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尤其在临洮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临洮县面对引进人才难、人才培养难、毕业生就业安置难、人才市场建设难的新形势,抢抓机遇,知难而进,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贫困地区使用人才,加快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
一、狠抓培训,夯实基础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人才基础。临洮县属贫困地区,人才总量不足,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而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又十分困难,因此,要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培养,培养是用人的基础。本县紧紧把握这个原则,围绕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针对目前培训工作内容滞后、针对性不强、学用结合不紧的问题,狠抓各类人才的开发培训工作,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依托县继续教育基地、县乡党校、农职学校、“双培双带”基地等,紧扣“山区洋芋川区菜,全县整个抓畜牧”的发展思路,将人才培养工作与县上的经济发展计划、重大建设、“双培双带”工程、基层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和小康建设结合起来,狠抓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长短结合、远近结合、定期不定期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培训形式主要有提高学历教育培训、实用技术岗位培训和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短期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挂职培训、赴外培训等。特别是近年来,把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作为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分行业开展了WT0、商务英语、项目管理与实务等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狠抓引进,保证需求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的政策导向对人才流向产生很大的影响,本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充分利用省、市人才交流洽谈会、重大项目建设等机会,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身份不变,来去自由”的原则,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结合一些重大项目建设,采取聘用、兼职、技术入股、技术合作、投资领办、创办实业等多种形式引进优秀人才,变以前的引进人才为引进智力,变高薪引进为项目引进,实行人才的柔性流动。近年来,全县共引进技术人员110人(次),请人合作单位46个,引进急缺人才87 人(次),引进国外智力26人(次),较好地解决了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引进的急缺人才大多数是工程师和经济顾问,县新兴花卉公司在新建“球才艮花卉种球国产化建设项目”和“西班牙外国政府贷款花卉高科技示范园区项目”的过程中,从农业科研院校聘请专家教授做为技术顾问,同时还吸收了12名花卉、园艺、育种、营销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企业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短短一年时间,该企业一跃而起迅速发展,成为拥有1000亩花卉基地的高科技示范园区,现已是省内科技含量较高的民营企业之一和全省最大的花卉基地之一。与此同时,县上还邀请荷兰、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花卉专家、农业专家和食用菌专家来本县讲学,举办培训班,并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疑难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县上还根据人才需求情况,采用签订合同的办法,积极引进高学历毕业生,接收省上选派的优秀大学生,并全部安置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区事业单位工作,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对紧缺专业,按照“先进人、后增编”的原则,保证了各项工作不因人才紧缺而受到影响,为临洮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狠抓配置,优化结构
本着“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原则,对全县各类人才按照“扬长避短,面向基层”的方针,制定优惠政策向基层、企业引导,全县80%以上的毕业生充实到了第一线。通过人才合理配置,有效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问题,一大批年纪轻、学历高、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走上了重要工作岗位,极大地改善了人才队伍年龄结构,提升了知识层次,人才队伍结构更趋优化、合理。
四、狠抓典型,挖掘潜力
临洮县非常重视典型人才的培训、选拔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教”作用,在优秀典型人才的带动下,最大限度地深入挖掘现有人才队伍的潜力。结合乡土人才培养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能人”普查活动,建立了乡土人才库和乡土人才信息服务站,对评选出的乡镇级管理的各类乡土人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奉献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广大群众的潜力。在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下,全县涌现出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人才,活跃在农业、工业、商贸流通等各条战线,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四大支柱产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狠抓机制,营造环境
一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突出业绩取向,形成了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县上组织有关部门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二中、辛店镇卫生院等十多个事业单位实行了以“竞争上岗、评聘分开、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能力、业绩取向为主,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机制,促进了人才队伍的合理流动,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竞聘到了最佳的工作岗位。二是建立和完善了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坚持以能力、业绩为主,把岗位职责、工作业绩与工资收入有机结合起来,使工资收入向有实绩、有贡献的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成了按岗定薪、岗动薪变的分配机制,调动了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1998年开始,县上就设立了人才发展基金,用来表彰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通过重奖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使他们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社会认可的荣誉感,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三是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优化人才的创业环境。县上继续实行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的政策,对工作在基层第一线的5000多名工作人员落实了固定浮动工资,提高了工资待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创业热情。四是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机制。人才既要用好,也要管好,用前要认真考察配备,用后要加强检查监督。临洮县把用前和用后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各项配套制度,强化对各类人才的监督。县上制定了《临洮县干部管理工作责任制》等十多项制度,积极落实函询回复、谈话诫勉、重大事项报告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强部门联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众、舆论等方面的监督作用,使各方面监督协同运作有机结合,努力形成监督合力,督促各类人才人尽其责,尽快成长,形成了处处创业、人人监督的良好机制,保障了全县经济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注:
2006年3月23日发表于《定西日报》第三版(理论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