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是取得成功的钥匙。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只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将是非常艰难甚至可怕的,就像如果让武大郎去做投篮高手,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聪明的人往往能够扬长避短,把汗水用在发展特长上,在强项上下功夫,最终取得成功。
经营自己的长处,保持热情并充分地加以利用,也许你就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人的目标和愿望的实现,不能只靠一腔热血,还需要切实可行的途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是人生棋局上最重要的博弈,只有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所在,在强项上努力,才是赢得成功的王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扬长避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扬长避短者胜”才是不变的真理。重新审视自己,规划未来的方向,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你会发现,成功其实并不那么难。
【北大课堂笔记】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势和劣势,按照大众化的理论,就是要弥补自己的劣势。事实上,这并不是促使一个人成功的最好渠道。成功的捷径是扬长避短,专心经营自己的强项,让自己在某一个方面具有别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或者胜人一筹。
第二堂 定位决定地位,人生因定位而不同
青年呵!你们临开始活动之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一个目的地。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永无到达的日子。
【李大钊】
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每一个人都应该立定一个志向,要做一个大人物。
【冯友兰】
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第一节 定位决定人生的高度,也能改变人生的走向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人生的诀窍就是找准人生定位,定位准确能发挥你的特长。”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给自己准确定位的话,那么你就应该抓紧时间,坐下来分析一下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只有坐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你才能得心应手,在人生的舞台上游刃有余。
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都应该给自己定一个位,认清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无论是面对工作、生活,还是感情,人都需要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
1929年,乔·吉拉德出生于美国一个贫民家庭。他从懂事起就开始擦皮鞋、做报童,后来还做过洗碗工、送货员、电炉装配工和住宅建筑承包商等。35岁以前,他只能算是一个全盘的失败者,朋友都弃他而去,他还欠了一身的外债,连妻子、孩子的吃喝都成问题,同时他还患有严重的语言缺陷——口吃,换了四十多份工作仍然一事无成。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卖汽车,步入推销员行列。
刚刚接触推销时,他反复对自己说:“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他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于是以极大的专注和热情投入到推销工作中,只要一碰到人,他就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商店里。他抓住一切机会推销他的产品,同时也推销他自己。三年后,他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销售员。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不被人看好,而且还背了一身债务、几乎走投无路的人,竟然能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至今还保持着销售昂贵产品的空前纪录——平均每天卖6辆汽车!他一直被欧美商界称为“能向任何人推销出任何商品”的传奇人物。
乔·吉拉德做过很多种工作,屡遭失败。最后,他把自己定位为“做一名销售员”,因为他认为自己更适合、更能胜任这项工作。事实也的确如此,有了这个正确的定位,他最终摆脱了失败的命运,步入了成功者的行列。
可以说,你在心中把自己定位成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改变人生,定位的高低将决定你人生的格局。
在一个地铁出口,有一个乞丐模样的年轻人在那里卖钥匙链。一位商人路过,向他面前的杯子里投入几枚硬币,匆匆而去。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取钥匙链,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钥匙链,你我毕竟都是商人。”
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了一个高级酒会,遇见一位衣冠楚楚的老板向他敬酒致谢,说:“我就是当初卖钥匙链的那个乞丐。”这位老板告诉商人,自己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商人的那句话。
在商人把乞丐看成商人的那一天,乞丐猛然意识到,自己不只是一个乞丐,更重要的是,自己还是一个商人。于是,他的生活目标发生很大转变,他开始倒卖一些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小商品,在积累了一些资金后,他买下一家杂货店。由于善于经营,他现在已经是一家超级市场的老板,并且开始考虑开几家连锁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定位于乞丐,你就是乞丐;你定位于商人,你就是商人。不同的定位成就不同的人生。可以这么说,如果定位不正确,你的人生就会像失去指南针一样迷茫,有时甚至会发生南辕北辙的事;而准确的人生定位,不但能帮助你找到合适的道路,更能缩短你与成功的距离。而一个高的定位,就像一股强烈的助推力,能帮助你节节攀升,开创更大的人生格局。
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敢于主宰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奇迹便会不断产生。
【北大课堂笔记】
你可以长时间卖力工作,而且创意十足、聪明睿智、才华横溢、屡有洞见,甚至好运连连——可是,如果你无法在创造过程中给自己准确定位,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那么这一切都只是徒劳。
§§§第二节 志向高远才能收获成功人生
我国古代将树立远大的理想称作“立志”。自孔子以来的历代学者都把“立志”作为学习的必要条件。树立远大理想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而且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理想是一个人腾飞的翅膀,有了理想,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有了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而远大的理想,没有美好的希望和追求,那他的行动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稍遇挫折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行动的意义,就会按照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有人曾问马克思:“您的特点是什么?”马克思的回答是:“目标始终如一。”这就是马克思在颠沛流离和家贫如洗、妻病子亡等艰难的条件下,还能矢志不移、奋勇搏击的原因所在。多少仁人志士的成功经历,无不证明了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任继愈家可谓是北大世家。他和夫人冯钟芸是北大教授,他的儿子任重、女儿任远都毕业于北大。虽然出自名门,但是任继愈子女身上只有朴实率真之气,没有丝毫纨绔之风。谈起父亲,他们不约而同地说,父亲从不要求他们什么,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有良好的品质,有人生目标。
任继愈先生曾说过:“年轻人要有一点理想,甚至有一点幻想都不怕,不要太现实了,一个青年太现实了,没有出息。只顾眼前,缺乏理想,就没有发展前途。这个地方工资待遇1000元,那个地方待遇1200元,就奔了去,另有待遇更多的,再换工作岗位,不考虑工作性质,缺乏敬业精神,这很不好。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要有远大理想。没有远大理想的青年,没有发展前途;没有远大理想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早晚会被淘汰。”
任继愈先生在教书的过程中深有感触,他看到现在的青年对实际利益看得过重,空想太少。他说:“我不提倡吃苦,但年轻人要经得起吃苦,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主张年轻人在解决生活问题之后,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要有自己的个性。人生是万米长跑,不要只看到前面的100米,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年轻人现在做工作要更多地考虑今后的发展,考虑自己是否能在这个领域作出成绩,为社会作出贡献。”
任先生希望他的子女以及现在的年轻人要有长远的理想和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生目标。
当然,理想必须基于现实的基础和条件。树立远大理想,也不能好高骛远。“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理想的实现,都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工作做起。另外,理想的树立,也不能只看眼前,缺乏挑战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否则理想就会失去激励的意义。
【北大课堂笔记】
立志当高远,崇高的理想能激发人们崇高的信念与动机。青年人啊,热爱理想吧,崇敬理想吧!理想是上帝的语言,它高于一切国家和全人类,是精神的王国,是灵魂的故乡。
§§§第三节 人生的精彩来自目标的精彩
定位,就是给自己设定目标。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说过,不甘做平庸之辈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这样才能调动起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我国著名的微电子学家王阳元院士,早在上中学的时候,就给自己的人生定位:要做未来的科学家。
志向远大的王阳元从上小学起,就知道刻苦用功,各科学习成绩年年都名列前茅。1947年,王阳元小学毕业,以宁波市镇海区统考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立宁波中学,从此开始了独立的求学生活。
在上中学期间,他不仅养成了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还树立了“要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科学家”的坚定目标。
曾经的一件事,为王阳元的科学家之路增添了动力。在宁波中学的时候,王阳元以其《未来的科学家——宇耕在成长》一文闻名于全班。“宇耕”是王阳元为自己起的笔名,意为“宇宙的耕耘者”。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说自己要耕耘宇宙,引起了很多人的惊讶,但更多的却是不屑,很多同学认为他是痴人说梦。但王阳元仍在默默地坚持着,他坚信这就是他的人生目标,他将要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阳元总是鼓励自己:“不能停下,继续向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靠着这个目标的激励,他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勤奋钻研,最终成了一个硕果累累的科学家。
我们要像王阳元学习,首先应该明确地给自己定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在目标的指引和驱动下,一步步去实现它,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精彩。
曾当了9年北大校长的马寅初先生出生在江南的浦口,并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但是,他时常满腹心事,因为他对父亲为他安排好的生活极为不满。他不愿意读私塾、继承家业,而对新式小学非常向往,十分渴望看看外面的天地。于是,他和父亲展开了对抗。
一次,父亲对他说:“元善(马寅初的字),你已经不是小娃崽儿了,应该学做生意。爸爸希望你能继承家业啊!”
“不,我不愿意做小老板,我要去城里念书!”
“你敢犟嘴,给我跪下!”父亲见儿子不听话,很生气,随手操起竹篾使劲朝马寅初劈头盖脸地抽打起来,“看我不打死你这个孽子……”
“打死我也不做生意,就是死我也要读书!”马寅初忍着疼痛高声反抗。
马母王氏听到哭喊声后,急忙跑出来劝解。当王氏伸手去夺丈夫手中高高举起的竹篾时,马寅初趁机从地上站起来跑出了家门。他一口气跑到了浦口镇外。在黄泽江和剡江的汇合处,湍急飞速的江流闪着白光,站在江岸上的马寅初下定决心:不读书,毋宁死!
他一咬牙,猛地跳进了江流之中。幸运的是,马寅初被人救了上来,其义父张江声帮助他进入上海虹口老靶子路的一个教会学校——英华书馆,从此马寅初开始了他的中学生活。
再后来,马寅初怀着强国富民的抱负于1915年留学回国。当时,袁世凯正上演称帝的丑剧,有很多人拉拢他向袁称臣。其中一位军阀代表说:“你到我们大帅那里去吧!去后让你操办财政经济事务,保你可以发大财……”马寅初义正词严地拒绝道:“我是做学问的人,不想做官发财!”后来,他公开宣称“一不做官,二不发财”,走治学救国的道路。
不久,马寅初接受蔡元培的邀请,成了北京大学的经济系教授。
只要你选准了目标,选对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顾一切地走下去,终能走向成功。确立了目标并坚定地“咬住”目标的人,才是最具力量的人。目标,是一切行动的前提。事业有成,是目标的赠与。
确立了有价值的目标,我们才能较好地分配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较准确地寻觅突破口,找到聚光的“焦点”,专心致志地向既定方向猛打猛冲。那些目标始终如一的人,能抛除一切杂念,聚积起自己的所有力量,全力以赴地向目标的高地挺进。
有目标的人,就会产生一股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将自身与事业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目标,能唤醒人,能调动人,能塑造人,目标的伟大力量是难以估计的。目标能使人不沉湎于现状,能激励人不断进取,能引导人不断开发自身的潜能,去摘取成功的桂冠。
【北大课堂笔记】
人的一生,成功与否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有没有给自己正确定位。没有志向与目标的人生,就没有方向,会让人意志消沉,从而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即便是竭尽全力地想要作出点成绩,也会因没有目标而迷失。
第三堂 坚持做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一个人心理的要素,转变人的力量很大,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梁漱溟】
曾在北京大学任教,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海子】
毕业于北京大学,著名诗人
§§§第一节 把你的心灵当作最亲密的朋友,常常与它对话
曾有人问古希腊大学问家安提司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同自己谈话,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假面具后面的一个真实的自己。你懂得呵护自己的心灵,并与它时常对话吗?时常问候自己的心灵,倾听来自心底的回答,是对自己的关爱,也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它会促使我们从容地走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总希望有一个天底下最了解自己的人,能够在大千世界中坐下来静静倾听自己心灵的诉说,能够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为我们开辟一方心灵的净土。可芸芸众生,“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其实,我们自己不就是自己最好的知音吗?世界上还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呢?当我们烦躁、无聊的时候,不妨和自己的心灵来一场对话,问问自己:我为何烦恼?为何不快?满意这样的生活吗?我的待人处事错在哪里?我是不是还要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我要的是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吗?生命如果就这样走完,我会不会有遗憾?我让生活压垮或埋没了没有?人生至此,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我还想追求什么?……这样,在自己的天地里,你可以毫无保留地剖析自己。
那时他刚刚参加工作,场领导决定让他和其余五个年轻人去森林深处做护林员。他愉快地背着行李进驻到了莽莽原始森林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