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记
5169500000019

第19章 最悲愤的誓言(11)

越是野蛮黑暗的岁月,越是无视生命的价值,越是充斥着暴力与血腥。

伍奢和伍尚最终被实施了酷刑,那是千刀万剐,虽然他们是被冤枉的。

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的那一天,这很无奈,也很悲伤,这也很正常,每个人都必须要去面对它,不管是勇敢,还是胆怯。

伍奢在临死前希望伍子胥能好好活下去,放下了仇恨。伍尚口中一直在大喊大叫着,希望伍子胥能为他们报仇雪恨。这是生命最后的挣扎。

楚王和费无极却是哈哈大笑的,他们是楚国的最强者,他们握有楚国的生杀大权,他们是天之骄子,根本无人可以伤害到他们。

好人遭殃,坏人享福,在遥远的远方有一头猛虎在咆哮。

“天道不公啊。楚王昏庸无道,寡恩薄意。他霸占太子妃,废除太子;他听信馋言,滥杀无辜。

费无极贪赃枉法,奸诈无耻。他栽赃陷害,诬陷忠良;他以权谋私,祸国殃民。此二贼乃国之祸害!

我伍子胥立下重誓:有朝一日,我定为楚国扫荡此污浊,生吃楚王肉,车裂费无极。

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如若不能完成此誓言,我伍子胥定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字字滴血,句句悲愤,尽是满腔的血海深仇。

那一日,伍尚难别离,素儿泪自尽,伍子胥失去了一切。

那一日,伍子胥仰天悲叹,痛不欲生,仿佛这世界已天塌地陷了。

自古以来,每一个成就大事者必然要经受心灵的洗礼,从黑暗中寻找光明,从绝望中走向希望……

凤凰浴火重生,猎鹰自断啄爪,巨蛇退皮换新,它们每一次的蜕变,都只是为了再一次的重生,只是为了变得更强大。

那一日,伍子胥咬咬牙后又重新站了起来。如今他已失去了一切,如今他重新又拥有了一切:那里尽是满腔的血海深仇,无穷无尽的深仇大恨!

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不外乎就两个:爱与恨,情与仇!

它们的力量非常强大,或者可以改变天地,让世界焕然一新;或者可以毁灭天地,让世界化为灰烬!

伍子胥就要毁灭楚国,他要将楚王和费无极化为灰烬了。

那一日,伍子胥在莲花湖畔安葬好素儿之后,他又回到了庄园。接着,他换上白袍,收拾包裹,握上宝剑,之后,他一把大火就将他们家的庄园烧了……

莽莽烈火,滚滚浓烟。自此以后,伍子胥也除尽了一切心中迷茫,从此他就踏上了一条逃亡与复仇的茫茫血路。

那时,武城黑率领的上千将士杀气腾腾的刚刚进入城父;那时,楚王也还未布下天罗地网;那时,楚国境内也还没有满城的风声鹤唳……伍子胥就乘坐快马,披星戴月的,匆匆逃离楚国了。

风很大,楚国的天空更是乌云密布。就在伍子胥刚要踏出楚国边界的那刹那,他在楚国与宋国交界的一座大山中……

突然,伍子胥扯下了他那件大白袍。接着,他拔出了他腰间的那柄大宝剑。伍子胥怒视楚国天地,他咬牙切齿;猛地,他横剑当胸,大手挥出……顿时,一股鲜血如猛火般涌了出来。

滴滴鲜血涌出,伍子胥仰天悲愤,伍子胥抖动手指,鲜血随着手指在白袍中渐渐的化为了一段沉重的誓言。

那是他手中的血,那是他心里的血,那是他灵魂的血,那也是他浴火重生的血。

字字滴血,句句悲愤,尽是满腔的血海深仇。

乌云涌动,猛烈撞击。就在楚国与宋国交界的那座大山上,伍子胥将他手写的那封血书,捆在了一根大树枝中,他怒视楚国大地……

“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楚王、费无极,总有一天,我要你们血债血还!总有一天,我要将你们碎尸万段!”伍子胥望着远方楚国边界的城门,他无比悲愤的剧烈咆哮道。

顿时,狂风四起,乌云涌动,电闪雷鸣。陡然,一道白光破风长啸,它如闪电般直往楚国边界城墙门击去了。

“轰!”过了好一会,突然的一声剧响,那根树枝狠狠的插入了楚国城墙门的正中心,城墙仿佛都为之颤抖了一下。

那是一封血书,那是伍子胥的血海深仇,那是伍子胥的沉重誓言!

“天地悲怆兮,从此孤魂人!”伍子胥张开双臂,他朝着楚国方向仰头长啸了一声……从此以后,他就与楚国的恩情一刀两断了,从此以后他就踏上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

其实,那里也有无奈,也有心酸,有失望的,也有痛不欲生……可是他从未想过要放弃!毕竟是楚王先背叛了他!

复仇是一条不归路,前方崎岖坎坷,困难重重,而且杀机四伏……自此,伍子胥的一生都在为他的那句沉重誓言奔波拼命了。

‘乘风好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每一位有梦想的有识之士,每一位想要成就一番大事的英雄好汉们,都需要好好思考的一句格言!

伍子胥孤身一人想要完成‘扫荡楚国、生吃楚王、车裂费无极’的沉重誓言,这想想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又可以说那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他必须借助外力来帮忙。

借重兵,伐楚国,杀楚王,灭奸臣,报深仇……这是伍子胥的构想!

首先伍子胥要去的地方就是宋国,他要与楚太子建会合,共商他们共同的复仇大计。

都是天涯沦落人,颠沛流离不能归。其实伍子胥和楚太子两个都是不幸的人。他们有国不能归,有家不能回,四处颠沛流离;而且,他们时刻还要提防被逮捕的凶险,他们时刻还要躲避被追杀的厄运!

春秋战国时期,兵荒马乱,战争连连,天下大乱。导致这个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外乎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是因为各诸侯国它自身内部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所导致的。

其二,是因为弱肉强食,争强好胜,各诸侯想要获得更多的土地,他们想要成就一番霸业而导致的。

其三,是因为其上两个原因所导致的仇恨,他们为了复仇,所以兵戎相见。

不过,总的说来,春秋战国时期的兵荒马乱、战争连连、天下大乱,是因为一个‘贪’字,与一个‘恨’字所引起的!

更有意思的是,自古以来,古今中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由那两个字所引起的,很少有例外。毕竟人性都是相通的嘛!

品读历史,是为了反思历史;研究战争,是为了珍惜和平。因此,假如我们能减少些‘贪’,假如我们能减少些‘恨’,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安宁多了,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得美好多了,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幸福多了!

只是,过去的历史已无法在改变,未来的历史依然重蹈覆辙!

在那座大山中,迎着狂风暴雨,伍子胥手提宝剑,长啸一声,便孤身一人,大步跨入了宋国境内。

一路寻寻觅觅,四处打听,数十天后,伍子胥终于在宋国找到了楚太子。两人相见,无比感慨,又无比悲伤,顿时他们两人相拥痛哭了一场。

他们心中有太多委屈,他们心中有太多无奈,他们痛哭着各自诉说了他们不幸的遭遇。

只是,眼泪总会有停息的那一刻,接下来他们就商量了他们共同的复仇大计。

夜黑风高,在驿馆的一个小房间内,伍子胥向楚太子问道:“太子,您见到宋元公了吗?”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伍子胥他们此刻就在宋国,他们希望能向宋国借兵。可是要借兵,首先他们就必须要先见到宋国的君王。

楚太子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叹息道:“宋国刚刚发生内乱,他们君臣之间相互攻击,我还没来的及通报谒见他呢!”

伍子胥摇头叹息了一声,“私心作祟,祸国殃民啊!”

的确是如此。此刻的宋国也是动荡不安的。它们也是因为宋君主杀太子立世子,而世子继位后又想铲除那些势力庞大的重臣家族。其中一样的有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其中一样的还有奸臣与忠臣之间的利益对抗。

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一部部家族争斗史所编织成的。所以要想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从个个朝代的家族史入手,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接下来的日子,虽然宋国依然动荡不安,可是伍子胥和太子建依然在宋国不断的奔走、游说,他们想要见宋国君主一面。可是他们在宋国却一直未能见到宋国君主。因此,他们打算向宋国借兵复仇的计划也一直未能成行了。

可是接下来更不顺的是,由于宋国国内持续不断的内斗,那失败的一方,他们竟然逃到了楚国,他们请求楚王派兵去攻打宋国……其实,楚王早就有这个打算了,他很爽快的答应了他们。他答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趁此机会抓住了伍子胥和楚太子他们,要将他们碎尸万段了。

楚国大军蠢蠢欲动,他们迅速的就集结在了宋国边境。情况万分紧急,伍子胥和太子建一家,顿时连夜匆匆忙忙逃离了宋国。

复仇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他们太弱了,对方太强了。而且,此时此刻的他们能保住己身,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