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死大穿越:中国记者西部四大无人区科考探险纪实
5186400000015

第15章 鸭子泉峭卡

9月7日,上午,中国记者探险队离开花土沟,向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第一个哨卡鸭子泉进发。

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交界的新疆东南隅,地处东经80010"-90018",北纬36000"-37049"之间。保护区面积为450万公顷,是当今世界内陆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青藏高原的北缘骨架一一莽莽昆仑遥远于保护区。南缘众峰簇拥,冰盔雪衫,犹如豪放不羁的银龙驰骋于高原之上,气势宏伟。它那无与伦比的雄姿自古以来为世人仰慕。作为中古国古代西域的象征,它意境深远而又成为中国古代神话发源地之被描绘成人们难以接近的世外乐园。有关昆仑的神话广为流传,是一处笼罩着神秘色彩而令人遐想的地域。

20世纪初期,一些探险考察的外国人历经艰险涉足部分地域,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这里的自然条件和部分资源。有的还以游记形式过分渲染了这里的荒凉恐怖,称这里是"亚洲干旱中心"、"不毛之地"和"死亡的土地"等等。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人们探索这块土地的兴趣反而越来越浓。

1982年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物土壤沙+旦旦一漠研究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组成联合考察队进入这一地区进行了考察,证实这一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局随即提出建立以保护高原自然综合体和自然资源总体为对象的保护规划。

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由于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少,这里动物资源丰富,种群数量大,密度高,其中尤以高原有蹄类动物为甚。与周缘地域相比,这里的植物并不贫乏,在发据植物新种源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科考队从花土沟出来,先折回茫崖镇,这里是昨天我们路过的地方,其间有35公里,路况特别好,就像城市的高速公路一般。茫崖镇有一个石棉矿。据说这个石棉矿品质优良,自20世纪50年代开采以来,每年要给国家提供大量的优质石棉产品。车队正好要从它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路过,看到矿区车辆往来如梭,马达飞转,工人们在粉尘中忙碌着;厂房和设备都很陈旧。看得出这里的环境保护还没有启动。

穿过石棉矿区,探险队进入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这里已没有公路,车子越往前开,越显得荒凉。起初,还可以看到牧民们散养的骆驼在戈壁滩上悠闲地吃草,使人感到还有点生气,后来骆驼也看不到队员去河边打水了。不过在这儿开车,感觉倒是特好,宽阔的戈壁,你可以信马由缰地驰骋。

在这里行车常会给人一种错觉。行进中,我明明看到那座山就在前边不远,凭以往的经验,有个十来分钟就到了,可是开车跑了一两个小时还是到不了山的跟前。起初我以为是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机械师和卡车司机保养车辆后来大家都说有这样的感觉。保护处的同志解释这是初上高原的普遍现象,原因是内地物质的多样性和高原戈壁物质的单调性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偏差。当地人有句谚语望山跑死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下午3时左右,车队逐渐地驶离了戈壁滩,爬上了南面的山包。这些山包好像专门是为大山做铺垫的,远看它就在山脚下,可是当我们驶进去以后,才发现这种地貌面积大的出奇。它们虽然不高,却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绝。这使我想起了吉普车越野赛中的过弹坑。不过这里不是凹下去的坑,而是凸起来的包,看上去像馒头,像手背,很平缓,但走起来却十分艰难,一上一下车子就像跳摇摆舞一样,不敢加油,只有挂上一挡,不温不火,不紧不慢,耐着性子磨。

好不容易走完了这段摇摆路,眼前出现了一条峡谷。这条峡谷是雨水冲刷而成,这时谷底正好没有水,车辆勉强能够通过。据保护处的同志讲,在鸭子泉整理物资在河边装水时卡车被陷。

这是最近才找到的一条进山的新路,从这里出去很快就能到鸭子泉哨卡,比过去进山所走的路近三个小时。在保护处同志的带领下,车队下到谷底,河谷左突右拐,两岸怪石林立,感觉就像行进在虎口一样。眼看就要走出山口,突然,我驾驶的2号车前胎被石头扎破了。真是的,还没深入阿尔金山就给人来了?个下马威。这是探险队出发以来第一次扎胎,尽管没有人说啥,但我心里总感到不好意思。好在大家动手帮忙,很快就换好车胎,在太阳落山前我们终于赶到了鸭子泉哨卡。

鸭子泉是进入阿尔金山无人区后第一大山泉,因这里水源旺盛,常有野鸭和其他动物来这里饮水嬉戏,所以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鸭子泉。从这里开始已经完全进入了保护区,保护区被称为"天然动物园"和"鸟类的天堂飞这个保护区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野艳牛、野驴、藏挎、藏原挎、盘羊、岩羊、给猢、兔狲、棕熊、赤狐、藏雪鸡、棕头鸥、金雕、黑秃莺等。

站在高处观察,鸭子泉的地势比较险要,宽阔的戈壁在这里收缩成一条窄窄的峡谷,鸭子泉就在峡谷的入口处,据说这里还是进入阿尔金山腹地的必经之地,所以保护处就在这里设立了长年有人驻守的哨卡。

日肖卡的条件相当艰苦,房子是一排用水泥块垒起的平顶房。这里气候恶劣,寒冷,干旱,多风,蒸发强烈,全年没有无霜期,更没有四季之分,仅有冷暖季之别。常驻这里的工作人员是一对藏族夫妻,我们到达时,凑巧他们田家取粮食去了,没有见上。房里只几个纸箱和生活中常用的锅碗瓢盆,除此别无长物。可以想象,他们平时的生活,是何等的单调和艰难。

第二天探险队在鸭子泉休整。说是休整,其实比行车考察还累。在这里,我们两部卡车的东西全部卸下来,重新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再分别装到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近期内每天要用的东西放到一辆车上,包括食品、油料。其余的放到另一辆车上。因为从这里进去,要翻阿尔金山、昆仑山、可可西里山,最后从藏北无人区出来;有一部分东西暂时用不着,整理后分装在两部车上,可以避免近期内一部车子的东西不断地翻动,也可以减轻考察途中的工作量。

鸭子泉的海拔是3800多米,由于高原缺氧,所以干起活来感到特别吃力,加上队员们一下子从罗布泊的低海拔上到阿尔金山的高海拔,普遍有些高山反应,干起活来没有一点力气,十分难受。本来中午就能干完的事情,结果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多,才将所有物资分开装好。我带领两个队员到河边装水,没曾想一下去卡车就陷到了河滩里,直到太阳落山时才把卡车从泥沼中拖了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