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史与文明
3757800000038

第38章 伪书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伪书综考》

邓瑞全、王冠英先生主编的《中国伪书综考》(以下简称《综考》)一书,已于1998年7月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关于中国伪书研究的一项最新学术成果,经过数年的工作终于面世,嘉惠学界,实在可喜可贺!

洋洋八十余万言,考辨之书多达一千二百种是目前为止考辨伪书数量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辨伪专著,可谓伪书研究的集大成著作。这当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

《综考》的第二个特点,是尽量吸收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基本上反映了目前的学术研究进展和现状。对伪书的研究,近几十年专著出版甚少,但散见于报刊的论文则数量可观。《综考》编撰者不惮烦劳,查阅了大量图书、报纸、杂志,尽力搜辑采纳了当代学术界的大量最新学术成果。如《综考》专设了以往的辨伪专著所没有的《近代伪书》部分,考辨了五十余部近代伪书,这是对新中国建国以来有关近代伪书考辨成果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摘引的许多辨伪论述,都是八九十年代才发表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特别须指出的是,编撰者并不只是简单地收集前人的资料,而且也将自己的研究心得汇入其中,提出不少经过深思熟虑的独到见解。许多条目长达数千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代表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水平,实际上就是一篇篇辨伪的专业论文。

《综考》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资料性、工具性、学术性三者的有机结合。《综考》的内容,是对自古以来历代有伪作疑问图书进行分析考辨,并注明该书的存佚及现存版本状况,收录书籍达一千二百种,实际为读者提供了一部较为完备的伪书目录,自然具有工具书的性质。书中将前人研究伪书的成果汇聚整理,各种基本资料和不同观点一目了然,为研究者进一步探讨提供了方便,资料性亦是显而易见的。尤其重要的是,《综考》除考辨伪书的作伪过程及疑伪内容,还十分注意分析伪书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社会、学术风尚,及该书的学术价值等,具有比较强的学术性。因而,《综考》既可作为随手翻检的工具书使用,也可作为学术专著阅读,能够为广泛的读者服务。

当然,由于《综考》是集体编撰,众手成书,各部分内容难免不够均衡,有些资料的抉择去取也未必尽当,还有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补充。尽管如此,瑕不掩瑜,《综考》的成就是很突出的。正如杨忠教授在《序》中所说:“《中国伪书综考》是一部吸收了许多新材料新成果的辨伪专著,又是一部对于古籍整理研究和学术文化研究极有价值的工具书。”

(原载《殷都学刊》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