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高丽史史籍概要
5189300000019

第19章 传记类(7)

卷首有宋在直、朴宣燮、高允柱、朴在休等人的序和识,叙述了成书过程和传主业绩。卷之一“原稿”,收录传主所作诗二十五首,有写景抒怀之作,也有与友人唱答之篇,有“闻子规有感二首”、“谨用采薇轩(全公五伦),韵聊以言志”、“附原韵”、“附次韵二首”、“独守亭十四景”(共“剡溪明月”、“帽峰晴岚”、“金山丹枫”等十四首)、“独守亭述怀并序”、“附次韵”、“筑宰溪斋拈杜草堂韵”、“附次韵”、“用杜工部韵稼亭”。

卷之二“附录”,收录传主传记史料及有关独守亭记文,有“家状”、“神道碑”、“墓碣铭”、“独守亭重建开基告由文”、“独守亭重建上梁文”、“独守亭重建记”、“附后记”、“独守亭重修记”。

卷之三“附录”,收录“西行录(杜门洞十二人)”、“杜门洞事实”、“不朝岘碑”、“不朝岘碑阴记”、“不朝岘联句”、“杜门洞碑”、“杜门洞碑阴记”、“杜门洞赐祭文”、“杜门洞碑阁上梁文”、“挂冠岘记”、“高丽名臣传”、“载”、“景贤祠奉安祝文”、“常享祝文”、“神道碑竖时告由文”、“景贤祠撤享时埋安告由文”。

卷之四“附录”,收录了“先亭遗墟有感”、“独守亭次韵”、“附无悯遗稿”、“原稿”(重修宰溪斋谨用先君子韵志感)、“附录”(家状、墓碣铭)。

概述比较全面的记载了的诗文、传记及有关纪念诗文,并多有涉及杜门洞事迹,是研究及高丽和朝鲜之交的历史有参考意义。

桑村金先生实录

《桑村金先生实录》,记载高丽金自粹事迹、诗文及有关纪念文,朝鲜金鲁灿编,全书共五卷。金自粹,初名子粹,字纯仲(初字去矿),号桑村,鸡林府人,高丽恭愍王末(洪武)甲寅科状元,历任德宁府主簿、正言,辛禑时忤旨被贬,恭让王时任大司成、世自左辅德,官至忠清道都观察使。素与郑梦周、李穑等高丽末诸贤相友善。李朝建立后,任刑曹判书,微行至广州,饮药自尽。

卷首有宋炳俊序,赞颂了金自粹忠义节行及该书编撰之由来。卷之一有“总目”、“凡例”、“遗诗”、“附诸贤诗并序”。“凡例”称,该书取世谱、附录、实记、信录等书,以及诸贤传记和本孙著述有关金自粹者,编辑而成书。金自粹诗文所存不全,仿照《濂溪集》(笔者注:宋代周敦颐文集)之例,以事迹合刊。“遗诗”收录金自粹诗“七言”、“六言”、“五言”、“四律”等共十四首,有山水题咏,也有和郑梦周等友人诗和不朝岘自咏等抒怀诗,另有遗文一篇。“附诸贤诗并序”收录了诸贤与金自粹的唱答和纪念金自粹之诗文,如“送生员金自粹归观安东”、“东亭走其门生状元金正言”、“东亭甲寅门生设宴……郑密直圃隐先生先在门下”、“寄省郎诸兄”、“送金堂后因寄金正言去矿”、“桑村金先生说词”等十三篇。

卷之二“言行辑录”。收录了《大明洪武甲寅榜目》、《纯仲字说》、《丽史本传》、《三纲行实录》、《记善录》、《舆地胜览》、《永嘉懿》、《奎章阁忠烈录》、《芝阳漫录》、《东国通鉴》、《海东野乘》、《姓苑丛录》、《收善录》、《桑村先生金公神道碑并序》、《西河集》、《草江书院事迹记》、《号谱》等书所载金自粹事迹,以及有关的墓表、墓志、行状、墓碣文。该卷比较全面地收录了金自粹的传记资料。

卷之三“事迹辨录”,收录了“桑村金先生事迹”、“桑村金先生事迹辨”、“事迹辨追识”、“题桑村金先生遗事后”、“桑村金先生侍墓洞记”、“桑村金先生遗迹跋”、“题桑村金先生事迹后”等有关金自粹的事迹记载及相关考释。

卷之四“享祀录”,记载“进享草江书院发论”、“答权必万书”、“与金都事光运书”、“与金掌令光运书”、“玉溪痛告道内校院文”、“通告八峰书院文”、“勿溪书院通一乡书”、“桑村先生事迹大略”、“玉溪书院位次”、“草江书院位次”,以及各书院奉安文、享祝文、上梁文等纪念金自粹之文。

卷之五“子孙著述录”,收录了其历代子孙诗文,有“十清轩怀古诗二首”、“送权攀仲归安东”、“望湖楼题咏”等,以及其后孙的表阴记、行状、家状、墓志、碑阁记文,金氏世谱序、注等。

该书所收录资料与《桑村金先生实录》有同有异,可互为补充。

桑村先生实纪

《桑村先生实纪》,朝鲜金汉龟编,记载高丽金自粹事迹、诗文及有关纪念文,全书分上、下两编。

“上编”有“先生遗什”、“诸贤寄赠”、“史传记载”、“碑谱文字”等目。“先生遗什”有“韩山题咏”、“凭虚楼次韵”、“闻韶楼次韵”、“送郑复周赴张观察子忠幕”、“失题”、“绝命词”,有纪念李穑等友人、与郑梦周等时贤交游之作。“诸贤寄赠”有朴尚衷“送生员金子粹归觐安东”、李穑“龙头会饯席赠别”、“东亭走其门生金正言来招”、“纯仲字说”、权近“送金堂后因寄金正言”、黄喜“挽金桑村”等诸贤所撰与金自粹往来文。“史传记载”收录“先生本传”、“丽史抄录”、“《舆地胜览》庆州人物录”、“新增东京志”、“永嘉志孝子篇”、“三纲行实录”、“海东野乘”、“姓苑丛录”、“收善丛录”、“管窥录”。“碑谱文字”收录“先生神道碑铭”、“十清公碑文”、“鹤洲公碑文”、“族谱旧序”,皆为金自粹传记资料,记载其生平事迹及仕宦活动。

“下编”有“院享事实”、“碑阁颠末”。“院享事实”收录“与郑侙书”、“别纸”、“先生事迹辨”、“三溪书院通文”、“题先生遗迹后”、“周溪书院通文”、“镜光书院通文”等祭文、享祝文等纪念文十余篇。“碑阁颠末”收录了“孝子碑标题”、“望湖楼题咏”、“广州庄舍所记”、“过秋岭记墓奴言”、“重修碑阁记”,记载后世对金自粹评论和祭享。

一斋先生实纪

《一斋先生实纪》,朝鲜权载奎编,记载高丽权汉功事迹、诗文及有关纪念之文,全书共二卷。权汉功,号一斋,生于高丽元宗朝,安东人,忠烈王时登第,曾随高丽忠宣王赴元朝,群臣皆思归,独权汉功无意东还,深得忠宣王宠幸,历任直史馆、密直副使、佥议评理、三司使、都佥议政丞等,曾多次出使元朝,忠定王元年卒。

卷之一收录权汉功诗及诸贤与权汉功酬唱之作。权汉功诗有“庐山寺枕碧楼”、“酒酣得句书于大同江船窗”、“圆通寺”、“寒松亭”、“过崖头驿”、“除夕观灯”、“拱北楼”、“送式无外上人乘舟如上国”、“琵琶行”、“与元朝冯待制”、“在都下”、“瀛国公第盆梅”、“送稼亭李中父谷还朝”、“赋梅花逸”、“浮碧楼”、“与长庆上人登浮碧楼”、“寄郑司空”、“郑勉斋乙辅席上走笔”、“将之江浙舟中与李仲思齐贤共赋”、“吴江与仲思用东坡韵”、“游道场山与仲思用东坡韵”、“与仲思登甘露思多景楼”、“九日与李中父登龙山用杜牧之韵”等二十余首,并附录了李齐贤“益斋诗”五首、附露李谷“稼亭和诗”二首、“后贤次韵”一首、“附次”邢君绍、崔瀣、安轴、李谷、李茂芳、柳季闻、白文宝、辛藏、元松寿李穑、成士达、洪彦博、李嵒、黄石奇、田禄生等二十余人与权汉功唱答诗。这些诗作反映了权汉功交游活动和思想。

卷之二“附录”,“忠宣王寄赐诗(原注:时王在吐蕃)”、“挽章”(李齐贤作)、“丽史本传”、“权氏家乘”、“纪年略”、“遗事略”、“丽史辩诬说”、“摭录”,记载了权汉功的生平事迹、仕宦经历、与忠宣王的特殊关系。“丽史辩诬说”辨析了《高丽史》关于权汉功记载的失误。“摭录”收录了“辛员外北上序略”、“稗说”、李穑与权汉功出使元朝“偕行途中有作”、“辽野”、“犀带行”、“李牧隐夫人权氏墓志略”、“万卷堂记略”、“永腌世稿序略”等数十篇(首),内容实际权汉功交游、与元朝关系、后孙事迹等。权汉功曾多次出使元朝,并陪同高丽忠宣王在元朝长期生活。

该书不仅系统收录了权汉功生平事迹资料,所收传记和纪年也记载了其出使元朝的活动,对研究高丽与元朝关系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壮节公申先生遗迹

《壮节公申先生遗迹》,朝鲜朴世采编,记载高丽申崇谦事迹及有关纪念之文,全书不分卷。申崇谦生于新罗时期,初名能山,光海州人,擅文才,有勇武,“十三成文章,十五儒科状元,十八为大将”,在新罗高丽之交,辅佐高丽太祖王建统一三韩,为救王建,战死疆场,被封为壁上虎太师开国公,谥号壮节,在高丽和朝鲜两朝都受到很高的追享。

卷首朴世采自序称其到平山拜谒云峰祠宇,与院中之人论申崇谦事迹,而无可以详知者。书院人员请朴世采搜集古今史籍有关申崇谦事迹,藏于书院,以供后世儒士观览。朴世采因此受托,收录正史、行状,并从诸家记载中搜集资料编成别传,编成此书。

该书收录了《高丽史》中“太祖世家”、“成宗世家”、“显宗世家”、“睿宗世家”、“礼志”、“神惠王后传”、“壮节公本传”、“洪儒传”、“裴玄庆传”、“卜智论传”、“庾黔弼传”等,《东国通鉴》中“新罗景哀王记”,《舆地胜览》中“春川”、“谷城”、“大邱”、“平山”、“麻田”,《大东韵玉》中“雕造头面”、“草像”等有关申崇谦的记载。

“行迹”收录了“壮节公行状”、“题行状后诗”、“遗事”。“附录”收录了各地有关申崇谦纪念文,有“大邱忠烈碑”、“兴甲河阳书”、“谷城宇祠记”、“拟上祠宇请额疏”、“书院讲堂上梁文”、“春川墓祭文”、“平山城祠宇上梁文”、“祠宇重修祭文”、“与平山子书”、“平山题咏”、“平山峰祠宇祝文”、“书院重修上梁文”、“祠宇移安祝文”、“还安祝文”、“书院请额疏”、“书院重修记”、“书院赐额祭文”,及作者搜集各种史籍所撰“壮节公别传”。

“列圣受教”收录了“大邱影阁遗墟碑文”、“兵曹受教”、“礼曹受教”、“文宗大王受教”、“成宗大王受教”、“宣祖大王受教”、“肃宗大王受教”、“英宗大王受教”、“正宗朝致祭文”、“高丽策命”等高丽和李氏朝鲜时期朝廷对申崇谦的褒奖和纪念。

该书比较系统地收录了申崇谦的生平事迹,及后世对申崇谦的纪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壮节公申先生实纪

《壮节公申先生实纪》,记载高丽申崇谦事迹、诗文及有关纪念之文,申崇谦后孙申铉求编撰,全书共四卷。申崇谦生平经历已见朴世采编撰《壮节公申先生遗迹》。该书在内容上也多参考朴世采编撰《壮节公申先生遗迹》,增补了申崇谦诗和书,以及部分后世纪念文等。

卷首申铉求自序中叙述了申崇谦辅佐高丽太祖,代高丽太祖赴死的事迹,以及高丽和朝鲜时代对申崇谦的褒奖和祭享。

卷之一为“诗”、“书”和“纪迹”。“诗”有“遗衣带诗”及“安晦轩追和”,皆出自《华海师全》。“书”有“与或人”。“纪迹”收录“本传”、“别传”、“遗迹”、“草像”、“行状”、“遗事”等,记载《高丽史》申崇谦虚传、朴世采撰申崇谦传记,以及“成宗世家”、“显宗世家”、“礼志”、《舆地胜览》等所记载之申崇谦生平事迹。

卷之二“俎豆事实”,收录有关申崇谦的纪念之文,有“太师祠事实”、“祠宇上梁文”、“春秋享祝文”、“祠宇重修祭文”、“与平山士林单子”、“谒山城祠志感八韵”、“致祭时传教”、“赐额祭文”、“德阳书院事实”、“请额疏”、“赐额祭文”、“讲堂重建上梁文”、“祠宇重修记”、“书院重修记”等各种纪念文三十六篇。

卷之三“碑铭叙述”,收录“大邱公山忠烈碑铭”、“忠烈碑阁重修记”、“大邱大悲洞影阁遗墟碑文”、“春川方洞神道碑铭”、“栗里世德祠遗墟碑铭”、“射雁遗迹碑铭”。卷之四收录“列圣受教”,有“兵曹受教”和“礼曹受教”。

该书比较系统地收录了申崇谦的时事迹,以及后世的纪念情况,对研究申崇谦和高丽前期历史有参考价值。

青海伯事迹

《青海伯事迹》,一名《始祖实迹》,编者未详,记载高丽李之兰事迹,全书不分卷。李之兰,字式馨,北青人,远祖浮海仕元,封五千户,其父仕女真,为征西大将军,而后居于北青。李之兰既长,勇敢善射。据传得宋之贤人罗仲素之后罗伦之教,后遇李成桂,被用,在抗击倭寇及征伐女真之役中屡立战功。该书主要记载李之兰生平事迹,事多神异怪诞,所叙基本事迹应有可取者。后附制教、祭文和祠宇文等有关李之兰纪念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