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烽火连天最三国
4654800000032

第32章 袁绍的发家

接着聊三国。

袁绍接管了冀州之后,那叫一个春风得意。从前虽然家里一连几辈人都在朝中当大官,但毕竟在天子脚下办事,虽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终究仰人鼻息,更所谓伴君如伴虎,每日提心吊胆的,日子也不甚如意。

然而此刻的袁绍变成一州之长,成为了一方割据政权,实实在在的过了一把土皇帝的瘾。要说当时的冀州之地,那是相当的富饶。韩馥投降的时候,他手下的谋士们曾经这样说:

“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

当时的冀州就是这样有实力,这在那个饿殍遍野,每斛粮食数十万钱的东汉末年是不得了的。

土豪二字已不足以形容当时冀州的富饶程度了。

那边的公孙瓒还在做着冀州牧的美梦,他没想到的是,韩馥这个小子竟然如此轻易的就将富甲百万的冀州拱手让给袁绍。愤恨之余,更是全力攻打冀州郡县。

袁绍初到冀州,虽然是名义上的冀州牧。但冀州本地的文臣武将并不真心归附,他本人手里的实际武装力量并不强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权衡利弊,认为还不能和公孙瓒决一死战,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来。

恰逢公孙瓒的另外一个兄弟公孙范派到渤海郡,并表奏他为新一任渤海太守。这个官职是从前袁绍自己担任过的,这就相当于领导对手下说:好好干,老子就是从这个岗位上来的!

按理说得到领导这样的赏识,应该奋发图强,好好大干一场才对。可公孙范知道领导为什么赏识自己,袁绍给的不过就是个渤海市长而已,而自己的哥哥正在对面创业,只要打败你袁绍,我们就是新的冀州之主,谁在乎这一个小小的渤海郡?

别忘了咱还有似仇没报呢!

公孙范一到渤海郡,立即起兵反袁,果然领悟的够快!

袁绍这下子怒了,你小子果然不是个好东西!既然不给我面子,那你就别想好了!于是袁绍自引数万兵马到前线与公孙瓒决战,当然顺便诛灭了公孙范,这个小子兵微将寡,逃回了公孙瓒部。

当时公孙瓒的军队在界桥附近驻扎,其军队大概数量是骑兵一万,步兵三万。估计袁绍的军队也少不到哪里去,因为就袁绍本人而言,他所领导的所有战斗,几乎都有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军队的数量如果不占优势,那他绝对是不敢发动战争的。

就这样,两支部队在界桥相遇了。

先锋麹义

袁绍的军队即将开到界桥,袁绍打算派出一支部队前去挫挫敌军的威风。将军麹义自曝奋勇,带步兵八百,弓弩手一千前往界桥,而袁绍则亲自率领他的人马坐镇后方,徐徐前进。

麹(qu)义,冀州大将。他的祖籍在平原,后来因为避难去了凉州。后来几经辗转,最终成为了韩馥的部下。此人作战十分勇猛,且有一定的指挥才华。后因与韩馥不和谋反,恰逢袁绍有心思占据冀州,因此暗中与他结交。

冀州被平定之后,麴义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袁绍的部下。新来的兵不好混,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一次他才请求担任先锋之职。袁绍对于此人的实际能力不知晓,加上袁绍这个人素来喜欢拿下眼皮看人,所以想让他高看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表现。

麹义率领他的部下来到界桥,查看了一番地形之后,将带来的一千名弓弩手隐蔽在两翼的荒草从中。他自己所部的八百名步兵则就地持盾蹲在地面上,把盾牌的正面对准界桥的路口,看起来就像是一座盾墙一样。

公孙瓒的先锋骑兵马上就发现了这个奇怪的阵列,他们立即把情况报告给公孙瓒,公孙瓒催马来到阵前举目一看,他先是狐疑一番,随后却大笑起来:“这是干什么?躲在龟壳下边我就进不去了吗?真是愚蠢,可笑之极!”

他命令所部骑兵立即朝那些龟壳冲锋,势必一举将他们踏的粉碎。

在下达这个命令之前,他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面的那些敌人为什么要这么干?集体自杀吗?

也许他想到了,但他没有在意。

孙子兵法云:多算胜,少算不胜,况无算乎!

胜负的关键,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当公孙瓒万人骑兵队呼啸而来的时候,那埋伏在草丛两侧的弓弩手立即千驽齐发,首当其冲的公孙瓒部骑兵纷纷坠马,几乎于此同时,那原本匍匐在地面上,躲避在盾牌之后的八百士兵,在麹义的带领下,猛然站起,疯狂的朝公孙瓒部冲击过去!

公孙瓒的前锋部队立即受到了惊吓,纷纷倒退而回。而在后面的部队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对方在界桥还有多少伏兵。于是纷纷溃退,公孙瓒已经无法阻止败势,他引兵后撤,麹义在乱军之中斩杀了公孙瓒的谋士严纲,而袁绍的后续部队也已经陆续开到,因而袁军合兵一处继续追击公孙瓒。

公孙瓒退守界桥,他打算收拢残兵固守,结果麹义趁热打铁,在界桥大破公孙瓒部队,公孙瓒灰头土脸的再次逃走,麹义追着他屁股砍杀,狼狈不堪的公孙瓒回到大营之后,这才勉勉强强的抢回一条命来。

按理说当时的刘备也应该在公孙瓒部队之中,但表现不佳。公孙瓒在汉朝也算是名将了,俘虏了那么多黄巾贼,可谓是名动一时。可这次脸却丢大发了,为了给此君找回点面子,也为了突出刘皇叔手下人才济济,老罗在他的小说里,在麹义打败公孙瓒之后,让赵云一枪刺死,也算是找回了一点面子吧。

公孙瓒的这次争夺冀州的计划就此破产,他带着对冀州的无限渴望愤恨而去,带着这股愤怒,他回去把自己的窝囊领导刘虞干掉了,他自领幽州牧,从此成为了正式的一方诸侯。

踢猫效应果然可怕

袁绍此战获得全胜,威望一时震惊冀州,名动天下。那么在这一战之后,麹义的表现无疑压过了所有人。他勇猛善战,且懂得运用战术。以少胜多,又能身先士卒,也可谓是一员猛将了。

那么在这次战斗之后,被麹义杀掉的那个严纲虽然不太出名,但却是公孙瓒任命的冀州刺史。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期,很多诸侯为了在名义上占便宜,即使是别人的统治区,他也委任自己的手下到别人的地盘去赴任。

如袁术当扬州刺史的时候,就自表为徐州伯(牧),根本不顾及陶谦的感受。关羽统治荆州的时候,孙权派自己的官员到荆州赴任,蜀汉,吴国建国之后,平分天下州郡等等等,这些人没事自己意淫,也算是过了一把口头上的瘾吧。

袁绍得胜回营,打了胜仗,而且还获得了那么大的声望,当然得举办庆功宴席,大喝几天了。正在喝酒的时候,一个小校灰头土脸的来到大帐,他给袁绍带来了一个惊人小消息:

“邺城发生叛乱,贼兵与黑山军合兵一处,已经攻占了邺城!”

在场之人,无不惊骇!这次随军出战的,包括那位麹义将军,他们的家属大多都在邺城,邺城丢了,家人可怎么办?一时间人心惶惶,就在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时候,袁绍却淡定的说:“诸公不必担忧,逆贼无礼,我必杀之!”

于是引兵回邺城,邺城失而复回。袁绍继续引兵平定冀州各处黄巾军残部,冀州彻底平定下来,之后他又挥师与黑山军对战,又消灭了盘踞在并州,青州的黑山军各部,在这一系列讨伐农民起义军的同时,也吞掉了并州,青州和幽州的大片土地。

很明显袁绍的家产是越来越多,事业也处在如日中天的上升期之中。他如此轻易的在中原一角开疆扩土,那么作为他的老朋友兼发小的曹操曹孟德这段时间在干些什么呢?他就不想创业吗?

董卓入关之后,他的老巢在并州,怎么会坐视袁绍吐掉他的地盘?

其余的诸侯们都没有什么作为和反映吗?

咱们下回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