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5236200000013

第13章 说服口才——一语攻心以理服人(4)

吃饭的时候,李丽对老公说:“我想换换工作。”

老公听了,以为李丽在开玩笑,头也没抬一下,说:“换工作?可以啊!说说理由。”

李丽说:“首先,我都在公司工作两年了,可是,工资一直都停留在2000元的水平,一点都没有涨。我和老板交流过,可是,没有通过。”

老公说:“穷则思变。老板不加薪,自己加!如果新工作的薪水比现在的公司高,可以换换。”

李丽接着说:“其次,我们公司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也一般。两年了,公司都没有给我们举办过培训。”

“是,这也是有个理由!这对你以后的发展没好处。”

“第三,在公司,我感到很压抑,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晋升空间太小。我想找一个可以施展拳脚,至少有晋升可能的公司。”

“嗯,理由充分!”

“第四,我的上司刚愎自用,太过情绪化,我真的很想跟他狠狠吵上一架,然后挥一挥衣袖,说一声再见。”

“遇到这样的上司,是很辛苦的。炒老板的鱿鱼,未尝不是一种解脱的方法。”

“第五,我们的工作内容安排的非常不合理。”

“是,我也体会到了。你们除了加班,就是加班,而且还没有加班费。”

“综合这几点,我就打算重新找一份工作了。”李丽看看老公。

“看来,你工作确实不顺心,想换就换一个吧,我也帮你留意!”

为了获得丈夫的支持,李丽罗列了一大堆理由。在众多的理由面前,李丽实现了自己的“跳槽”愿望,而且,还获得了老公的支持。李丽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功说服对方,可以将自己的理由多陈述一些,“理”多力量大!

在说服的过程中,理由是关键。理由充分,可以增加说服力。

王鹏和李星是一对好朋友,两人只要一凑到一起,便会天南海北地讨论一番。一天,两人又见面了。

王鹏问:“你知道天是什么颜色的吗?”李星就按照课本上教过的常识回答说:“天是蓝的。”然而,王鹏却说“天是黄色的”,接着便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罗列出了一大堆的理由。李星想一想,觉得有些道理。

星期二,在课余时间,王鹏又问李星:“天是什么颜色的?”顺着上次讨论的思路,李星回答说:“天是黄色的。”然而,王鹏又罗列出了一大堆根据,证明了“天是红色的”。

星期三,中午放学的路上,王鹏又和李星讨论“天是什么颜色的”。李星被搞糊涂了,近乎讨好地说:“天是红色的。”可是,答案还是不正确!王鹏又罗列出了一大堆根据,证明了“天是黑色的”。

星期四,一大早,当李星看到王鹏向自己走来,又要讨论“天是什么颜色”时,李星落荒而逃了。

王鹏的一番“道理”虽不能服人之心,却也能胜人之口。李星不得不莫名地感叹:“好厉害的嘴呀!怎么说都是他的道理。”为什么李星会被王鹏说服呢?原因是,不论王鹏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他都能罗列出一堆“理由”来。

在说服对方的时候,我们应先做好一项准备。这项准备就是尽力搜集支持你的看法或建议的理由。没有充分的理由,再信任你的人也会犹豫不决;反之,有了充分的理由,原本无动于衷的人也会被你说动。

史建兵非常喜欢自己的女友,打算向自己的女友求婚,为了表达诚意,他花了一夜的时间,写了一份关于求婚的理由。上面罗列了上千条的结婚理由,比如:

第一眼见到你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你。

我写过好多好多的信给你,这代表了我的真心。

我想在快乐时与你分享,悲伤时与你同在。

我喜欢陪你到菜市场买菜。

我喜欢被你欺负。

你的声音令我感到心安。

我常常梦到你。

女孩看完了信,就答应了他的求婚。

这就是充分利用了罗列理由的方式,累积成千上万的理由来打动对方的绝妙应用。

在这里,人们要注意的是,有的理由能够使你的意见(或看法)增强说服力,但有的理由也会有损你的意见(或看法)的表达。研究表明:利用可信度高的证据能增加你的可信度;援引不合格的来源的不相关的证据会损坏可信度。

有出处的证据的说服力强得多。使用新的证据大有好处,新鲜的证据更有说服力。人们根据各自的态度观点来理解证据,不管你的证据质量如何。证据在与对方的信念相一致时更具有说服力。最后,在你拿出自己的论点的时候,你得让对方参与进来。假如各说各的,说服力就会很差。

说服,不是压服,总需要摆事实、讲道理来进行论证。专家认为,与人辩论时,搜集论据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这一技巧,也可以巧妙借鉴到说服之前的理由搜集上。

(1)必需:必需是指论证己方论点或反驳对方论点必不可少的论据材料。它是与己方论点相关的论据,即由此必然能推导出己方论点的论据,或由此必然能推倒对方论点的论据。

(2)真实:真实是论据的生命,只有真实可靠的论据才能证实自己论点的正确。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都要核实无误。论据如果失真,则很有可能反为对方所用,这种利害关系不言自明。

(3)典型:论据能否有力地论证观点,关键在于是否典型。所谓典型的论据,是具有代表性的反映事物本质的论据。这样的论据说服力很强。

(4)新颖:新颖的论据令人耳目一新,能吸引人,能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因此选用新颖的论据,在论证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强调理由多说几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的看法、想法和做法,都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随着本人的成长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很多时候,即使我们的看法是对的,我们的意见是正确的,而且是对对方有益的,被说服者也完全有可能不接受它。

很多时候,别人不会被我们一“说”就“服”。这里就有现实的例子:

1995年,“白加黑”上市之后,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了16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百分之十五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这种“白加黑”的震撼,在营销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在广告公司的协助下,“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都在传播这样的一条核心信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这则广告选在了电视的黄金时间插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反反复复的宣传,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知道了“白加黑”,而且还知道了这种药是一种感冒药!

经过反反复复的广告宣传,“白加黑”的广告深入人心,就这样,销售额实现了上亿元的突破……

“白加黑”是个了不起的创意。表面上看起来,它很简朴,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实则不然,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

广告理论家赫伯特·克罗格曼认为,一个人只要接触某一广告三次,就能确保广告会对他起作用。“白加黑”靠着独特的广告模式,将简练的广告词深深地印在了消费者的头脑中。大量的广告信息告诉我们:信息重复是成功说服的根本所在!

据心理学家测验,人们接受外来信息的途径,按比例分为: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因而,要想说服一个人,首先要注意说服的直观性。要用具体的描述来增强人的感知,引起对方的注意,勾起别人的回忆。如何通过反复强调,加深说服对方的印象,增强他的感知,这就要涉及说服的技巧问题了。

凡是做说服工作的人,都应该注意重视关于信息重复的这些研究结果。这是经验之谈:不要期望你的信息第一次发出就被对方接受;你的信息起码得发三次,而且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将其充分展现。

有时候,我们会怀着一片热心找对方帮忙,对方本来是可以办到的,但是他却找出很多理由来拒绝你,让你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碰到这种情况,有些人往往会打退堂鼓,撤回去了事。但是,也有一些人,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直到对方被他说服。

妻子想说服丈夫购买一台液晶电视机,换掉那台旧的。可是,和丈夫说了几遍,丈夫都没有答应。

这一天,妻子不耐烦了,她向丈夫说道:“我说买一台就买一台,下午我就去买。”

丈夫生气了:“不换!有钱烧的!”

“跟你说了这么多次了,怎么总是这样?”

第二天,妻子下班回来,说:“明天是星期天,明天早上我们就去。”

丈夫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经过妻子的反复强调、再三坚持,丈夫最终同意了购买一台液晶电视机。

妻子之所以能得偿所愿,就是在于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反复强调自己要买的产品,让本来毫无兴趣的丈夫记住了这件事,并且最终说服了他。

说服别人的时候,要有耐心,绝对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放弃。很多时候,说服本来是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的。如果说服者表现出过早的失望,只能使本来很可能更有利的局势毁于一旦。如果反复多强调几遍,很可能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说服别人的需要,面对一个个较难说服的对象,可以多提供一些事实。在事实面前,人们一般都会相信的!同样的办法,也被“建筑师”希尔用过:

开始的时候,希尔只是一个小的建筑承包商。希尔为自己争取着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实现着建筑业的奇迹,可是,由于管理不善,终究还是破产了。

希尔听说圣保罗城至太平洋沿岸要进行铁路建设,他知道,这次机会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将这次机会逮住,自己就会借此翻身。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希尔终于争取到了这个项目。可是,这时候他已经破产了。为了给自己寻得足够的资金,他想到了大银行家斯蒂芬。

希尔带着资料,敲响了斯蒂芬办公室的门。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斯蒂芬的时候,没想到却得到了斯蒂芬这样的回答:“这条铁路将延伸到偏僻的草原上,在这样荒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办法运营铁路,我毫无兴趣!”

希尔费尽了口舌,可是,斯蒂芬始终都没有答应向希尔提供贷款。为了说服斯蒂芬,希尔决定用事实说话。

一天,希尔将斯蒂芬拉上了一辆通往西部的火车。到达终点站之后,斯蒂芬发现:四周聚集了很多人,由于火车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各种运输车辆把小路挤得满满的。

看到这么多的人,斯蒂芬兴奋起来,在他的脑海中甚至还出现了一幅到这里大移民的情景。这时候,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友好地和希尔握握手,主动提出要与希尔合作。

为了说服斯蒂芬给自己提供贷款,希尔将他拉到了现场。面对现场拥挤的人群,斯蒂芬看到了机会,也看到了利益,终于答应了希尔的要求。这个案例再一次证实了,用事实说话的好处。

很多时候,当一种观念在一个人的心里停留很长时间的时候,外人是很难用话语将它改变的。这时候,要想改变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看法,就要找到与他观念相悖的事实,自然而然地引入这个事实,并在时机成熟时阐释它、发挥它,使之真正成为你的有力证据。事实胜于雄辩!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强有力的辩论更有说服力。

一家集团公司从人才市场上招聘来一名刚从国外回国的女MBA,担任公司的技术总监。入职一个星期之后,集团总裁李先生约见了这名新技术总监。

“已经有一个星期了,集团的基本情况你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有什么问题吗?”李先生开门见山。

看到总裁如此的直爽,方女士也直言不讳:“我刚从国外回来,自己又没有什么背景,而且还是一名年轻女性,就怕其他人不服气……”

总裁想了想,觉得方士士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为了打消方女士的顾虑,李先生给秘书台打了电话。五分钟之后,三位女职员来到了来到了总裁的办公室。

李先生给她一一介绍:“张小姐是人事部的经理,庄女士是宣传部职员,另一位是我太太的侄女儿。她们几个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入职时间都不到两年。在我们集团的规章制度里,有这样的一条:男女员工地位平等。你大可放心,没有人会歧视你的。”

方女士信服了。如果没有三位女士在场,以事实作证,方女士未必会相信李先生的话,也就更不会去除偏见,打消顾虑,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总裁想到了这一点,他没有高谈阔论,而是以事实为据,为方女士解除了疑虑。这位总裁是明智的!

要想赢得他人的注意,成功说服别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实物摆在他人面前。对于普通人来说,事实最能让人信服。在说服的过程中,要想说服一个人,就要尽量为对方提供一些实物,让实物为自己说话。聪明人常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