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洮水无声
5881100000023

第23章 继续教育管理方式创新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每一个劳动个体必须不断地更新现有知识,并将其及时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继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教育形态,是正规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途径,在提高干部学习力,创建学习型社会,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人才工程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解读继续教育,领会精神实质

继续教育在我国教育大辞典上的科学表述是:“学历的延伸和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已获得大学学历教育毕业证书和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不断进行旨在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教育。”我国具有大学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仍很低,而且他们大多数接受的是阶段性的正规教育。因此,只有完善成人继续教育体制,才能培养出紧跟时代步伐的科技人才,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继续教育是学历后人员再学习、再提高的“加油站”,是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开发智力的基础,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成为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继续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周期性培训。继续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种长期的并且是周期性的培训,对劳动者个体来讲,培训时间无终结界限。二是培训量大。学历补偿教育面对的是部分学历不达标的劳动者,而继续教育是面向所有劳动者,并且培训周期短,在培训量上和培训密度上都远远高于学历补偿教育。三是培训难度大。继续教育则侧重于理论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是一种新型的特殊教育,经验相对欠缺、师资相对不足。继续教育是在学历教育上的再提高,与学历教育存在着质量标准上的不同。四是多层次性。继续教育属于成人教育,成人的年龄及所从事的专业不同,就决定了继续教育的多层次性,比如:管理干部提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微机培训、业务培训等等。

建立终身教育制度,发展继续教育事业,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和民族振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性任务。各级政府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认识继续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充分运用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宣传、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制定等手段,为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领导不仅自己要成为继续教育的参与者,更应鼓励和引导职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从工作上给以协调和照顾,从政策上给以激励和规范。高等院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团结协作,各司其职,分工负责,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继续教育个体提供良好的培训服务。

二、紧跟形势需要,发展继续教育

国际继续教育活动100多年前始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欧美,一些较早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正在形成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美国政府60年代制定了《成人教育法案》,70年代多次对其进行修订,1997年克林顿政府又拨款510亿美元投资成人教育,规定继续教育的目标是“活到老学到老”。在政府的鼓励和指导下,美国企业培训早已形成了一种制度。政府的支持、企业的重视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美国不但大学普遍设有成人教育学部或成人教育学院,而且设有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地区职业学校等一系列成人职业专修学校。成人教育的方式多样化,不仅有夜大、周末学习班、寒暑假培训班,进行学分制或非学分制成人培训,且开始实施网络远程教育,以增加公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亚洲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在日本,1993年就有一半的成人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接受继续教育已成为公民主要消费方式和投资方向。

继续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当时称之为“继续工程教育”,主要对大学毕业后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知识补充和更新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后来,继续教育的对象逐步扩展到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也在逐步拓展和深化,特别是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发挥、创造力的开发等项目内容已经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才改为“继续教育”。发展到今天,继续教育正在向多层次(准大学教育、后大学教育、技术教育、外语教育、体育、艺术教育、老年教育等)、多变化(观念变化、形式变化、本身工作方式变化)和多机遇(市场机遇、教育观念变化为继续教育发展提供的机遇、全面开放给继续教育带来的各种发展机遇)方向发展。

20多年来,我国继续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工作格局。从国务院部委、行业主管部门到地方政府,扩大到多数基层企事业单位,都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基本上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统一规划、政府引导、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管理格局和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运行机制,构成了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企业、社会团体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协调工作的局面。

三、正视矛盾问题,探索解决途径

尽管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此项工作起步晚,发展不平衡,加之多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目前,只有天津、广东等少数省、市对继续教育通过了立法,国家还没有出台继续教育法律法规,许多问题无法可依。二是宣传落实不到位。继续教育已经实施好几年,到目前为止,除国家部委和行业主管部门、部分企业之外,多数人对继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是十分清楚,有的用人单位消极应付,一些地方政府也没有把它当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去宣传、抓落实。三是管理方式不合理。实施继续教育以来,许多地方人事部门在主抓继续教育,既当裁判员,又当管理员,由于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情况复杂、工作人员少、深感力不从心。四是运行机制不健全。应该说人事部门只是监管者,而企事业单位才是组织者,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是具体服务者,而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标不是很明确、责权不是太分明、协作不是很自如,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五是培训效果不明显。继续教育的宗旨是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不在形式,而在效果。由于运行机制不健全,组织不力等,造成被动应付、走过场、弄虚作假等,使受教育者产生厌倦、反感、抵触情绪,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既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不科学、条块分割和只顾眼前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正视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不断改革创新,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继续教育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

四、改革管理方式,创新运行机制

我国继续教育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政策,在具体操作时把继续教育的完成情况同职称评聘和年度考核直接挂钩,由人事部门纳入管理序列。可是这种管理模式不能真正提高受教育者的技术水平,极易产生被动应付、蒙混过关等弊病。职称外语考试已实行多年来,可专业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有多大提高就是一个例子。所以,笔者认为,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不断创新高效灵活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继续教育效果是当前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人力资源开发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在政府方面要高度重视、正确引导和全力支持,通过立法规范继续教育行为,把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认真安排部署。其次,行业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应提高认识,紧密配合,分工把关,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劳动者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获得真正的教育效果。再次,受教育者要认清形势,摆正心态,充分利用好继续教育这个平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人。

创新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要实现“一个转变”,完成“两个突破”,做到“三个结合”,收到“四种效果”。“一个转变”就是要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努力实现认识和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只有认识上去了,观念转变了,才能全方位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才能把继续教育工作真正抓紧抓好。“两个突破”:一是要突破现有培训方式,改变过去重形式、轻效果的做法,遵循继续教育的特殊性原则,打破教学常规,采用集中授课、专家讲学、示范教学、专题研讨、论文答辩、考察交流、远程教育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变“卡”为“引”,逐步实现“要你学”向“我要学”的飞跃;二是要突破现有管理方式,重新划分事权,明确监管者、组织者、评价者等各自的职责范围、权利和责任,使人事部门尽快从“单打一”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以有利于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前提,建立运行自如、密切协作的管理体系和高效灵活的工作机制。“三个结合”,即把继续教育与日常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培训与能力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育效果与职称评聘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才能避免不走过场。“四种效果”就是通过继续教育的实施,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力不断增强,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肯学习、会学习的新一代劳动者;使全民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形成比学习、赶先进、人人争做贡献的良好氛围,逐步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使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壮大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使继续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使继续教育快速发展,高素质人才不断涌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全面提高。

五、明确重点抓关键,稳步推进改革

教育对象确定。世界继续教育一直以来都把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要教育对象。而笔者认为,中国的继续教育则要结合国情,突出中国特色。要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纳入教育培训序列,关键抓好领导干部教育,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对象还要延伸到技术工人和农民及所有公民,拓宽继续教育思路,扩大继续教育外延,把除学历教育以外的一切旨在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的教育培训全部纳入继续教育范畴。在我国现有体制下,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科技发展,关键在领导。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不爱学习,不思进取,排挤比自己能力强者,工作不求创新、但求无过。那么,这个单位就不可能成为学习型组织,职工继续教育工作不可能有多大起色。因此,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应当把学习力和能否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把单位或部门继续教育任务完成的好坏作为任期目标之一,纳入领导政绩考核。

管理体制改革。要改革现行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些弊端,建立督导、评估、考核、奖惩机制,用行政手段来强化培训工作,用评价手段去激励调动办学单位履行各自的职责,提高办学的效益,对受教育的一方要有明确的培训目标、长期和短期的培训规划,并将评优、评职、晋级引入培训管理中,引导激励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投身于继续教育。

培训体系建设。要构建多种类型、多种途径、立体交叉的培训体系,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培训主渠道的作用,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和教师队伍建设,允许继续教育办学单位采取聘任合同制自聘教师。推行继续教育学分制,实行按学分收费。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尝试,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继续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和家庭的教育投资在不断增大,教育市场日趋活跃。可以说,中外合作办学是今后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现在谁抢占先机,谁抢先转变机制,谁赢得社会声誉,谁就能拓展继续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市场。

注:

① 2005年12月28日发表于《甘肃日报》第二版。

② 2005年12月,甘肃省继续教育协会将该论文在甘肃继续教育论坛2005年会上评为优秀论文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③ 2006年4月载入甘肃省人事厅、甘肃省继续教育协会主办的《甘肃省继续教育论坛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