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财富成功学(智慧生存丛书)
5301500000012

第12章 无数次失败相加等于成功

1994年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富豪榜,冼笃信名列第三。财富超过5亿元人民币。1996年他投资全国电码电话防伪工程数千万元,1997年带来了1.1亿元的利润。这一年他才36岁。

青年得志,冼笃信的腾龙公司获得很大的成功。

冼笃信的成功来得不易,是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得来的。有人总结他的经验说,无数次失败之和等于成功。

1961年12月,冼笃信出生于琼山县龙桥镇三角园村。家里穷,13岁时就上山砍柴,晚上托人运到海口出售。17岁被迫辍学。“没有退路,只能去挣钱养家。”冼笃信说。

冼笃信到海口求父亲的朋友借了钱,到农村收购沉香。沉香是产于海南的名贵中药,能治疗湖南南部的一种奇怪的地方病。他带领几个伙伴到湖南顺利做成这笔生意,不料被当地公安机关以投机倒把罪拘捕,没收了所有的钱。40天后回到家时,不仅没挣到钱,反倒欠下了债。病重的父亲承受不了打击,含恨死去。

第二年,1978年10月,他再次借钱和几个伙伴贩运一批中草药到贵州。卖掉货物,买了10只猴子,回到家,死了两只,其余卖掉。长途奔波3个月,没挣到钱,但积累了经验。以后两年,他不停地奔波在两广和云贵高原。

1979年,他借款1万元到河南进了5吨地瓜粉丝,供应春节市场。结果春节过后半个月才到货,延误了销售旺季,又无钱到车站提货,货物存储费越压越多,已接近货物价值。他只提出2吨半,剩下的不要了。这笔货卖出后,赔了1万元。为了还债,他卖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一头耕牛和姐姐家的一头牛、一只羊。

1980年,他与人合伙贩牛。他们过琼州海峡,到广西大瑶山附近30几个村庄买40头牛,用10天时间徒步赶到南宁,用火车运到湛江,用汽车运至海安,再用船运抵海口,历尽千辛万苦。到第二次贩牛时,才有了利润。

1980‘年海南公安局和机械局要投资建一个地下防空工程,他赶往海口,承包工程用的全部石料,才算赚了一笔,还清了历年3万元债务,并在家乡三角园村盖起了三间平房。

他的信誉使龙桥公社办公室聘他为产品业务推销员。他在担任推销员的过程中发现可用塑料编织袋包装橡胶。他马上萌生了一个念头:这肯定是市场空白,生产编织袋一定有好钱赚。

他直奔汕头,在塑料编织袋厂打工两个月,目的是学技术。回来立即筹款买设备,建起海南第一家私营塑料袋编织厂。但是资金用完了,没有流动资金。求借无门,他就与南平农场合作生产,利润分成。

1984年他离开南平回琼山县创办公司,1986年圆大学梦,1987年创办海南腾龙实业总公司。从此以后实现了他的逐步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