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记
5169500000045

第45章 鱼肠剑,无声兄弟情(37)

看得越多,疑惑越多:关于历史中那些人物,那些人传言中的好人,那些被咒骂的坏人,如果我们仔细看过他们的事迹后,我们有时难免会疑惑:其实这个世界上坏人并不太多,那些好人也不太多。

一切都是人之常情,因为人性,都是自私自利的——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有人做错了事,而他因此成了‘坏人’;而那些所谓的‘好人’只是因为他做对了事而已!

善与恶是稀少又被深深埋葬的东西。人之常情,我们更应该去分辨那些‘对’与‘错’!

………………

其实王僚对伍子胥一向很好,只因他在答应为伍子胥报仇时,犹豫不决了,伍子胥才最终选择了姬光,投靠姬光,然后反手一刀,对王僚实施了毒计。

这就是人性的自私残酷,权力斗争则让它显得更残忍更黑暗。

姬光与王僚是堂兄弟,可是他们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彼此之间还是展开了隐秘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还要兵戎相见!

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每个国家的王室都会上演权力斗争,而且他们目的都是惊人的相似。只是,他们之间的唯一区别,只在于他们选择的手段与方法不尽相同罢了!……

话说在离开伍子胥庄园的第二天,姬光就拄着一根白色木杖,让随从搀扶他来到了吴国王宫。然后,他就用乘楚王丧葬之机,发兵伐楚的好处劝说王僚。

聪明人之间的交谈,不需要每件事都说的那么细。心有灵犀,一点就透,姬光是个聪明人,王僚也是。

王僚听完姬光的伐楚的好处后,他觉得对自己有利,于是他也欣然答应了。

然后,姬光又说道:“伐楚扩疆之事本来我应该为大王效劳,怎奈我因从车上掉下把脚摔坏了,正在医治,不能为大王担此重任了。”

王僚仿佛非常信任姬光,他点了点头,问道:“那么谁可以担此大将?”

姬光说:“如此大事,不是特别亲信之人,绝不能交给他。大王自己挑吧!”

王僚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掩余、烛庸行吗?”

姬光点头称赞道:“大王所选正合适!”

接着,姬光又说道:“中原向来是晋楚争霸,吴国只当附属国。可是如今,晋国已然衰败,楚国又败仗连连,如今的诸侯都与它们离心,犹豫着不知道该投靠谁好。大王如果再派公子庆忌去召集郑国卫国的兵马,让它们联合大王一起攻打楚国,同时再派延陵季子去晋国讲和,顺便察看中诸侯有什么破绽;同时,大王命一大臣在国训练水军,为将来做准备——如此,大王将很快可以称霸天下了!”

这是一个大战略,它的目标是吴王称霸中原。

当然,这也是伍子胥为姬光刺杀王僚所出的大计谋。

大战略与大计谋听起来都很诱人,只是它却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大毒计……只是,这一切就看王僚会不会上当了。

说的那准确一点,这一切就看王僚能不能识破姬光的毒计。

只是,伍子胥与姬光预料的没有错,王僚在听完姬光所言之后,他就下令命掩余、烛庸为吴国大将出兵,率领大军攻打楚国;在让季子出使晋国讲和……

可是,他还是将庆忌留在了他身边,为了保护他,保卫吴国。

这或许是王僚的谨慎,因为他还是对姬光有些不放心;也或许,这只是源于他的第六感。

不过,有时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聪明的人,他们所设计的计划,执行的总是那么完美。而我们普通人,却总是无法心想事成,计划总是对不上变化。

至少来说,伍子胥是个聪明的人,而王僚还是显得有些优柔寡断,有勇少谋。

假如,王僚听从姬光的谋略,让庆忌联络郑卫两国,然后一起攻打楚国,那么两线作战的楚国肯定是凶多吉少了。

可是,由于吴国军队单面攻打楚国,让楚国军队可以全力抵抗……顿时,吴国军队在进攻楚国后,渐渐的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为此,吴王走懊悔不已,然后他赶紧下令,再命公子庆忌率领一支大军去解救被楚国大军围困的先前吴国军队。

兵书上常说:犹豫不决是带兵作战之大将者,一大忌。

可是对王僚而言,他轻信了他的‘敌人’,更是更一大忌——由此,我们也会明白,历史中那些权力斗争,为什么总是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的原因了!

毒蛇的牙齿始终有毒,姬光要杀害王僚,自己称位的决心也始终未变。

王僚的羽翼全都离开了他,可以阻止姬光称王登位的阻力也只有王僚的肉身了。于是,姬光就该让专诸走出密室了!

………………

冬天还没有来,可是天气反常的,吴国大地突然下起了一场大雪。

寒风呼啸,白雪茫茫,吴国王城突然间仿佛就变成了一个雪城。

外面很冷,行人脚步匆匆忙忙,可是在姬光府院的一个精致的小房间里,却暖意浓浓,根本感受不到外面的凄风冷雪。

小房间内,精美的案台上盛放着一些精致可口的美味佳肴,和一壶又一壶用翡翠酒瓶盛装的玉液佳酿。

小房间的中央还有一个青铜打造的大火炉,漆黑的木炭在炉中燃烧时发出了火红色的光芒,它的光芒又一颗一颗的化为了雪白色的灰烬。

这是一个丰盛的酒宴,可是其中三人却各怀心事,只有酒在诉说他们的心情,它又在不断的消逝它的生命。

专诸与伍子胥有一两年没见过面了,可是当他们再次见面时,他们却都没有说太多话,只有一句:‘大哥!’、‘嗯。’

可是,姬光却是非常的热情,他不断的向伍子胥与专诸敬酒,而且还谈笑风生。

虽然姬光一直没对专诸说刺杀王僚的事情,但是当专诸踏入这个小房间的时候,他就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于是,专诸还是首先开了口,他向姬光说道:“公子可寻到锋利的匕首了吗?”

刺杀王僚,要用锋利匕首,因为‘借口’是‘吃烧鱼’。

之前的谈笑风生,突然消失。姬光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从前越王允常,让欧治子造了五把宝剑,三把献给了我国。第一把叫‘湛庐’,第二把叫‘磐郢’,第三把叫‘鱼肠’。”

接着,姬光从怀里拿出一个漆黑古朴的木盒,然后他将木盒放在了案台上,他说道:“‘鱼肠剑’其实是一把匕首,它的形状虽然又薄又细,可是它削铁如泥!”

接着,姬光将那个木盒替给了专诸,姬光说道:“先君把它赐给我,我非常的珍惜,至今它还像无价珍宝一样藏在我的床头。可是这些天,这把剑彻夜发光,像是要从剑鞘里跳出来——难道它想喝王僚的血了吗?”

姬光说的很轻松,激动。

伍子胥却一直在闷头独自喝着酒,没有去看他们,仿佛他的心中有无限的心事,偶尔还会溅出一丝悲伤。

专诸也没有去看伍子胥,他接过了姬光替过来的漆黑古朴木盒。接着,他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那个木盒子,突然他的眼中放出了光芒。

“真的是宝剑啊!”专诸低头看着冷冷的呆在木盒中的未出鞘的鱼肠剑,他仿佛能感受到鱼肠剑在长啸的生命,与锋芒毕露的杀气。

突然,专诸抬起头,瞪着姬光,豪情万丈的说道:“王僚我一定能杀掉!”

“好!好!好!”听到这话,姬光顿时猛的站起来,大笑着重重的拍了拍双掌,“我等这句话,有无数个日日夜夜了啊!”

“来……”接着,姬光一把举起了酒杯,他看着伍子胥与专诸,他非常激动的大声说道:“我敬先生,与敬大勇士一杯!”接着,姬光仰头一把就将那杯酒喝下了。

伍子胥拿着酒杯没有说话,也没有立刻喝下那杯酒,他接着将目光看向了专诸……

专诸也没有立刻喝下那杯酒,他拿着酒杯,看着姬光说道:“公子,王僚我一定能杀掉……但生死大事,我不敢自主,等我告诉我的老母亲,才能听您的。”

接着,专诸合上那个木盒,小心翼翼的将它替给了姬光,然后他又向姬光坚定的说道:“公子,请您给我两天时间……之后,我将随鱼肠剑一起断王魂!”

“好!好!可以!可以!”姬光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他又往空杯中盛了一杯酒,走到专诸身边,向专诸鞠躬敬了个礼:“您是大勇士,吴国万代将永远铭记于您!”

——专诸将目光看向伍子胥时……

——伍子胥已将那杯酒一饮而尽,然后他悄无声息的,转头离开了那个小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