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鉴赏辞典
5461900000039

第39章 钱神论

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大矣哉!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损。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岂是之谓乎?

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深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嬴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嬴二虽少,以致亲密。由此论之,谓为神物。

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入紫闼;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诤辩讼,百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始终。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暗使。”又曰:“有钱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赈贫济乏,天不如钱。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故曰:“军无财,则士不来;军无赏,则士不往。”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使才如颜子,容如子张,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归,广修农商,舟车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和尘同光,上交下接,名誉益彰!

【鉴赏】

《钱神论》是西晋鲁褒所写讥讽金钱崇拜的愤世嫉俗文章。本文名为论,其体实近似赋。文章以酣畅淋漓的笔调揭露了金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其力量无处不在的丑恶社会现象,具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醒世讽时的主旨和文体结构格局都合宜得体。

由于社会发展进步,上智先觉者创造出钱币的形制,在商品交易中优越于币帛,作为流通媒体永存。这都是对钱币“为世神宝”的积极意义的阐发。

然而,钱币会造成以它为价值标准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状态,金钱能使人眉开眼笑,能使人说出最难启齿的话,能赋予人们不同的地位和命运。文中富人欢乐穷人愁的思古伤今慨叹,含有作者惶惑和对茕独者的哀怜之情。

文章第二层就进一步写钱币深广地渗入各社会领域,对封建政治统治的腐蚀与破坏从当代衣冠士族的厌闻清谈,见钱惊视,总结到“何必读书,然后富贵”,“钱之所佑,无吉不利”,从历史显赫人士事迹转而描写人情世态,渲染以虚拟人物的亲身经历,点明流传的俗谚口碑。这构成一幅畸变衰朽的封建仕途官场风俗画。

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矛头直指权门势要、甚至最高的封建统治者。历史上吕公、汉高祖为“空版”、“赢二”动情系心,司马相如、卓文君也被金钱所拨弄;现实中金钱昂然进出公侯府第、“朱门”、“紫闼”,甚至皇宫内苑。门第尊卑,权位予夺,仕路穷困显达,决狱生杀胜败,以至人际交往,世态炎凉,这些由堂皇庄严的封建政治权威及制度规章等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的运行,在其强大横暴的表象之下,无不暗中为金钱势力所操纵,金钱仿佛成了主宰人们命运的上帝。这是封建主义政治权力颓败于发展起来的货币势力面前的真实深刻的典型图画。

文中概括出的“有钱可使鬼”五个字。作者在揭示这些政治畸变现象时目光犀利,态度冷静,平易和缓的语言里流露出强烈的鄙视嘲讽之情。无所粉饰,不加叹挽,没有盛世复归的呼唤,兴利除弊的规谏。这又超出于士大夫赋作者的思想境界,表现出作者的才识胸襟。

在第三层再写钱币对精神领域传统观念的冲突与亵渎拜金主义的歪风,给社会人心造成了灾难性的戕害。进而写出这种悲剧的恶果,描绘了人类精神世界里是非善恶颠倒的一幅风情画,使文章的批判更进一层,揭示出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种时代悲剧,至今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黄铜中方身份来历部分缺佚。从全文看,拟意为姓黄名铜字中方,是钱的代表者。它从合于五行、处处皆有、家世尊贵等方面阐明钱币的积极意义,又揭示出过分崇拜钱币治世之力是末世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