年

类别:长篇小说

经典欣赏

第一章(节选)

像一枝尖针刺入吴老太爷迷惘的神经,他心跳了。他的眼光本能地瞥到二小姐芙芳的身上。他第一次意识地看清楚了二小姐的装束;虽则尚在五月,却因今天骤然闷热,二小姐已经完全是夏装;淡蓝色的薄纱紧裹着她的壮健的身体,一对丰满的乳房很显明地突出来,袖口缩在臂弯以上,露出雪白的半只臂膊。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突然塞满了吴老太爷的心胸,他赶快转过脸去,不提防扑进他视野的,又是一位半裸体似的只穿着亮纱坎肩,连肌肤都看得分明的时装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只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万恶淫为首”!这句话像鼓槌一般打得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然而还不止此。吴老太爷眼珠一转,又瞥见了他的宝贝阿萱却正张大了嘴巴,出神地贪看那位半裸体的妖艳少妇呢!老太爷的心卜地一下狂跳,就像爆裂了似的再也不动,喉间是火辣辣地,好像塞进了一大把的辣椒。

此时指挥交通的灯光换了绿色,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冲开了红红绿绿的耀着肉光的男人女人的海,向前进!机械的躁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脆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耳鸣,只有头晕!直到他的刺激过度的神经像要爆裂似的发痛,直到他的狂跳不歇的心脏不能再跳动!

内容导读

《子夜》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193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初版印行之时即引起强烈反响。

茅盾的小说,素以全景式地展现宏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见长。《子夜》的舞台时间设置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上海。作家并没有截取某条小巷或某个街角,而是从居高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出这座现代都市的大场景:资本家的豪奢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工厂里错综复杂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并,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伤感爱情,都被细致入微地写入了《子夜》。

同时,作家又通过一些细节,侧面描写了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战争,作品的生活容量变得更加巨大了,从而实现了他所设定的意愿:“宏观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在文学作品里得以全面的表现。”当然,茅盾的“宏观地”“全面”描写,并不是把各个生活碎片简单地拼帖在一起。其结构缜密,布局精心,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事业兴衰与性格的发展,牵动其他多重线索,从而使全篇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场景,又沿着一个意义向纵深推进,最终以吴荪甫的悲剧,象征性地暗示了作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反而更加殖民地化了。”

茅盾近乎以写史的态度创作小说。《子夜》的情节,是被镶嵌在1930年5~7月这一真实的历史时空里的。小说中描写的一些情景,如公债交易、蒋冯阎大战等,都是有据可查的真实的事件。《子夜》把这类非虚构性的语言引进小说,与虚构性话语结合,是一种相当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文体试验。

《子夜》值得提到之处还有它运用了象征手法,这一手法的使用使得《子夜》具有更深广的内涵,比如吴老太爷和他的死。有人认为吴老太爷“一到上海,便让人给气死了,未免干脆的不近情理”。如果作为一种象征来看,这一情节不但合乎情理,而且意味深刻。

《子夜》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巨作。

冯雪峰说:《子夜》一方面是现代文学里面的一部重要著作,另一方面就是“五四”后先进的、社会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之产物与发展。

《子夜》作为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被载入中国文学史,其影响较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