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死大穿越:中国记者西部四大无人区科考探险纪实
5186400000045

第45章 神山圣湖

10月4号,上午9时,中国记者科考探险队告别了阿里军分区的首长和官兵,从狮泉河出发,沿219国道,继续向拉萨挺进。从狮泉河到昆沙已是柏油路。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柏油路面。整个新藏线正由武警交通八支队负责施工。再有三到五年,新藏线将全部铺设为柏油路面。

下午5时左右,探险队来到了普兰县境内,这里的路况明显不及噶尔县境内的路况好。车队在一望无际的高原戈壁上奔驰,尽管这里的国道凹凸不平,但对这些刚刚走出无人区的车队来说,就如履平地,谁也不用再为陷车担惊受怕了。

这一带水草丰茂,是良好的天然牧场,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匾。行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藏辫羊在山脚下吃草,看到车辆驶过也不惧怕。除非靠得很近或有人下车向它们走近时才跑动。

队员们被这原始而淳朴的自然景观迷住了,大伙儿纷纷下车用镜头捕捉这难得的场景。然而拿起镜头才发现,夕阳下那座银光闪闪的雪山更加引人注目。队长说那就是西藏第一大神山一一一冈仁波齐。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6714米,雄伟壮观,气势磅畴,在多种宗教中拥有神圣的地位,数百年来以无数神奇的故事和传说吸引了无数信教群众和旅行者,令人仰慕、崇拜和向往。在未来阿里之前,我就听说了许多关于神山的故事,阿里也因拥有神山圣湖而闻名遐迹。、冈仁波齐,藏语意为"雪山之宝"。据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贝IJ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数百年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在通往神山的一条条道路上,形成了一个耐人寻味、令人感慨的永动流。每年到这里朝圣、转山、旅游的中外信徒、游客成千上万,虔诚的信徒则不远万里叩着长头,用长达→年或更长的时间来朝拜神山。

出于对神山的崇敬,我们暂时离开公路,沿着一条小道向神山靠拢,当车队走到距神山大约有十来公里的一条小河边时停了下来,我被这清澈的河水所吸引,走到河边,用双手捧起一掬清凉的河水,细细品尝,甘甜爽口、沁人肺腑。喝了这来自神山的圣水,再看神山冈仁波齐又是一番景象。

冈仁波齐山形如橄榄,直插云霄,峰顶如七彩圆冠,周围如八瓣莲花四面环绕,山身如水晶砌成,峰顶宛如技高绝顶的玉镶冰雕,若不是亲眼所见,简直难以想像自然界绝对真实地存在这样的景观。那一刻我能真切体会到冈仁波齐在夕阳下所蕴含的无穷神性;它反射出的自然景观,同时又是心灵世界的美之极致。于是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悟,那是我曾一直追求的宁静、平和,正如我们梦中的香格里拉。

车队越过小河,我们来到神出脚下,发现这里宾馆被店二应俱全,档次无法和内地相比,但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也许是季节的原因,这里真正旅游的人看来并不多,大多是前来朝山的香客。几十个藏民包一辆卡车,到了神山脚下车子-"亭,帐篷往车周围-搭,就是他们的住所;大量的印度、尼泊尔等国外的朝圣者住的都是建在山脚下的比较简陋的宾馆或旅店。我们在山脚下转了一圈,看到来这里的几乎都是前来朝圣的藏民和远道而来的佛教圣徒。从他们对神山表示出的虔诚可以看出,神山己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的宗教文化之中。

冈仁波齐已不是纯粹的自然之山,而是人与神、人与自然结合的精神之山、文化之山、信仰之山。

神山脚下的帐篷远比固定建筑要多,也比一般的集镇热闹。在夕阳的余晖里,我们想在这个顺山势而建的帐篷部落里,寻找→个吃饭和落脚的-1主Z一地方,但没有如愿。这里惟一的比较像样的宾馆已经住满,进去一看,住的全是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国的香客。我们找工作人员问能否挤出几个房间?"他们回答不行,要住必须提前由旅行社预定。"由于不是旅游旺季,除了这家宾馆,其余的小餐馆都是冰锅冷灶,吃饭也不方便。按日程安排,我们没有转山的时间,只能站在山脚下目睹一下神山的风采。

冈仁波齐最终没有辜负我们这些经过艰难跋涉的探险队员们的诚意,就在我们离开帐篷部落不久,终于目睹了神山的真容。

当时,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这里没有吃住的地方,我们只好继续上路。车队走出四五公里"发现有-部车没有跟上来。就在我们停车等后边的车辆时,西北方向出现了灿烂的一幕。晚霞中,西边的天际出现了一道光亮,随后便看见情红色的云层挂在天空,夕阳中冈仁波齐峰现出了金色的轮廓,皑皑雪峰顿时金光闪闪,真乃神山圣景,看上去非常壮观。晚霞中微风吹动,驻足并且沉浸在这转瞬即逝的变化之中,微妙无穷,令人久久难以忘怀。我们虽然没有时间像那些朝圣者一样全面目睹神山的英姿,但是在瞻仰神山冈仁波齐的精神之旅中,队员们仿佛又获得了一次灵魂的洗涤。

10月4日,傍晚,我们离开神山冈仁波齐后,行驶了大约三十来公里,住在位于219国道边上的武警四中队。据这里的战士们讲,由此向南十来公里就是圣湖玛旁雍措。

浩瀚、宁静、清澈的玛旁雍措是世界上多个宗教认定的圣湖,也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最负盛名的湖泊之一。在诸多古经书中,它都被称为"圣湖"之王。它的海拔是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唐代玄芙和尚在天笠取经记述({大唐西域传})中称,此湖为西天王母瑶池所在。佛教徒认为.玛旁雍措是胜乐大尊赐给人类的无上甘露,用此湖水;争身,可清除心灵各种烦恼、妄念及罪孽。饮此湖水,可桂除百病、强身健体。朝圣者如绕湖转经,可得功德无量。

第二天一早,其他队员还在睡觉,我一个人早早起来到外边散步,刚到营区门口,正好碰上中队长出操回来。昨晚他忙着招呼我们吃饭,还没来得及多说,早上一聊,原来还是甘肃老乡。他告诉我早上散步不要走得太远。"我说我想到湖边走走。"他说那不行!这里到湖边看起来很近,走起来,没有一两个小时到不了湖边。"我只昕说过"望山跑死马没曾想这湖也是"看在眼前,远在天边飞玛旁雍措有412平方公里,三面环着雪山。那雪山陡峭d爵响,白光光的炫目耀眼,看似很近,其实遥远。清澈的玛旁雍措之所以蓝得令木惊异,那是因为其深不可测,据说它深达77米。远远望去,湖周围白玉似的雪山如众星拱月,眼前的玛旁雍措更如仙境一般。

太阳刚刚露头,朝霞映红了大地。辽阔的高原草甸,湛蓝的玛旁雍错,巍巍的雪山,在朝阳下显得是那样的雄厚壮美。我按中队长的提示,出了营区,顺着一条小河,向营房附近的居民点走去。

河水在静静地流淌,一群藏莫在河边追逐嬉戏,看到它高大的躯体使我产生了几分畏惧。我进藏之前就昕说过,西藏的狗比较厉害,因此我不敢轻举妄动。一些藏族妇女和老人在小河的上游背水,我跟在她们的后边来到小河的边上,我说话她们听不懂,她们说话我自然也听不懂,但从她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十分的友好。她们每人拿一个能盛二三十公斤的塑料桶背水,也有用木桶的人,不过很少。到了河边,有好几次我想帮助她们,她们都笑着拒绝了。

顶着小河向前望去,但见远处的湖水湛蓝湛蓝,胜似蓝宝石,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偶尔可见湖中有水鸟起舞,将圣湖点缀得生机勃勃。圣湖的周围被延绵不绝的雪山环绕,使圣湖平添了几分庄严、神山脚下牛羊成群神秘。很多书籍和经典描写玛旁雍措的水叫象珍珠一样喝了以后能洗脱"百世罪孽几乎所有的藏族老百姓也会称赞玛旁雍措的水"很甜"。我又伏下身子掬起一捧河水,让它轻抚脸庞,清凉润滑,极富质感,用舌尖献一下,有一种淡淡的咸涩,仿佛包含了五昧的人生。那一刻,令人陶醉不已。我渴望自己化为一只湖畔的水鸟,永远沐浴在玛旁雍措的圣水和灵性之中。我站在河边沐浴着朝阳,接受着圣水的洗礼。这里是最接近阳光的地方,空气因而透明;这里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灵因而宁静;这里就是世外桃源,令人憧憬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