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名著导读
6008800000015

第15章 《窦娥冤》

作者:关汉卿(约生于金末,卒于元),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一生创作杂剧,多达67种,今存18种,即《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望江亭》、《蝴蝶梦》、《金线池》、《谢天香》、《玉镜台》、《单鞭夺槊》、《单刀会》、《绯衣梦》、《五侯宴》、《哭存孝》、《裴度还带》、《陈母教子》、《西蜀梦》、《拜月亭》、《诈妮子》。

成书时间:元代

类别:元杂剧

经典欣赏

第四折(节选)

[魂旦云]父亲停嗔息怒,暂罢狼虎之威,听你孩儿慢慢的说一遍咱。我三岁上亡了母亲,七岁上离了父亲,你将我送与蔡婆婆做儿媳妇。至十七岁与夫配合,才得两年,不幸儿夫亡化,和俺婆婆守寡。这山阳县南门外有个赛卢医,他少俺婆婆二十两银子。俺婆婆去取讨,被他赚到郊外,要将婆婆勒死,不想撞见张驴儿父子两个,救了俺婆婆性命。那张驴儿知道我家有个守寡的媳妇,便道:“你婆儿媳妇既无丈夫,不若招我父子两个。”俺婆婆初也不肯,那张驴儿道:“你若不肯,我依旧勒死你。”俺婆婆惧怕,不得已含糊许了。只得将他父子两个领到家中,养他过世。有张驴儿数次调戏你女孩儿,我坚执不从。那一日俺婆婆身子不快,想羊肚儿汤吃,你孩儿安排了汤。适值张驴儿父子两个问病,道:“将汤来我尝一尝。”说:“汤便好,只少些盐醋。”赚的我去取盐醋,他就暗地里下了毒药,实指望药杀俺婆婆,要强逼我成亲。不想俺婆婆偶然发呕,不要汤吃,却让与老张吃,随即七窍流血药死了。张驴儿便道:“窦娥药死了俺老子,你要官休要私休?”我便道:“怎生是官休?怎生是私休?”他道:“要官休,告到官司,你与俺老子偿命。若私休,你便与我做老婆。”你孩儿便道:“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我至死不与你做媳妇,我情愿和你见官去。”他将你孩儿拖到官中,受尽三推六问,吊拷绷扒,便打死孩儿也不肯认。怎当州官见你孩儿不认,便要拷打俺婆婆;我怕婆婆年老,受刑不起,只得屈认了。因此押赴法场,将我典刑。你孩儿对天发下三桩誓愿:第一桩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系冤枉,刀过头落,一腔热血休滴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第二桩,现今三伏天道,下三尺瑞雪,遮掩你孩儿尸首;第三桩,着他楚州大旱三年。果然血飞上白练,六月下雪,三年不雨,都是为你孩儿来。

[诗云]不告官司只告天,心中怨气口难言,防他老母遭刑宪,情愿无辞认罪愆。三尺琼花骸骨掩,一腔热血练旗悬,岂独霜飞邹衍屈,今朝方表窦娥冤。

内容导读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关汉卿写得最为出色的悲剧作品。

全剧通过一系列戏剧冲突的发展,塑造了一个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伟大的女性形象——窦娥。这个形象的灵魂,就是一个弱女子抗争封建社会制度非人性的无畏精神。通过“窦娥”,作品控诉了元代社会的黑暗与残暴,歌颂了人民敢于反抗和冲破封建枷锁的英勇精神。

《窦娥冤》展现的是元代社会一幅活生生的人间惨景,唱响的是一曲感天动地的人间悲歌。

窦娥是这部悲剧的主人公,她的悲剧是由官府的黑白不分、草菅人命和泼皮恶霸漠视王法的多种社会因素造成的。她的软弱性格导致了她的结局,但潜伏在她内心的反抗精神,也在被逼迫中渐渐苏醒,最后在临刑前得以爆发,作品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人物的光辉形象。

其中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窦娥抗争到底、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在这里大放异彩。关汉卿用他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巨笔,极尽描写行刑之后浮云蔽日、悲风怒吼、白雪纷飞覆盖了窦娥的躯体,素练高挂,晶莹的鲜血飞溅其上的场景。一片浓重沉郁的悲剧气氛,突出了窦娥悲愤莫名的情绪,也体现了作者的真正良苦用意:对不平的世道,必须坚决地抗争。窦娥身上表现出来的反抗性,是时代最强音文学的呼唤和反映。

《窦娥冤》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题材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干宝《搜神记》之《东海孝妇》及《太平御览》古本《淮南子》之《邹衍下狱的故事》,窦娥,正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六月飞雪”的奇异现象,已经超越了自然界的反常状态的意义,而成为700年来人们心目中自然对于人的回应的有力证据。最后,作者加了个“光明的尾巴”,依然是“大团圆”的结局,然而,其作品表现的慑人心魄的悲剧力量,使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亦无愧色”(王国维语),窦娥也成为受冤屈的人的象征与代名词,极具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