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讼卦》象征打官司:这是因为诚实守信的德行被阻塞,心中畏惧有所戒备引起,坚守正道居中不偏会有吉祥;坚持把官司打到底则有凶险,如有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出现则会有利,但出外远行、要渡过宽阔的大河则不会顺利。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象辞》说《讼卦》的卦象是坎(水)下乾(天)上,为天在水上之表象。天从东向西转动,江河百川之水从西向东流,天与水是逆向相背而行的,象征着人们由于意见不合而打官司。所以君子在做事前要深谋远虑,从开始就要消除可能引起争端的因素。
减轻欲望,懂得舍弃
有位哲人曾说:“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正是因为欲望太多,从而造成心理贫穷。
其实我们每个人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或者是其他的任何物品,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你的,那些东西都是暂时寄托在你这里。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最后,物归何主都不得而知。所以智者把这些财富都视为身外之物。而贪婪者却把它们视为珍宝,到最后却往往一无所获。
以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去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绝不回家。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圣者。这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路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个教徒心里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个教徒也想:“我怎么可以先讲,而让他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俩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意,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了,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也随后瞎了两只眼睛!
原本这件礼物非常美好,可以使两位好朋友共同分享,但是人的“贪念”与“嫉妒”左右了他们的情绪,所以使得“祝福”变成“诅咒”、“好友”变成“仇敌”,更是让原来可以“双赢”的事变成两人瞎眼的“双输”!
如果他们每个人都有知足者常乐的心态,抱着有美好的礼物总比没有好的态度,不在乎多少,我想他们最终也不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但知足并不表示不进取,物质上要知足常乐,但追求上要不断向前。物质上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等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消耗、自我毁灭。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拥有的欲望,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欲望太多的结果,就是自己不满足、不知足,甚至憎恨别人所拥有的,或嫉妒别人比我们更多,以致心里产生忧愁、愤怒和不平衡。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幸福。因而要获得幸福,就要减少欲望,懂得舍弃。而外在的放弃让你接受教训,心里的放弃让你得到解脱,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
在利益面前,有的时候也需要放弃。放弃是一门艺术。人生苦短,要想获得越多,就得放弃越多。要懂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那些什么都不放弃的人,是不可能有多少获得的。其结果必然是对自身生命的最大的放弃,让自己的一生永远处在碌碌无为之中。
放弃是一种让步,但让步不是退步。放弃是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撑着去做呢?放弃更需要明智,该得时你得之,该失时你要大胆地让它失去。有时你以为得到了,但可能失去的更多;有时你以为失去了不少,却有可能获得许多。不以得喜,不以失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该放则放。
用正确的心态对待财富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很明显财富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因为财富是随着其他追求而变得有价值的。”财富在当今社会处于主导地位,不管是个人生活的改善、自我价值的体现,还是社会效益的达成,都是以财富的增长作为衡量标准。财富不仅创造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拥有更多的财富,是今日许许多多人的奋斗目标。财富的多寡,也成为衡量一个人才干和价值的尺度。当一个人被列入世界财富排行榜时,会引起多少人的艳羡?但对于个人来说,过多的财富是没有多少用的,除非你是为了社会在创造财富,并把多余的财富贡献给了社会。但丁说:“拥有便是损失。”财富的拥有超过了个人所需的限度,那么拥有越多,损失就越多。让我们看一看米勒德·富勒的故事,就会明白财富越来越多,并不代表得到的就越来越多。
同许多人一样,富勒一直在为一个梦想奋斗,那就是从零开始,而后积累大量的财富和资产。到30岁时,富勒已挣到了百万美元,他雄心勃勃,想成为千万富翁,而且他也有这个本事。他拥有一幢豪宅,一间湖上小木屋,2000英亩地产,还有快艇和豪华汽车。
但当他拥有这一切的时候,问题也来了:他工作得很辛苦,常感到胸痛,而且他也因为忙于工作而疏远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财富在不断增加,他的婚姻和家庭却岌岌可危。
一天,富勒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而他的妻子在这之前刚刚宣称打算离开他。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财富的追求已经耗费了所有他真正珍惜的东西。他打电话给妻子,要求见一次面。当他们见面时,两人都泪流满面。他们决定消除掉破坏家庭生活的东西——他的生意和物质财富。
他们卖掉了所有的东西,包括公司、房子、游艇,然后把所得捐给了教堂、学校和慈善机构。他的朋友都认为他疯了,但富勒从没感到比此时更清醒过。
接下来,他们夫妻二人开始投身于一项伟大的事业——为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无家可归的贫民修建“人类家园”。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每个在晚上困乏的人,至少应该有一个简单体面,并且能支付得起的地方用来休息。”美国前总统卡特夫妇也热情地支持他们,穿工装裤来为“人类家园”劳动。富勒曾有的目标是拥有1000万美元家产,而现在,他的目标是为1000万人,甚至为更多人建设家园。目前,“人类家园”已在全世界建造了6万多套房子,为30多万人提供了住房。富勒曾为财富所困,几乎成为财富的奴隶,他的妻子和健康差点儿被财富夺走。而现在,他是财富的主人,他和妻子自愿放弃了财产,而去为人类的幸福工作。他自认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当然,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拥有财富就不快乐、散尽财富才快乐,而是说我们对待财富的态度应该是“不要追求显赫的财富,而应追求你可以合法获得的财富,清醒地使用财富,愉快地施予财富,心怀满足地离开财富。”这就是培根的建议,这是大师指给我们对待财富的建议。
现在不少人急于发大财,结果不是被骗就是去搞歪门邪道,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比如制假贩假、盗版走私、做毒品生意,甚至杀人越货。他们完全成了金钱的奴隶,财富对于他们如同绞索,他们越是贪求,绞索就勒得越紧。一个贪官说,他每当听到街上警车鸣笛,就生怕是来抓他的,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不义之财再多,又有什么“乐趣”呢?
当然,我们并不是一概排斥财富,并不是说追求财富就是错的。我们厌恶和蔑视的是对个人财富的过分贪求,以不正当手段聚敛财富。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贪婪的掠夺,而是一种行善的工具,是在追求财富过程中得到的快乐和满足。这就是我们对待财富应该持有的态度。如果我们不惜不择手段而获得财富,那也最终会成为财富的奴隶,永远都不会满足,永远都不会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