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那遥远的地方
5020600000005

第5章 5月26日 朱巴龙的乡亲没有忘记我们

由于中途遇上修路,耽搁了不少时间,今天就改住左贡。天刚蒙蒙亮我们便从巴塘出发,按照行程,再过去30多公里就是金沙江大桥,过了桥我们就进入西藏了。

过金沙江大桥后到达的第一个地点是芒康县朱巴龙乡。在大桥的这边我们便看到江对面一面飘扬的国旗,四周的山上没有什么植被,更显出她的耀眼。15年前的这个时候,四川省教委和民委在这里召开了全省的牧区教育工作现场会,当时我作为四川省教委的一名处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昌都地委、芒康县委书记都到会议现场祝贺。与一江之隔的四川的学校比较起来,芒康县的学校各方面条件都要差许多。当我们与芒康县县委书记告别时,四川省教委王可植主任向他表态,四川省教委将出资重建朱巴龙中心校。

此后第二年,新的朱巴龙中心校便建起来了。后来我一直没有机会来这里。今天从这里路过,看到那飞扬的国旗,不禁让我想起了15年前的这段往事。

15年来,朱巴龙中心校的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现在学校的老师们都才来几年时间,个个精神奕奕朝气蓬勃。走进学校,我拍了一些照片,想把这些照片带给我的老领导王可植,让他看看,当年他曾帮助过的朱巴龙中心校而今的新貌。

从学校出来遇上了乡干部,在得知我是代表四川省教育厅来看看学校的,这名乡干部非常高兴,又拉着我重返学校。

“你看这里,这里,10多年来,这个学校有上千名学生在这里受过教育,都是托了你们的福了,这里的乡亲都还记得你们啊!”

“这个学校是你们帮我们建的啊,非常感谢你们!”这时几个老师也跑了出来,感激地对我们说。

婉言拒绝了大家留我们吃午饭的盛情。此时我想到的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受了这么大的灾,全国各地都在帮助我们,无论是什么民族,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在有困难时大家能够相互帮一把的话,那么,不管是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下午3点多,我们在翻越东达山的途中路过一个偏僻的兵站,这个兵站海拔4100米,全体官兵加到一起就10来个人。据我们了解,这里是川藏线上条件最为艰苦的兵站之一,附近几十公里基本没有人,冬季3个月都是封山期,没有水也没有电,他们的粮食是封山期来临前其他兵站给他们送来的。兵站的站长叫朱红雷,我们到来时他正因身体不适在休息,在这里他已经待了6年,7个月前才做了胆囊切除手术,但由于工作需要,他出院后又马上来到了这里。这个兵站,让我们感动……

因为今天一直在赶路,从早上6点多吃了早饭以后,我们就一直没有再进食。下午4点左右,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左贡县,这样我们就只能将午饭和晚饭一块儿解决了。饭后我和我们驻地兵站的战士们一起聊天,聊他们的生活、家庭和理想,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蓬勃朝气让我也感觉回到了自己的戎马时代……

2009年5月26日晚 23∶13 写于左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