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真水无香
5957000000041

第41章 冰雪心灵

当夜幕推着我走进于志学兄的画室并满怀兴致地坐在椅子上,他却不急于让我看他的画,更不忙着向我介绍他的“辉煌”,而是让我先闭上眼。在我尚未反应过来时,“咔噔”一声,他将电灯关掉了。屋里顿时静下来了,除了自己的心跳外,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大概几分钟过后,于志学乐哈哈地说:“把眼睁开吧。”就在我睁开眼的那一瞬间,我大脑里快速地转了好几圈,他这是玩的什么把戏?

皎洁的月光从窗外洒进这间画室,在我端坐的正前方的墙壁上,一幅冰雪图在盈盈的月光映照下冰清玉洁,优美如出水芙蓉。那万里雪飘后的千里冰封,那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以及那独具特色的“雪压青松”一一使我感到艺术的震撼力如江河之水。

“太美了,真不像画出来的。”我一时找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和对这幅画的评价。我见过许多画家,也看过许多画家的精品,但像于志学这样的冰雪画还是初次观之。古人曾有论画警句:“造化入画,画夺造化”。然“夺”字甚难。造化乃天地自然也,有形影常人可见了,取之较易;造化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画者能夺得神韵,才是真画,徒取形影如案头盆景,非真画也。而于志学作画“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看他那幅“冰雪图”:晴朗无风的天空,挂雪的枝叉间悄然翩飞的麻雀,大自然精心融成的冰柱,向雪地坠下欢快的水珠。这样的作品是淡灰色和蓝白色织成的交响乐,表达了大自然的创造力,揭示了艺术家诗人般的情感。可谓“画夺造化”了。

“冰雪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新品种,身为黑龙江省国画院副院长的于志学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传统雪景画法的基础上首创了“雪皱法”、“泼白法”、“滴白法”以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等冰雪画法,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领域,带给世人一个晶莹透明的冰雪世界。

“晏彪,你不问我为什么画起冰雪画呢?”于志学见我只是凝神品画,不禁发问。

我的目光从那幅画移开,淡淡地说道:“我想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人,在从事他所成功的事业时,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艰苦的奋斗。成功是必然的,不成功也是必然的。”

当我要离开他这间画室时才得知,眼前这幅画是他无偿赠送给台湾海基会的,因为海基会近日乔迁,他们在会议厅里想挂两幅大陆的风光画,一幅选的是反映南国风貌的江南风景画,另一幅就是于志学画的表现北国特色的冰雪山水画。“为民族作画,披心示诚,为祖国统一大业作画,义无反顾!”志学此言此举不愧真画家也。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从谈画始,到言画终,惟有一点使我异常心动,那就是于志学始终没有提到一个“钱”字!

走在皓皓的银波下,我想,画洁白无瑕的冰雪画的于志学,莫非他的心灵也被这“冰雪”染得一尘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