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都拾遗
5115000000004

第4章 馆情点滴(3)

在进一步充实旧址原状陈列和辅助展览基础上,在旧址内分时段演出《扩红》《选举》《报名参军》《打草鞋》等红色歌舞,在“一苏大”和“二苏大”播放毛泽东作报告模拟声,设立“毛泽东读书阅报处”和“不敢炸响的炸弹”景点,安排兑现苏区纸币现场和“二苏大”日程放土炮等互动项目,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创新教育形式,革命故事红色文化进课堂

注重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组建对外宣传队伍,深入中小学,结合教学计划,每年更新宣讲内容。2008年以“我爱家乡文物”和“开国元勋在瑞金”为主题,先后编撰《毛泽东在瑞金》《邓小平在瑞金》《苏维埃纸币》《大柏地战斗遗址》等稿件,在全市15个镇32所中小学进行巡回宣讲,把“封闭式”景区变成开放性课堂,融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教育方式,深受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完善服务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和影响力

结合景区建筑和环境,整治了旧居旧址周边环境,大幅度进行了绿化,配套了服务设施;在景区内设置书报摊、爱心雨伞、保健药品;倡导无缺点服务,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服务观众的措施,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叶坪红色旅游景区通过国家旅游4A级考评。

(与邹亮辉馆长合作,原载《瑞金报》,2009年9月28日)

文博事业蓬勃发展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建设历程

2008年3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了《永久免费的“文化大餐”》节目,报道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免费开放后观众如潮、场面火爆,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一位现场观众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这是她近几天第三次带小孩来观看展览了,来的频率超过前几年的总和,免费开放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还有一位观众在留言簿中写道:“红色故都,革命圣地,寓教于乐,寓教于娱。”从2007年底实行免费开放的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缘何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媒体的关注?

创新方式,拓宽服务平台

2008年12月9日,“红色文化进课堂”宣讲分队来到叶坪新华希望小学四(1)班,身穿红军服的女讲解员演讲着《元勋在瑞金》专题。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毛泽东在瑞金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故事,课堂上学生一个个神情专注,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组建演讲小分队由来已久。小分队队员由哪些人员组成,讲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来宣讲,成为演讲小分队是否能长久存在、是否受观众欢迎的关键。要做到因人施讲、寓教于乐、喜闻乐见,大家议来议去最后为小分队定了调:分别由馆退休的史料编研人员和在职讲解员组成了两支宣讲队伍。由馆退休人员组成的宣讲队,可以长期为社会提供宣讲服务;而由在职讲解员组成的宣讲队,在做好阵地宣传的基础上,则采取预约等更为灵活的方式服务社会。

建立共建机制,是实现宣讲小分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础。瑞金馆与市教育局共同商定了2008年“红色文化进课堂”内容,选取了元勋在瑞金、我爱家乡文物两个主题,编撰了《邓小平在瑞金》《大柏地战斗遗址》《苏维埃纸币》等11份讲稿,与实物、展板相结合,分批次深入各乡镇中小学进行演讲,用发生在当地的伟人故事和身边遗存的革命文化遗产,重温如火如荼的革命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演讲小分队的成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创新教育方式,充分了解观众需求,才能进一步挖掘纪念馆作为公益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

与时俱进,为基地注入活力

“今天看到这么多人来参观,我还以为参观不了呢,没想到还能看上!”12月9日上午,一位刚参观完瑞金馆陈列的观众激动地说。70多岁的老李同样激动:“今天看到了现代化的陈列,参观的人这么多,秩序又好,感到非常高兴。”

新改建的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举办了“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陈列,同时适当采用现代陈列形式,实行免费开放,观众络绎不绝。

免费不免票、免费不免规、免费不降质等措施的出台,科学测算了接待能力,加强了安全防范,改善了服务设施,合理控制参观流量,有效提高了参观效果,使瑞金馆真正成为公众的“精神乐园”。

瑞金馆在免费开放中结合实际,积极应对,注重创新与传承结合,认真做好免费开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高的观众满意度和明显的社会效益。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来规范管理,现在已走上全国博物馆综合管理的前列。在2008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授予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79家博物馆为全国首批一级博物馆,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备受鼓舞。

“真没想到,我们跻身全国一级博物馆行列,有这么多的观众喜欢我们的陈列,为我们呐喊助威。”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邹亮辉激动地说。多年来,瑞金馆与中央国家部委(局)联合开展“寻根问祖”修复苏区部委旧址以及“革命文物认护”活动,为的就是让更多的革命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利用。据了解,在瑞金修复部委旧址的国家部委已达41个,并相继建立部门或系统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3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瑞金的革命遗址后指出:“瑞金的革命遗址保护得非常好,这次到瑞金,再一次回顾了我们党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人民军队、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的那段峥嵘岁月。我深深感到,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仅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而且给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目前,在瑞金的叶坪、沙洲坝革命遗址群已经恢复了“情景再现”项目,“一苏大会”和“二苏大会”旧址已增加了播放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作报告的“同期声”,叶坪则推出了“扩红参军”“一苏大会”等情景剧,沙洲坝循环播放“红色经典电影”。主创的《八子参军》在广东、江西等地成功上演,并获多项优秀节目奖。许多观众观看后感慨地说,瑞金的红色资源太丰富了,让人身临其境,如历其事。

博物馆、纪念馆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适应这种变化,把免费开放做实、做好,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因此荣获“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等称号。

(原载《中国文物报》,2009年1月23日)

注重创新与传承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免费开放带来的思考

巧打红都牌,寻根问祖扬传统

瑞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素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之称。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瑞金留下了180多处革命旧居、旧址和纪念建筑物,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5处之多。面对众多亟待保护的革命旧居、旧址,有限的文物保护经费无疑是“僧多粥少”“杯水车薪”。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依托“地位独特、史料翔实、点多面广、文物丰富”的优势,进行了大胆探索。

近几年来,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主动与市直单位联手,通过国家部委在瑞金开展的“寻根问祖”活动,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部委机关都在瑞金找到了根,建立了部门或系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累计投入维修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有效保护了一大批濒临倒塌的革命旧址。此外,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与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倡议“学传统、爱家乡、护文物”主题活动,通过单位、集体或个人捐钱出力,把红都儿女对70多年前那段辉煌历史的怀念和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之情,引导到对每一件革命文物的保护上来。据统计,到2003年10月,社会各界共认护革命文物300余件,认护金额达5万余元。

强化使命感,与时俱进添内涵

从1994年起,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赣州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包括国家部委建立的部门或系统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共27个。

叶坪、沙洲坝、云石山三大革命旧址群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新形势下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有效途径。源于这种认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着手在美化基地环境和利用教育基地开展活动上下工夫。

一、美化基地环境

在不破坏环境风貌的前提下,开辟了叶坪和沙洲坝大礼堂、红井和云石山旧址大型参观停车场,硬化了红井参观通道,规划了叶坪、沙洲坝、云石山革命旧址参观游步道,兴建并改造了旧址内旅游环保公厕,筹办了音乐休闲茶座,在主要交通要道设立了醒目的基地参观路牌,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整治及绿化美化工作。

二、利用教育基地开展活动

1.丰富原状陈列,注重思想艺术性

充实了各旧址原状陈列物品,注重运用现实、生动的教材,改变“一张床、一张桌子、一盏灯”的传统形式,使观众身临其境。在叶坪旧址群增加了伟人的生活场景,如“毛泽东读书阅报处”“毛泽东帮助群众抗旱车水处”。在中央印刷厂旧址则增加了让观众参与印制的苏区《斗争》《红色中华》等报刊用品。在大多数开放的旧址内还举办了《中央苏区教育史》《红色中华通讯社发展史》等专题辅助展览。

2.提高业务素质,力求讲解亲和力

为建立高素质讲解队伍,瑞金馆实行讲解员等级管理制度,分一、二、三、普通讲解员四级,不同等级的讲解员享受不同类别的岗位津贴。强化岗位练兵,开展军事化训练,岗位监督,着红军服接待,讲解服务考核依照观众反馈表计分,并与经济挂钩,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讲解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挖掘文物资源,拓宽社会教育面

先后编撰《红色故都》《伟大的预演》《共和国摇篮——瑞金》等教育丛书;结合各个时期不同的教育主题,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并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参观、瞻仰活动,把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贯穿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当中。

推进产业化,锁定焦点促发展

随着文物旅游热的兴起,瑞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旅游兴市”的战略。为避免革命文物资源在开发中遭受人为破坏,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规范革命文物保护工作。近几年来,通过瑞金市政府颁布实施的有《瑞金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规定》《瑞金革命遗址保护规划》《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意见》。2001年8月,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还建议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机关单位为成员的瑞金市革命文物保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审定中央苏区对应部委旧址的维修、陈列方案,核查审定旧址产权补偿,监督文物认护专项资金,指导文物保护规划,协调革命旧址的统一管理,督促查处违反文物法规事件。瑞金始终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原则,针对修复后的部委旧址由对应市直单位管理后出现的开放不正常、服务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多重售票的现象,馆里及时提出了移交统一管理的实施方案,要求20多个国家部委对应市直单位,每日支付相应旧址管理费,由瑞金馆聘请人员在业务培训后代行管理。分别签订旧址移交管理协议书,保证了旧址的正常开放、宣传接待、环境卫生、旧址和在展文物的安全,由单方管理变为双方共同管理。

在认真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重视选择既有行业特点,人们喜闻乐见,又符合社会热点的内容进行宣传。10月23日,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主创的《红都,生命的礼赞》四场音乐报告剧在红都影剧院彩排成功。它讲述的是中央苏区瑞金沙洲坝下肖区八兄弟争相当红军的动人事迹,利用话剧、歌舞等形式,活化红都厚重历史,扩大瑞金知名度,计划近期出外巡演和旅游推介。另外,筹办合作红都旅行社。

寻根问祖、文物认护、基地建设、文物旅游,意义不仅在于本身,更在于它是加快文物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契机。特色与优势互补,保护与利用互动,是新形势下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新途径,是加快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载体,是瑞金革命文物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原载《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19日)

瑞金:激活文物保护与利用“一盘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不进则退。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作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缔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而建立的专业性纪念馆,在紧迫感和危机感面前,把发挥革命遗址、遗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摆到突出位置,通过“四以”机制,抓好以史育人、光大传统的工作,将革命精神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以遗址为依托,不断扩大宣传教育面

瑞金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素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之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林彪等9位人民解放军的元帅,陈赓、张云逸、罗瑞卿、黄克诚、萧劲光、粟裕、谭政等7位大将都曾在瑞金战斗和生活过,同时也留下了180多处珍贵的革命史迹,主要分布在象湖、叶坪、沙洲坝、云石山、大柏地、九堡、壬田、泽覃、岗面等乡镇,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达15处。这些革命旧居旧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实物见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过去饱经忧患的历史,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历史,不了解,不熟悉,甚至有些年纪大的人也渐渐淡忘了,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任务,必须向人民特别青年人加强国情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参观《中国革命史陈列》时的讲话)由此可见,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是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瑞金馆一向重视运用革命旧居旧址的宣传教育功能,切实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先后拟定并由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了《瑞金革命遗址保护规划》《瑞金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的意见》等法规性文件,有效保护了革命遗址及其原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