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那遥远的地方
5020600000011

第11章 6月1日 再走天下第一烂路——波密

今天一早波密就下起了小雨,这对我们搞摄影工作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吃过早饭后,我们早早地来到兵站附近的生产基地,这里,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当年十八军进藏时,将波密这条路修好,然后便在这里建起了一个医院——57医院。这里的院长叫杨德升,一位医生叫施大荣,杨德升和施大荣在这里共事、相爱、结婚,还有了第一个女儿。

我在四川省省军区当宣传干事的时候,杨德升便是我的老领导,当时任省军区的后勤部长,现在他和爱人定居在成都,都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了。在“边疆万里行”活动启动前,我去他们住的干休所看望他,他听说我会经过这里,心情非常激动。他们告诉我,52年过去了,他们一直很想念这个地方,在这里他们付出了青春,也吃尽了所有的苦。

他们在这里工作时,不但为部队服务,还给一些藏族孤儿免费治病。蔡西和巴姆,农奴的儿女,11岁时被他们带到医院来,除了给蔡西和巴姆治病,还教识字,学文化,等成年后又送去部队当兵,现在一谈到院长和施医生,蔡西和巴姆便会激动地掉下眼泪:“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当年的条件有限,他们没留下过照片,也一直没机会回来看看,现在他们有空闲时间了,可年龄和身体状况又已经不允许了。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一个生产基地,幸运的是,以前的老房子都还保留着。我冒着雨照相、摄像,准备回去制作成光盘送给他们,给他们带去一些往昔的记忆。经得生产基地领导同意后,我在他们医院老房上取了一片瓦,那片瓦上面还有着当年部队烧制在上面的年代和部队番号。我把那一片瓦洗干净,用布包好,以此表达我对他们的崇敬,也算是完成了他们的一个心愿。

下午,我们路过通麦,这是从波密到林芝的必经之路。这条路非常颠簸,多吉告诉我,前面要经过的帕龙天险14公里路才是川藏线上最险最烂的路。1979年,多吉离开部队,在地方当驾驶员,那年8月,他第一次去拉萨出差,也是在这条路上,遇到大塌方,堵了几百台车。堵了几天以后,当地交通部门告诉他们,由于塌方的路太长,要通车需要一个半月时间,于是他把车寄存到乡上,回家等待通车消息,这一等便是两个月。一直到2002年进行公路整治,这条路才加宽了点,减少了一些弯道,但由于土质问题,天气差时仍会塌方。

天一直下着雨,我开始担心起来,万一遇到塌方或者滑坡堵车,那可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而这条路的确非常窄,弯多弯急,路面坑洼不平,一面靠山一面临帕龙藏布江,有的地方只能容一辆车通过。一路上看见了个别地方有塌方的迹象,还堵了几次车,不过很快就通车了,总算是有惊无险。

小饶告诉我,以前他在“川藏线上十英雄”所在的车团工作。1967年该团车队便在这条路上遇到塌方被堵,十位官兵为了探路勇闯塌方区,却不幸再次遇到塌方而牺牲,后来被毛主席亲自题字授予他们“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线上十英雄”的称号。

波密这条路,有故事也有英雄,就像杨德升和他的爱人、“川藏线上十英雄”,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许多人都称这条路是“天下第一烂路”,但这条烂路在我的心里却是一条“英雄之路”。

2009年6月1日21∶37 写于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