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高丽史史籍概要
5189300000042

第42章 附录(1)

高丽文集有关宋朝与高丽关系史料汇编

《晚六先生遗稿·附录》《崔瀁墓志》

(崔瀁)远祖群玉以名儒仕高丽世宗,韩翼君之婿也。官至枢密院知事、进贤馆大提学,入中国上大贺礼,是宋哲宗元祐元年丙寅也。司马光、吕公著、范祖禹等举程颐为崇政殿说书,荐群玉为门下侍郎。不久程颐罢,群玉陈苏辙、孙觉领袖之事见罢而还,是已巳之春也。

崔滋《补闲集》卷上

朴参政寅亮奉使入中朝,所至皆留诗。《金山寺》云:“巉岩怪石叠成山,上有莲房水四环。塔影倒江蟠浪底,磐声摇月落云间。门前客棹洪波急,竹下僧棋白日间。一奉皇华堪惜别,更留诗句约重还。”

行次越州,闻乐调中奏新声,旁人曰:“此公诗也。”至浙江,风涛大起,见子胥庙在江边,作诗吊曰:“挂眼东门愤未消,碧江千古起波涛。今人不识前贤志,但问潮头几尺高。”须臾风霁船利涉,其感动幽显如此。

崔滋《补闲集》卷上

天庆三年(1113年)使李资谅、李永等往朝,帝御睿谋殿赐宴,制御诗示之,仍命和进。资谅赓诗曰:“鹿鸣嘉宴会贤良,仙乐洋洋出洞房。天上赐花头上艳,盘中宣橘袖中香。黄河再报千年瑞,绿醑轻浮万寿觴。今日陪臣参盛际,愿歌天保永无忘。”此诗语涉浅易而帝大加称,赏以其郎事详当也。

李齐贤《栎翁稗说》前集二

尝见神孝寺堂头正文,年八十,善说语孟诗书,自言学于儒者安社俊。昔一士人入宋,闻荆公退处金陵,往从之,受毛诗。七传而至社俊。故诗则专用王氏义语。孟及书所说皆与朱子章句、蔡氏传合。当是时二书未至东方,不知社俊何从得其义。

《东文选》卷之九

权适·朝宋路上寄诸友

别离真细事,此别意难穷。

客路波涛外,家乡梦寐中。

出门才暑雨,倚棹已秋风。

他日江湖兴,扁舟复欲东。

金克己·使金过兔儿岛镇宁馆

前途馀几里,晚色渐微茫。

天外北风黑,地中西日黄。

妇人能走马,童子解骑羊。

一曲梅花落,声声断客肠。

金克己·湖家务馆次途中韵

去家才一月,茫若隔三年。

客路天低处,乡心日出边。

病妻应自苦,娇子有谁怜。

学道元无累,今朝忽惨然。

金克己·过东峰馆河桥

簇簇乱峰间,虹桥跨碧湾。

雪寒愁北去,风暖喜东还。

宿冻碎圭璧,惊滩鸣佩环。

乡心催纵辔,未暇弄潺湲。

《东文选》卷之十二

李资谅·大宋睿谋殿御宴应制

鹿鸣嘉宴会贤良,仙乐洋洋出洞房。

天上赐花头上艳,盘中宣橘袖中香。

黄河再报千年瑞,绿醑轻浮万寿觞。

今日陪臣参盛际,愿歌天保永无忘。

崔诜·金使左光禄得家书有生子之喜,诗以为贺

北信初传驿路中,侯家已验梦维熊。

充闾佳庆还应盛,容盖高门转更崇。

骏足远期登骥坂,桂枝新得长蟾宫。

微官他日朝天去,挥麈清谈奉阿戎。

崔诜·大使见和复呈

一陪高论道途中,才似杨雄赋射熊。

王氏系从淮水远,相如名与泰山崇。

诗妍自可侔西子,笔健还堪搏北宫。

多谢贤侯回顾眄,枉将珍髢鬻诸戎。

《东文选》卷之十九

金富轼·宋明州湖心寺次书状官韵

郡城南畔水无穷,曲径浮桥关复通。

安得此身谢拘检,扁舟空颺一江风。

《东文选》卷之三十三

郭元·上大宋皇帝谢赐历日表

具官臣某言:去天禧四年四月日,入朝使崔元信回,奉传诏书一道。伏蒙圣恩,赐臣天禧四年《乾元具注历》一卷者。文思之化,丕冒海隅,历象爰颁,别为时训。伏惟皇帝陛下,与乾坤同载,使品物流亨,念辰卞之小邦,本依正朔,举羲和之旧职,克授寅宾,岂料孱微,叨滋注瞩。臣敢不示农桑之早晚,用彰天子之所知,稼穑之艰难。永慰小人之劳力。况自发函之后,开卷已来,窥御历之无穷,率群臣而共抃。

崔惟善·谢(辽朝)毁罢鸭江前面亭子表

守土琐臣部,(忄+娄)襟而仰诉,当阳琦圣,倾聪(黄+主)以俯从,载荷宠矜,陳(深去三点水)深感抃。(中谢)伏念臣识非经远寄重分条。亮功殊乏于定。率职空勤于肆险。伏遇皇帝龙飞御极,羽舞敷文,巍化大同,休论于表里。远人咸格,遍至于熙宁。但缘往岁之间,守边之将,跨臣弊境,构以候亭,遂之细民未获樵苏之便,谩令隘域如怀侵削之虞。是敢昨贡封章,式蕲毁坼,凤检特颁于俞旨。雄藩实奉以施行。方听吉音,毕谐私愿,认乾临于无外,生兑说以积中。报效于罔由。祝勤徒切。

崔惟善·谢(金朝)敕祭仁王表(笔者注:此表所言乌居仁为金朝人,曾任金朝宣徽院使、客省使、礼部尚书等职,故定为上金朝表)

臣讳言:月日敕祭使某官乌延遵、礼副使某官乌居仁等至,奉传诏书、别录各一道,伏蒙圣慈以臣父先臣讳薨逝,特令致祭,并赐下饷物者。仰对恩灵,横流涕泗。(中谢)臣父先臣讳,端逢圣代,恪守侯藩,偶微恙之不疗,忽元身之长逝,诉哀才达,轸悼载深,降使传于九重……(以下略)

崔惟善·谢(金朝)敕祭仁王表

云霄洒泽,坠路增辉,瞻拜以还,哀荣罔极。(中谢)恭惟尊号皇帝,穷神知化,执古御今,覆以德威,置域中于无外,渐之仁爱,为天下之所归。轸先臣即世之忧,悯后嗣终身之痛。林遣轺使,来陈奠仪……(以下略)

《东文选》卷之三十四

崔惟清·回(金朝)封册表

五月二十六日,封册使明武大将军完颜宗礼、副使翰林学时田谷等至,别传诏书一道、官诰一通。伏蒙圣慈加授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余如故者,汉恩汪濊。不间于遐方。周诰丁宁,重颁于优典,跼躬下拜,省已何功。(中谢)臣叨袭世家,幸遭华旦,当天造勃兴之际,首万国以入朝,及圣统善继之初,肩一心而旅贡……(以下略)

崔惟清·谢(金朝)册表

周室大赉,浃于遐荒,越人薄才,何以称副,祗承诰敕,但积灵惶。臣(中谢)恭惟皇帝,祖述义轩,并包舜禹,道盛德备,固神化之南言,地平天成,有圣功之可象,肆膺亿兆之大奉,坐享崇高之美名,诞布异恩,光宣盛事,眷小国蚤叨于藩服,自先朝尝冒于王灵。爰辍迩臣,举行旷典。既肇封于青土,又申赐于紫泥,带以开府之官,增其柱国之品,褒称有溢,宠渥不赀……(以下略)

五月日,封册使大理卿完颜宗海、副使礼部侍郎蔡松年等至。伏蒙圣慈赐臣官诰一通、玉册一副,仍授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高丽国王,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一千户者。使华忽至,策诏继颁,下拜祗承,内循增惕。(中谢)臣地表海,职滥传家,土贡嗣修,冀史书之不绝,藩条谨守……(以下略)

崔惟清·上大金皇帝谢恩起居表

东陲系迹,未参王帛之朝,北阙悬心,徒望风云之会。

谢表

奖励温言,匪颁异数,自天所命,举国知荣。恭惟皇帝陛下,虞舜聪明,商汤贺勇,无思不服。耐以天下而为家,一视同仁,丕冒海隅之出日,顷因臣父义蒿之感,特沛重霄雨露之恩。而臣父先臣,未遑上报于涓埃。遽以奄归于泉壤。臣祗承遗范,邈守遐封。昔日庭闱,逮见龙光之美,今朝屏翰,嗣修忠顺之诚,感怆所深,照临不隔。

谢别赐表

非常之宠,及于亲存。欲报之心,遗之身后。缘恩屡省,流涕增怀。(中谢)臣父先臣,守职东藩,向风中夏。逢辰有合,获逮事于两朝。底贡无虚,常率先于万国。曰皇华之来赐,蒙赏典之加丰。拜嘉而未谢于明庭,遘疾而永辞于圣世。臣滥承家业,载阅君恩,受赐之荣,嗟已归于厚夜。论训之恳,誓不坠于前人。

朴景绰·谢(宋朝)赐新乐表

臣讳言:去年甲午六月二日,持牒明州西头供奉官安稷崇回,传诏书别录各一道。伏蒙圣慈赐臣新乐,并曲谱指诀图等者。神谋制乐,显与民同。宠眷及藩,爰因使锡,祗膺诏谕,殊集感惊。(中谢)……(以下略)

金缘·谢(宋朝)遣医官教习表

圣明之德,务广于好生。方技之能就加于善诲。矜怜过厚,(忄+典)悸交深。(中谢)窃念当国山川邈限于东陲,冠带实侔于中夏。皇猷所暨,人虽粗识廉隅,医学难通,病则时多天阏。居常忖揆,方议升闻。岂谓皇帝,独智见机,至聪察事……(以下略)

朴昇中·谢(宋朝)书诏不名表

臣讳言:准入朝某使某官某报告,馆伴奉御札子宣谕。伏蒙圣慈所有臣应降敕书。可特减诏不名,不称卿,不言遣。仍令学时院改定诏书礼式。申枢密院进呈取旨施行者。圣神之眷,敻出常伦。奖与之嘉,优推异数。载循玷冒,弥负腼惭。(中谢)臣闻史有称爵之褒,经有不名之礼,故康王作封毕之诰,赏用呼公,汉帝降诏苍之书,亦既曰伯……念自祖先,世修职贡,虽忠顺有过于臣者,而恩礼未闻及此焉。喜极心惊,泪随言落。此盖皇帝陛下妙道顺于天下,至仁冒于海隅。谓臣以一意尊周,示臣以褒功锡鲁……(以下略)

朴昇中·谢(辽朝)奖谕平定女真筑设城子表

……愤女真之妖狂作梗,庶以警夷,仗皇灵而荡定开疆,敢兹告庆,免孤纠逖之任。致有服从之伦,此虽请和,犹曰心难测矣。与之为取,尝闻政所宝焉。遂毁撤于城池,已归还其土境。岂意皇帝特纡厚眷,曲记微劳……(以下略)

金富佾·谢(宋朝)赐礼器祭服荐享曲谱礼器款识等表

圣神之眷,盖出至仁,锡予之私敻无前比。瞻九天而拜命,举一国以知荣……国初太祖皇帝(笔者注:指宋太祖)慨然求理,将以有为。尝诏门下业叶崇义(笔者注:应为聂崇义)考定三礼。崇义得诸家旧说,参于己意,为之礼图,然有腐儒俗学不足发明作者之意。事必有待时然后行。伏惟皇帝陛下,持盈守成,继志述事,采周官以文王礼之制。得禹律以定大晟之均。凡所以交于神明,理于上下,无一物不为沿革,无一事不为讲求。况乎彝鼎尊俎之形容失其传者非一,冠冕衣裳之制度不如法者甚多。爰饬攸司,肇新有作,辨非明是,黜诸儒无据之言。考古验今。立一代不刊之典。举而措诸事业。焕乎其有文章,以之祀圆丘则天真降临,以之祭方泽则地祗出见。

金富轼·入宋谢差接伴表

陪臣某等言:昨于九月五日,到泊明州定海县。伏蒙圣慈差降朝请大夫试少府监清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傅墨卿、武德大夫兼閤门宣赞舍人长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宋良哲,为臣等接伴者。远介来朝,仰天威之咫尺,近臣逆劳,屈星节之光华,祗对恩辉,不胜震越。臣某等诚惶诚惧,顿首顿首。窃以夫子之论孝理,不遗小国之臣。周官之命行人,以待四方之使。曾闻斯语,今见其真。伏念臣等,俱乏使才,忝持邦贡,挟寡君之忠信,赖上国之威灵,乘木道之危,讫济风之险,望谈衢之近。欣瞻日月之明。岂谓圣慈,猥令卿迓。如待大宾之异数,实非小已之所堪。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信及豚鱼,德被草木,谓柔远而能迩。故一视同仁,入周庭而永观,则臣岂敢免涂山之后至。为幸实多。臣等无任感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称谢以闻。

金富轼·谢差郊迎表

陪臣某言:今月七日,伏蒙圣慈,以臣初届郊亭,差降中亮大夫贵州防御使充枢密院使承旨知客省事同馆伴范讷,押赐御宴,兼赐带来三节人酒食者。王事靡监,式遄周隰之行,天威不违,已沐需云之渥。失风波之枯槁,觉徒驭之光辉。(中谢)臣非肤使之才,辱寡君之命,不惮逶迟之役,鼎来众大之都,魏阙在瞻,已慰子牟之恋,甘泉入侍,愿效呼韩之朝。岂谓宸慈,遽沾犒饮,此盖伏遇法道善贷,体神曲成。特推字小之仁,以示包荒之德。进于中国,免贬绝于春秋。始彼南山,但咏歌于天保。

金富轼·谢天宁节垂拱殿赴御宴表

陪臣某等言:今月十日,天宁节,伏蒙圣慈许令臣等诣垂拱殿,随班上寿。仍赐参赴御宴者。帝出乎震茂对嘉辰,云上于天,溥沾需饮。惟是介鳞之贱。亦参鱼藻之欢。进退周章,俯仰惭惧。(中谢)恭惟皇帝应千龄而接统,御六辨以抚辰。琴瑟改张,诞布惟新之政。土苴以理,以成不朽之功,拥纯福以如山。畅余波而渐海。属此流虹之旦,沛然湛露之恩。会九宾而在庭,称万岁以献寿……(以下略)

金富轼·谢睿谟殿侍宴表

陪臣某等言:今月二十三日,入朝崇政殿次。伏蒙圣恩,参赴睿谟殿御宴者。负扆法宫,既毕视朝之礼,肆筵秘殿。特推折俎之慈。叨荣遇之非常,抚蒙襟而失次。(中谢)恭惟皇帝,体道御辨,法天持盈……(以下略)

金富轼·谢宣示御制诗仍令和进表

陪臣某等言:今月二日,馆伴所传下敕旨。伏蒙圣慈宣示睿谟殿御制诗一首,仍令臣等和进者。游于钧天,退惟帝所之乐。倬彼云汉,仰睹宸章之高,捧玩知荣,震兢失措失措。(中谢)恭惟皇帝,聪明体舜,智勇兼汤……(以下略)

金富轼·谢法服参从三大礼表

陪臣某等言:日者伏蒙圣慈赐以法服。参从景灵宫大庙及南郊祀礼者。拜命殊尤。宠假服章之盛,缀行密迩,亲瞻禋祀之严。退省僭逾,伏深战惧(中谢)臣等误将使指,来献表章,从容馆舍之居,渥洽朝廷之眷。及玉鸾之亲飨,许法服以趋陪。观清庙之肃邕,望圆坛之帖妥……(以下略)

金富轼·谢冬祀大礼别赐表

陪臣某等言:今月十四日,中使某官某至。奉传敕旨。伏蒙圣慈赐臣等各衣服、着一袭、金二十两、银一百两、绢一百匹,兼赐上中节各银一十两、绢二十匹者。肤使厚辞,俯加褒宠,积金腆币,尤极匪颁。祗荷靡胜。震惊自失(中谢)伏惟皇帝,纯孝同于虞舜,至诚过于文王……顾念贱臣,来从绝域,各以其职,虽微助祭之勤,永观厥成,获齿在庭之列,自幸遭逢之异……(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