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鉴赏辞典
5461900000079

第79章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右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鉴赏】

右溪是道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道县)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泉清石奇,草木葱郁,环境十分优美。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又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

作者擅长状物记事,短短一百多字就把此溪的幽趣描绘得历历在目。淡雅隽永的文笔与清新俊秀的景物达到了和谐统一,可视为元结山水游记的先声。

文章描写了右溪的景色和清修命名的经过,并借右溪无人赏爱,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前半部分集中写景,后半部分偏重议论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形神具备。全文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而且也带上了作者鲜明的个性特征。文章写出了水流的湍急,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方法。

行文笔墨简练,开头即以清丽的语言,寥寥数笔,勾勒出怪石嶙峋,泉佳林幽的右溪美景。面对一片幽眇芳洁之景,元结并不像高人逸士那样纵情山水,潇洒出尘,耿介拔俗,自有孤芳独赏之慨,别具贞静幽闲之致,而是成为山水林泉的知音,寓意于山水。他为右溪无人赏识,任使芜秽的遭际鸣冤伸屈,抒发自己深沉的慨叹,明显地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气,为山,为水,也是为人。写山水游记,而言情寓道,甚至借题发挥,抒发牢骚,这正是唐人作品独具的特色。

元结疏通右溪,建造亭宇,种上象征高洁的松桂和香草,这表现出他对美的追求,更反映了他淡泊名利、爱好天然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