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财富成功学(智慧生存丛书)
5301500000021

第21章 苦难是一所学校

黄海涛3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中年丧偶,一夜之间变得苍老。父亲艰难地挑起一家八口人的生活重担。海涛的哥哥姐姐每天出工挣工分。他还小,正读小学,放学就去放鸭子。他一个人在田野里并不寂寞,他每天都与书交流。这期间,他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镜花缘》、《暴风骤雨》、《封神榜》等。找不到书时,就读《毛泽东选集》,前后读了三遍。这使他的作文总是全校第一。

黄海涛上初中时,姐姐们出嫁了,大哥因癌症去世。二哥在外打工。家中债台高筑。债主不断催债,他只得打躬作揖请求宽限。刚上初三,黄海涛辍学了。白天干农活,累了一天,还得做饭、炒菜、缝衣服、洗衣服、做被子等。当一切都料理完了时,他就坐在昏暗的油灯下,自学初三课程。他如期参加了中考,考进了红安一中。二哥回来撑起这个家,让他去上学。

在学校,他经常连5分钱的咸菜也买不起,光吃米饭。即使这样还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到第四节课,他开始思想溜号,琢磨还能向谁借钱。借不到钱,他就只能挨饿。有几次,他几乎昏倒在课堂上。他的成绩出奇地好,考北大清华没问题。可是1992年高考时,命运只能让他上中专。他只好仰天长叹。

已是家徒四壁,然而,他的大学梦不灭。他决定南下武汉打工。1992年8月5日,他揣着借来的11元钱,只身到了陌生的江城。3天没有找到打工的机会,已经两顿没吃饭,晚上躺在火车站的长凳上,他沮丧,心碎,叹世事艰难。

第四天中午,他来到汉口复兴小区一家建筑工地。两汽车沙,他若能在限定的时间干完,可被录用。他虽然又是一上午没吃饭,可是他两眼冒火了,他一定要把这些活干完。他太需要这份工作了。他顶着烈日,轮起了铁锹。老板正拿着一瓶啤酒,在阴凉处边喝边监视着他。他的心头顿时涌起澎湃的愤怒,这是奴隶和奴隶主的差异呀。他咬咬牙,没命的筛沙。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他只能用这种方式发泄。他被录用了,每天干11小时。6元钱,伙食自理。他并不满足,他又要求加夜班,斟为夜班是双倍工资12元。最多一次,他三天三夜没休息,老板说他“要钱不要命”。一次,他因劳累过度,一脚踩空,从跳板上摔下来,左胸划开一个大口子,鲜血染红衣衫,老板却骂道:“没用的东西!”他热泪长流而不敢顶嘴,任痛苦洗礼自己的心灵。他不能失去这份工作呀。他在心中安慰自己:自古以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风凰不经涅槃,怎能获得新生。

一天,老板对他说:“你不是孬种,吃得了苦受得了辱,必成大器!你去管仓库,一天八小时,工资七元五。”他的意志征服了老板,也给他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他从来到工地以后,不管怎样累,不加夜班的时候,他就在民工们睡下以后,点起蜡烛,拿出课本。当心事浸没在黑色的七月,当记忆焚烧悔恨的灵魂,当暴风摧毁了希望之舟,他的心中仍然保存着灿烂的理想。这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多挣一分钱,多用一分功,就离大学之门靠近一步。

近乎疯狂地刻苦努力,终于,他圆了大学梦。通知书到达那一天,他们父子三人自斟自饮,喝得酩酊大醉。全村也轰动了,纷纷上门祝贺。

热闹之后,三个人都陷入沉思:四年大学光学费就是2400元,还有生活费。东挪西凑了1000元,交了一部分学费,还剩40元。他重操旧业,打工。他当家庭教师,他挨家挨户去发广告报纸,累死累活跑了一个多月,挣了400多元。大二时,他给印刷厂打杂,什么活都干。每天回到寝室,同学们正睡得香甜。大三时,他给一位啤酒商做事,弄到半夜三更吃饭不说,坐在闷罐车里,绕武汉三镇转两圈,每次收工时都精疲力竭头昏脑涨。到大四时,他就用笔打工了。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大报发表文章110多篇,10多万字,且多篇被传媒转载。

他不仅靠打工读完了四年大学,而且成绩优秀,还被评为优秀学生会干部,担任了学生通讯社社长,入了党。毕业时,新华社、《湖北日报》、《知音》等六家新闻单位争相要他。

同学都羡慕他,说他幸运。他说,大学四年,你们睡觉时我在打工;你们玩乐时我在学习,谁又羡慕我的昨天呢?

回首走过的路,他最深刻的体会是:“苦难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苦难教给了我一切——勇气、智慧、忍耐、毅力和尊严。苦难使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