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大南国的风
37433400000011

第11章 雨卜苗寨

与大漠炙热干燥的气候不同,在岭南峰峦起伏气势雄伟的九万大山之间,雨水充润,空气温和。,贝江河发源于九万大山,汇入珠江流域上游的融江河。当地有民谣:“贝江河,水穹弯,七十二潭三十六个滩”,可见河水与山势的奇壮,沿着贝江河,苗寨依靠着山体顺势而成,这里是苗人生长的地方。

侬智高几人跟随着苗人,顺着茶马古道来到贝江河,只见碧绿的河水在青山间环绕,有几个头戴着青蓝帽子打着光膀子的苗人划着竹排在江中泛舟,看到侬智高一行人时便在船上行礼,对岸上用苗语交谈几句便划着竹排走了,侬智高虽然听不懂苗语,但是看他们神情应该是交谈日常情况,所以并不在意。

越往山的深处,苗人也就越多,估计是因为连年的战乱,岭南的宋人越积越多,部分受到朝廷支持的宋人,强占了平原的大部分田地,而之前占据平原沃土的壮人则被赶到偏僻的乡里,其他不喜欢和宋人杂处的苗瑶等族则更加深入大山,除非必要的交往很少和其他民族打交道。占据资源的多寡与土地肥沃,代表了这个民族实际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总有会挑战这个既定格局的人出现。

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一座精致的牌楼映入眼帘,牌楼之后就是苗寨了,苗人的房子多是竹木结构,看起来清爽凉快,随山而建,很有层次,而路上到处都是石头建筑,石墙石板路灰瓦古铜木门,在青青的山沟里配合着蓝天白云还有袅袅炊烟,形成天然美丽画卷,苗人数百年来都在如此美丽的地方生活。

众人到寨子中间最大的房间前停下,屋子上下两层,屋檐上雕刻着飞凤展翼,顺着屋檐往下看,一排镂空造型的木条挂在屋檐下,横竖笔直勾勒出方方块块的图案,甚是精致。侬智高心想这里如此气势,定是苗族寨主会客的大厅。

王友玉告别众人,说道:“你们现在这里休息,我去通报一下寨主。”说罢,就一个人跑进房间去了。

侬智高看着苗寨在山间密林之中,山外流水潺潺,高山流水美不胜收,由衷说道:“这里真是美丽,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一旁蓝泉听到侬智高赞美,也心中欢喜,说道:“侬兄弟你有所不知,我们这个雨卜苗寨在太祖时就已经建成,历经300余年仍然保持原来的雄伟气势,苗寨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狂风暴雨皆不能伤其分毫,是我们苗人的骄傲。“

黄师宓看到蓝泉是个性情中人,也不怕得罪于他,开口便问道:“蓝副使,我曾经游学广州,多读汉人史书,我记得史书上写苗人原为九黎之后,而九黎属于华夏族,族长蚩尤残暴,不满轩辕黄帝而反,后与黄帝决战败于涿鹿之野,于是被黄帝放逐,从此苗人颠破流离,以至于此,不知是真是假?”

蓝泉显然没想到黄师宓会问他这些问题,于是客气地笑道:“想不到黄兄对我苗人历史倒有研究,只是汉人所书,信之一二便可,尽信不如不信。”

黄师宓心想确入蓝泉所说,汉书自然是汉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所编写的史书,难免有时偏颇,于是说道:“蓝副使所言极是,我心中还有些疑问,既然苗人与汉人同为华夏之后,为何语言风俗差异竟然如此之大,岂不怪哉。”

蓝泉拍了拍黄师宓的肩膀说道:“难得黄兄对我苗人历史如此有兴趣,待晚些时候,我替你引荐我族中博士,他对之前的故事最为清楚,可以解你疑惑。”

一行人正说着,从大厅里面出来一人,小步快跑,走到蓝泉跟前,施礼说道:“蓝副使,寨主想见这几位壮族朋友,请副使带他们到大厅等候。”蓝泉对侬智高几人说:“侬兄,我们王寨主想见见你们,既然都来到这里了,就见一见吧。”

侬智高心想这些苗人也是性情中人,没有宋人那么多的奸猾狡诈,必定不会加害自己,于是答应,跟着蓝泉来到苗寨大厅。走进大厅,侬智高远远就看到一个中年妇人坐在中间的主位上,这妇人身材风韵,头戴数朵银花,插雕凤银簪,身穿黑色苗衣,五官倒是和旁边站着的王友玉有几分相似,侬智高猜到,此人肯定就是寨主了。

走进大厅,蓝泉施礼道:“参见寨主,这几位是跟着我们从桂州城一起回来的壮人。”

侬智高等人皆对寨主施礼,王寨主请众人入座,寒暄几句后,王寨主眉间一挑,朱唇轻启,问道:“素闻壮人勇猛,想不到你们居然连宋人的官员都敢杀,实在不是平凡人所为,不知道这几朋友是何来历?”

侬智高心想苗人耳目众多,估计自己几人行事早就被这些苗人知晓,又觉得一路上苗人对自己也算坦诚,于是便坦白说道:“我乃是广源州人,是壮族侬部人,姓侬,名智高。”又指着侬智光等人说道:“这位是我舍弟侬智光,贝侬黄维和黄师宓。”

王寨主点了点头,还有一些疑惑,便问道:“广源州和桂州离得可不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侬智高微微笑道:“我和舍弟一向喜欢自由,这次游历四方,兴趣所到就到桂州而已。”

王寨主也干笑两声,将桌上的茶杯拿起,轻抿一口茶,说道:“只是游玩,为何又杀了桂州知州狄谥?”

侬智高回想起狄谥为非作歹的行为,不由得怒从心来,恨恨地说道:“倘若是寨主知道了桂州知府的所作所为,恐怕也会忍不住拔刀相向,替天行道的,狄谥是自寻死路而已。”

“我也知这桂州知府平日作恶多端,但是宋人自己的事自由他宋人去解决,你们何必又多此一举?”王寨主问道。

“哈哈哈。”侬智高双手垂在腰间,紧握着双拳,说道:“宋人自己的事情?真是笑话,这岭南自古以来都是我们壮人的土地,只是寄存在宋人的手里而已,迟早我们会拿回来的。”

王寨主看着侬智高的英姿,只觉得侬智高这人并不简单,但是表面并不动声色,说道:“原来如此,宋人这些年也常压榨我们苗人,你们这一杀,也算是他们应得的报应,很好。”

这时王友玉说道:“既然如此,寨主你干脆就请他们住几天,等官军追捕的风声过了再走不迟。”

王寨主点了点头说道:“苗寨简陋,估计不如你们壮家土楼来得舒服,不知道众位可否介意小住几日?”

侬智高与众人商议后,说道:“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了。”

于是王寨主让蓝泉带几人安排各自房间休息。

侬智高进了自己的房间,将随身行李放下,送走蓝泉,刚躺在床上准备小憩片刻,谁知旅途劳顿,人也疲惫,侬智高依在床上就已经睡着了,不知不觉间日落西山,夜晚已到。

岭南的夜都是忧愁的,多山的苗寨中尤其如此,打开面山的窗户除了漫天的星光和隐隐约约大山的轮廓,便再也什么都看不到了,有时在夜空中仰望星空,那条狭长又亮丽的银河,缥缈若现的星云,似乎都在揭示着定义人生的真理,人的一生,当有所为。

侬智高睡得已经够了,山间的夜风有一种让人浸骨的凉意,于是扯了一条披肩推开房门走了出去,远远就听到远处嘈杂的声音,刚想走过去看个究竟,在墙的转角却看到穿着盛装的王友玉。

王友玉穿着粉紫色的裙子,头上戴着的银饰在星光的映射下闪闪发亮,衬托着少女的皮肤如玉一般的美丽。

王友玉对着侬智高微微一笑,说道:“侬大哥起来得刚刚好,我们的那些小姐妹正要邀请你来和我们一起跳篝火呢。”说罢也不由侬智高推脱,一把就拉着侬智高走了。

一路上不少人背后都背着一个竹制的物件,看起来有些像乐器,侬智高指着前面一人背后背着的乐器,忍不住问道:“这是何物?”

王友玉捂起了嘴巴呵呵笑道:“连这个都不懂,这个可是我们苗人最有名的芦笙。”看到侬智高一脸好奇,于是便细细说起了芦笙的来历。

这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多用苦竹、桦槁树皮、杉木、铜片为料,使用刀、锯、刨、凿、钻、锤、剪刀、炼炉等工具制作,吹奏之时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苗族男女几乎人手一只。

相传远古时雷公山脚有一苗族姑娘长得很漂亮,一天忽然被一野鸡精抢入洞穴中。在姑娘万般无奈之时,连续两天听见洞外有竹管声,姑娘在洞中用口哨声和竹管声对吹,最后被这个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寻声找到洞内,并将竹管交给这个女孩吹奏娱骗野鸡精,男孩侍机将野鸡精杀死救出女孩。之后,就将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芦笙。

侬智高心想,苗人灵魂里面的浪漫,或许就像这故事里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