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名著导读
6008800000029

第29章 《繁星》、《春水》

作者: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等,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成书时间:1923年

类别:诗集

经典欣赏

《致词》

假如我走了

彗星般的走了

母亲

我的太阳

七十年后我再回来

到我轨道的中心

五色重轮的你时

你还认得这一点小小的光明么

假如我去了

落花般的去了

母亲

我的故枝

明年春日我又回来

到我生命的根源

参天凌云的你时

你还认得这一阵微微的芬芳么

她凝然含泪的望着我

无语无语

母亲

致词如此

累你凄楚

万全之爱无别离

万全之爱无生死

内容导读

冰心作为“五四”时期的著名诗人,她的诗名是和《繁星》、《春水》连在一起的。主要发表于1922年的《晨报副刊》上,小诗均无单独标题,只按序号编排。1923年两组诗歌先后结集,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新潮社出版,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自然之爱、母亲之爱、童心之爱是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在《晨报副刊》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地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强烈渴求。

冰心在后来回忆了自己当初写诗时的情景。在她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课上课下贪婪地读着各种书报,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就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抄在笔记本的眉批上,有时也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杂感和回忆写上去,日子久了,数量也就相当可观。虽然每次不过三五行,但这三五行背后,总有些与亲身经历有关的事,看到这些文字,便又想起很亲切很真实的情景,舍不得丢掉。

这时她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郑振铎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连载,都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三言两语。她心里一动,觉得自己记在笔记本眉批上的那些三言两语,也可以整理一下,抄录出来。在抄的时候,她选择那些更有诗意的,更含蓄一些的放在一起。以繁星两个字起头的,放在第一部,命名为《繁星》。

从艺术形式方面来看,这些小诗的特色,用梁实秋的话说就是:《繁星》、《春水》在艺术方面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相比最差强人意的便是诗的字句的美丽。

《繁星》和《春水》是冰心给我们点燃的一盏爱与美的小桔灯,是人生的一个指向,是一个永恒的渴望,是遥远的一个梦想,但它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奔赴爱与美的人格理想却是一条如此艰难的道路,它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走的,是要靠我们真实的行动去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