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尤其在临洮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就临洮而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立足县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临洮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和建设特色经济强县的总体要求,立足县情,审时度势,在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明确提出了走好“基础先行、产业主导、民营引领、开放带动、人才支撑”五条发展路子,把人力资源开发确定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强调要着力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建设,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笔者以一个实践者和工作者的身份,结合学习思考,了解调研,就如何走好人才支撑之路,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谈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走好人才支撑之路,必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理解、关心、尊重每个人,为他们的成长进步创造宽松的环境。一方面要在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服务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干事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人事服务,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在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在与本单位的员工、同事相处过程中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每一位干部职工给予充分尊重,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真诚关心他们学习、进步、生活、思想的各个方面,把“以人为本”理念贯彻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走好人才支撑之路,还必须真正增强对提高人才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人才资源是一种战略资源,是推进经济发展关键的不可或缺的资本。因此,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首先,在制定人才战略规划、统筹人才工作时,要把人才资源问题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和研究,摆在首要位置来抓,使人才资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进一步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责任意识。在开发工作中既要注重整体性,又要兼顾个体性;既要突出创新型,又要兼顾传统型;既要注重产业人才,又要兼顾行业人才,使县域人才资源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走好人才支撑之路,需要真正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的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的思想潜力是无限的,创造能力是无穷的。因此,各单位都应当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像抓重点业务工作一样来抓人才培养工作,要像抓招商引资项目一样来抓人力资源开发项目,要像抓引进技术设备项目一样来抓人才引进项目。
走好人才支撑之路,必须真正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机制配制营造环境是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临洮县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结合实际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积蓄经济增长的后劲。
进一步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宣传,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而人才管理机制不活,框框多、限制多,这是导致人才队伍缺乏活力,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临洮县坚持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在选人、用人方面大胆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在人才激励政策上,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评分离,对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破格晋升;在吸引人才智力方面,坚持打破地域、年龄、资力、身份界限,鼓励吸纳各类人才来县创业。
健全人才资源整合联动机制。在人才引进和日常管理中,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委部门管宏观、管政策和管协调的功能和作用,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对人才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人才信息库,革除人才流动中体制性障碍,加速人才流动和自由联动,使优秀人才能够在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城区与乡镇之间无障碍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二是建立人才资源培训和培养机制。重点加强党政干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乡土人才等五类人才的培训培养工作。建立健全各类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通过严密、科学的考核评价,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到重要岗位、重点行业和农村去培养和锻炼,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真正做到才尽其用,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引进竞争机制,进一步放开所有制、身份、年龄等条件限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总之,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才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才工作的不断创新必将有力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有效地在观念上、机制上、方法上、管理上、制度上形成一种共识,在用好人、管好人、留住人、培育人上做好文章,才能走好人才支撑之路,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注:
2009年8月27日,发表于《甘肃日报》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