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公开课
5073400000012

第12章 北大心理课(4)

南宋方岳有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苏东坡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追求完美是我们的理想,而不完美则是生活的必然。放弃完美,心灵中就会多一分轻松。虽然失败了,但我们应该看到成功,既然有些事实不可避免,那就要学会去面对,在失去中获得沉淀和积累,得而不喜,失而不忧。要相信再完美的人生都会有一道缺口,也要相信缺憾中总蕴藏着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从而走向新的成功。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自己人生的总结是:“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季先生坦承自己的人生并不完满,但正是这种不完满才是真正的人生。他如是写道:

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清楚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花有开落之时,月有盈亏之期。纵然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美人,也有大脚、削肩、耳下、狐臭之憾,但是纵然如此,也难掩佳人倾城之态。而人生,更不是无瑕之玉,因此,季羡林先生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庄子·人间世》中说:“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世间万物似乎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总不能圆满。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生活中的琐事,很少有事情可以一帆风顺、完美圆满的,所以,很多人会因此而失望沮丧。但南怀瑾先生说,这便是佛学中的通达智慧之理:娑婆世界,万事都有缺陷,谁也无法达到圆满。人世间做人做事之难,在于任何事都很少能有真正的圆满。

有一个人对自己悲惨坎坷的命运深感悲哀,无奈之下,他只能祈求上帝帮自己改变命运。上帝对他说:“如果你能够在人世间找到一位对自己的命运心满意足的人,我将为你改变命运。”于是,此人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旅。在这个人看来,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容易就可以找到。

他首先找到了他认为最应该满足的人——国君。他来到皇宫,询问国君是否对自己的命运满意。

国君叹息说:“我虽贵为国君,却日夜提心吊胆,寝食难安,我担心自己的王位能否长久,担心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事实上,我还没有一个流浪汉过得快活。”

这人听了国君的话,也不免困惑,于是他又找到了流浪汉。远远地看过去,在晒着太阳的流浪汉是那么满足,这人觉得自己找对了人,于是上前询问。

流浪汉奇怪地望着他说:“你开什么玩笑?我每天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怎么可能对命运满意,其实我每天都在诅咒上天的不公。”

这人还是不甘心,他走遍了很多地方,询问了处在各个阶层、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可是每个人都说自己对命运不满意,人人都对自己现有的生活有所抱怨。最终,这人有所感悟,从此不再抱怨自己的生活。

这个时候,上帝出现了:“你现在是否还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悲惨呢?”

这人摇摇头说:“不,我现在才明白,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以前是我在苛责生活,才会觉得生活很不容易,其实,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令我满意的事情,我现在很满足。”

上帝笑笑说:“看吧,你的命运已经在改变了。”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自己的精彩,也都有自己的遗憾。我们所能看到的总是别人人生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而看到自己的总是最遗憾的那一部分。追求完美没有错,可怕的是追而不得后的自卑与堕落。即使缺陷再大的人也有其闪光点,正如再完美的人也有缺陷一样。

其实,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照样可以赢得精彩人生。正如清朝诗人顾嗣协所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人生总是“一半一半”,在人生的乐、成、得、生中,包容不完美,才是真正完整的幸福。

【北大课堂笔记】

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若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第二节 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

尽善尽美一直为人孜孜追求,遗憾的是,世上还没有听谁说过已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不圆满的,因此,我们应该正视人生中的不如意,凡事不苛求。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完美的生活是客观存在的,无须怨天尤人、消极悲观。

每一个人都向往完美,追求完美,但是追求完美也要适度:我们不能苛求星星也光芒四射,只需它点缀黑暗天空;我们不能苛求小草也撑起一片阴凉,只需它独自拥有一点绿色;我们不能苛求一滴水滋润整片麦田,只需它昭示着生命的存在。

著名作家张爱玲曾经提到人生有三件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鲥鱼细嫩鲜美,海棠娇美非常,《红楼梦》更是一唱三叹的绝品——而这些美好的东西,偏偏都是不完美的。

如果你的人生是完美的,你觉得有意义吗?有时人生就是一个发现缺陷然后去填补的过程,只有在这个填补缺陷的过程中你才会得到成长,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太过完美的人生,会让你觉得一切都索然无趣。

一个完美没有曲折的人生,让人没有缺憾,也就无法理解失去的痛苦和得到的幸福,不懂得珍惜人生路上的一切,就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

“断臂的维纳斯”一直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美丽的椭圆形脸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无不带给人美的享受。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形上升的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作品中维纳斯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遮盖,仅露出脚趾,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了上身的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样庄严而端庄,然而又是那样优美,流露出女性的柔美和妩媚。

令人惋惜的是,这么美丽的雕像居然没有双臂。于是,修复原作的双臂成了艺术家、历史学家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当时最典型的几种方案是:左手持苹果、搁在台座上,右手挽住下滑的腰布;双手拿着胜利花圈;右手捧鸽子,左手持苹果,并放在台座上让它啄食;右手抓住将要滑落的腰布,左手握着一束头发,正待入浴;与战神站在一起,右手握着他的右腕,左手搭在他的肩上……但是,只要有一种方案出现,就会有无数反驳的道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保持断臂反而是最完美的形象。

人生就像维纳斯雕像一样,因为不圆满而变得更有深意。想要将每一种好处都占尽,到头来只会失去已经获得的快乐。面对已有的进步,足以快慰,何必想着要拿个满分,毕竟一蹴而就的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

生活中,很多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可是到最后却一事无成,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做事非要等到所有条件都具备时才肯动手去做,然而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所以,这些人往往就在等待完美中耗尽了他们永远无法完美的一生。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每做一件事都要求完美无缺,便会因心理负担的增加而感觉不到快乐。

追求完美即是不完美。生活中,多少不幸、痛苦和失落正是源于它。如果过于执著而不懂变通,我们就会深陷于追求完美的痛苦中而不能自拔。接受不完美,是生存的智慧,是营造快乐人生的技巧。善于接受不完美者,必定会随处有缘,拥有幸福人生。

【北大课堂笔记】

没有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追求完美的境界只能是劳而无功。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不必为了一件事未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自怨自艾。放弃对完美的追求,我们才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才能拥有愈加完整的人生。

§§§第三节 又不是世界末日,别对自己太苛刻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的确如此,世上没有完美无瑕的东西,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不过,每个人最了解的都是自己,所以更清楚自己的缺点所在,却不知道别人身上也有缺陷,这样往往就容易把自己的缺点夸大,而只是一味地羡慕别人。实际上,我们没必要对自己太苛刻,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缺点,自然随性地生活,才是对自己人生的最好注解。

众所周知,海伦·凯勒在幼年时期就失去了听力、视力,直接导致失去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她并没有对自己的不足过分苛求,而是不向命运屈服,在接受自己的前提下,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成了伟大的教育家。

每个人都有天然的生命,每个人的身体形貌都是独立的,各有独自的精神。“人之貌有与也”,这句话很深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外形并不能阻碍我们培养自己独立的人格。人活着要顺其自然,不要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盲目看轻自己,苛求自己。

有一个人非常热衷于登山,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到了7800米的高度时,他支持不住了,便停了下来。当他回去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往上攀一点点,就能爬到顶峰了!

“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极限,我不会为此感到遗憾的。”他很平淡地说。

这个人是明智的。他了解自己的能力,没有为了追求完美而勉强自己,所以能够平安归来。而那些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之前,便一头栽在一个过于高远的目标里,每天受着辛苦和疲惫的折磨。他们希望获得他人的掌声和赞美,赢得他人的羡慕,为此,便将自己推向完美的边界,做什么事都要尽善尽美,久而久之,生活便成了负担,工作当然也毫无意义可言。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箭射得又远又准,因此十分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吧。”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他一边说着,一边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人生就像这个人手中的弓,对自己过于苛刻,一味地追求不可能的完美,唯一的结果就是让这张弓毁于一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全世界最出色的足球选手,10次传球,也有4次失误;最棒的股票投资专家,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既然连最优秀的人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都不能尽善尽美,那么一个普通的人有失误又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

要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会达到完美的境地,所以我们也不必设定荒谬的完美标准来为难自己。我们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干好每件事,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但是他并不满足,因为那颗珍珠上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除掉,它肯定就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就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第二层,原以为这下可以把斑点去掉了,但是里面还有。他就又一层一层地削,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了,但是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事后,那个人心痛不已,并且一病不起。很快,生命就到了无法治愈的程度。临终前,他无比懊悔地对家人说:“如果我当时不去计较那个斑点,现在我手里一定还攥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呢!”

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就算它是一颗珍珠,也可能有瑕疵。为了去除瑕疵而毁掉整个珍珠是不明智的,只有接受它才是正确的选择。人也是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所以,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不能总是对自己太苛刻,只有接受自己,才能善待自己。

拥有不断进取的心和完善自己的信念是好的,但苛求自己却是不必要的。人都会有缺点,这就是本来的生命状态。我们的成长就是要克服这些缺点,并用尽可能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不苛求。

【北大课堂笔记】

事实上,太苛求自己与拥有快乐的生活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我们尝试放下苛求,放松神经,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就能很容易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从而也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第四节 留一些缺憾,反倒让人清醒

生于显赫的家庭,拥有一份让人称羡的工作,身边有始终爱你如一的伴侣,日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但是,真实的生活则注定一路上并不完美。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你要永远快乐,只有向痛苦里去找”。你要想完美,也只有向缺憾中去寻找。

世界并不完美,人生当有不足。留些遗憾,反倒使人清醒,催人奋进,这是好事。也许正是失去,才令我们完整;也许正是缺陷,才体现我们的真实。智者再优秀也有缺点,愚者再愚蠢也有优点。对人多作正面评估,不用放大镜去看其缺点。避免以完美主义的眼光去观察每一个人,而应以宽容之心包容其缺点。责难之心少有,宽容之心多些。

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使我们追求到所谓的完美之后,也会丧失其他的乐趣,正如下面这个故事里缺了一角的圆一样:

有一个缺了一角的圆,它对自己的不完美非常不满意,就下决心找到缺了的那一角。一路上,由于少了一块,它滚动的速度很慢,它闻到了花儿的芳香,它与鸟儿欢唱、与虫儿起舞,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它坚持要找到那一角,就这样,找了很久,它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然而,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后,它滚动的速度太快了,再也无法享受那一路寻找过程中的快乐。

当它发现飞快地滚动使得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时,它停住了,把那一角又放回到路边,缓慢地向前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