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天瑞奇侠传
5133400000020

第20章 人生苦求唯一得

黑夜总会过去,清晨终将来临。时光的脚步不会因某人某事而停止,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当青丝染霜之时,人们方觉岁月如此匆匆。王杰的房间紧邻毛宏睡房,几日来海上漂泊,身心俱疲。躺在床上,便沉沉睡去。第二日清晨,王杰早早醒来。用罢早餐,与毛宏一起来至岛心。毛宏指了指飞泉中央的空地道:“此乃天下至尊灵秀之地,从今而后,自辰时起至午时止,时值阳气上升,你于此处与天瑞一同采纳天地灵气,互通互融,天瑞最具灵性,与你融为一体之时,方能发挥最大威力。当年风华大侠用绝顶内力,驱使天瑞成各种形状,十八般武器,随心意转换。无形气剑是内家绝顶高手将体内真气逼出体外,运转掌指之间,灵活无比,胜过各式兵刃。天瑞与人融为一体,以内力驱使成形,便如人的手臂加长数倍。较无形气剑更为方便,威力大增数倍。天瑞乃天精地髓,以内力驱使,可断世间利器。自风华之后,驭天瑞之法无人能知。天瑞如何为你所用,要看你的缘分了。午饭过后,你可随林婆婆修习内功心法。”见林婆婆不在附近,悄声道:“这老太婆武功高绝,我也打她不过。你若学得周全,恐怕天下没有几个人能是对手。”

忽听背后林婆婆生气的道:“又在背地说我坏话。”王杰回头观看,身后空无一人。凝目细观,却见林婆婆端坐于竹楼之上。竹楼距此半里有余,虽不甚远,但毛宏说话时声音很小,林婆婆耳朵再灵,也听不到。王杰听得真切,婆婆说话时确在身后,绝非千里传音之法,王杰心中不解。

毛宏大声道:“老太婆又在卖弄!”此话表面是与王杰对话,声音之大,实是说与林婆婆。王杰在看林婆婆,只见林婆婆甚是得意。原来,毛宏说话时,林婆婆离二人甚近,听得一清二楚,一边说话表示对毛宏不满,一边迅速离开。以致王杰以为林婆婆始终坐在小楼之上。

王杰见林婆婆武功果然精妙绝伦,不由大声赞道:“婆婆好俊的轻功,不知可否传与王杰?”

林婆婆闻听此言,甚是受用。忽然面色一沉:“神功岂可轻传,王杰传不得,要传只能传与我的乖孙子。”

王杰一愣,婆婆待自己很好,此话不知何意。毛宏与林婆婆连儿子都没有,哪里来的孙子,正纳闷间,忽见毛宏笑意盈盈的望着自己,心中疑虑一扫而光,躬身施礼道:“多谢婆婆传武之恩。”

林婆婆大喜:“乖孙子一点就透,婆婆一定倾囊而授,难道留着带进棺材不成。”

毛洪道:“咱们继续说,到了晚上,你可以看一些书,岛上藏书甚丰,所涉知识广博。我认为,人不能万事精通,但广记多读颇有益处。”说罢,指点王杰盘膝坐于飞泉中央空地,五心向天将天瑞托于掌心,闭目凝神,王杰渐入忘我之境,只觉天瑞之中有一股热气,其深浩大如海,其广绵博似天。此乃大侠风华所封内力,当真并世无双。

一上午时间,转瞬既至。王杰用过午餐,与林婆婆一起来至小楼后面一处石台。此石台乃毛家历代习武之所,是用巨石搭建而成,高出水面尺许。年深日久,石台已被磨得光滑发亮。林婆婆兴致甚高,从基础的内功心法教起。林婆婆出身武术世家,父母皆为华山派名宿。六岁时林婉华拜四川峨眉山无相庵法慧神尼为师,博采两家武功之长,更兼极佳天赋,武功修为远在父母老师之上,武林罕逢敌手。十八岁时,毛宏一见倾心,缘分天定,毛宏已料此乃三生之缘。林婉华自持武功高出毛宏甚多,豪言今生无力还手毛宏之时,便嫁与毛宏。后毛宏将林婉华引至飞花岛阴阳回旋阵,林婉华纵有一身武功,怎奈飞花岛奇阵神鬼莫测,被困于阵中一月有余。莫说与毛宏比武,便是连影子也搭不上。索性毛宏每日送饭与林婉华,毛宏甚是精心,每日绝不重复。饭菜置于食盒之内,顺水流至林婉华所居之地。自古烈女怕缠郎,毛宏心意,林婉华渐有体会。所谓日久生情,林婉华也对毛宏渐生情义。最终嫁与毛宏,才有今日的毛公公和林婆婆。

林婆婆问道:“杰儿,来飞花岛之前,你学过何种武功?”

王杰脸一红,满面窘色道:“我不曾习武,什么武功也不会。”

林婆婆见状,忙道:“不打紧,你正可从头学起。学武之道,与读书无二,天分有高低之分,但无捷径可循,习武也要勤勉用心。内功乃武功之基,今天就从般若神功学起。般若神功乃佛家无上内功,为南宋时神尼妙贤以《般若波罗蜜心经》为要义,创此神功。《般若波罗蜜心经》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七个字,字字珠玑。般若即为智慧。心经主义为“般若皆空”,即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诸法皆空之理。为佛家要典。般若神功分一相、实相、空相、无相四境界,待到无相最高境界,已成金刚不坏之身。婆婆愚钝,只修至实相之境。你若修至无相之境,驭使天瑞,自不在话下。区区倭贼,又何足道哉!”王杰心中暗道:婆婆武功高绝,远在父亲之上,《般若神功》却只修至第二层,要是修至最高的无相之境,岂不是万人能敌。

林婆婆说罢,便开始悉心教授王杰内功心法。林婆婆早已将王杰视若己出,事无巨细,呵护备至。林婆婆虽是红尘中人,但在无相庵习武十余载,与师父、众师姐妹等佛门弟子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于佛学甚是精通,佛家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林婆婆一生求一子而不得,是人生最苦之事。如今天降佳儿,实乃林婆婆生平乐事。人生一世,绝无逢求必得,苦求自是无益。王侯将相,升斗小民,均无百求百得之理。但愿百求十求而一得,心中甚慰,便如林婆婆一般,一生一得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