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康熙走向民国
37207000000005

第5章 0006.劳求东风(一)

吴三桂自幼便横立沙场,冠立之年又历经改朝换代的动荡,时势造英雄,在内心稍作盘算一下,便能很快权衡出利弊来。一盅苦茶下口,满腹哀愁上心来,“满人窃我大号河山,却心存异族之念,视我汉人如同牛马。三桂虽非国士圣贤,然心系万千同胞,如今垂暮之年,本该享天伦之乐,不问世事之荣誉。却奈何诸位跟随本王数十年,不曾享半日荣华,为天下苍生计,只得披坚执锐,举兵反清!驱除胡虏,澄清寰宇!”

“末将等誓死追随王爷!”众人跪拜道。

“汉高祖之所以得以天下,多半当属萧何之功,明太祖得以扫荡群雄,盖以李善长谋断内政。”吴三桂走到方献德身前,拍了拍他的肩头道,“先生之才,定可堪当萧何善长之辈,本王这就封你为内政总都管,军中府中政事,皆由先生独断而行,待见不世之功,定当扬名后世。”

“献德何德何能,岂敢肩比萧何李公?”方献德伏地道。

“献德何须妄自菲薄。”吴三桂将其搀起又道,“许你三个月再筹集八十万担军粮,以备他日举事所。”

“老夫鞠躬尽瘁!”方献德战战兢兢应道。

云南地处高原之地,年岁产粮极低,前番筹粮三十余万担,如今再需八十万担,可谓是登天之难。但吴三桂的脾性,方献德早已是心知肚明,怎敢拒绝。

吴三桂又走到钟无义身前,瞧着满脸老态的他,微微一笑。

钟无义跟随吴三桂也有数十年了,回想起崇祯年时,第一次见到这个落魄的辽西秀才,也许是臭味相投,也许是惺惺相惜,在军帐之中相谈至天明。

那一年,吴三桂三十二,钟无义二十三。

随后数十年中,钟无义幕府出谋划策,借清兵挥师京城,吴三桂却擅自做主,低估了多尔衮,令满清得以越过山海关入主中原。随后钟无义又献策养寇自保,却没想到吴三桂假戏真做,居然绞杀了永历帝,落得朝廷心腹大患的地步。

“先生之才,可堪子房(汉初三杰张良)。”吴三桂道,“当初悔不该听先生之言,如今接纳四方盟友只是,全仗先生了。”

“定不辱命!”钟无义拜道。

“哈哈哈。”吴三桂大笑道,“有尔等当世之才,何愁大业不成?”

“父王。”武将中现出一中年人,圆脸浓眉,嘴角出留着一撮胡须,生的怒目横肉,拱手问道。“儿臣当下该做何事?”

“显儿。”吴三桂温色应声,“你与世璠厉兵秣马,操练军士不可懈怠。”

“是!”吴应显应声,斜眼不屑瞥了一眼吴世璠。

“事不宜迟,诸位着手准备吧。”吴三桂摆了摆手。

“我等告退!”

朱以洪一直立在一侧,看着众人逐渐进了密道之中,却也不紧随其后。作为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古人的秉性早通过史书读懂一二,正所谓图穷匕见,此时才是与吴三桂真正交锋的时刻。虽猜测不出吴三桂会跟自己谈些什么,心中已然打定后发制人,见招拆招的罢。

果不其然,众人出了密室后,吴三桂瞧了一眼朱以洪,便径直走回座位前坐下,面色愁容道,“想我年盛之时,勇冠三军横刀立马,又时值动乱时节,无力顾及家事。临老矣,膝下不过两儿一女,长子应雄名为清廷驸马,实则乃质子也,次女远嫁他乡,难以相聚,唯剩下小儿应显,不过是好勇之徒,征战杀伐凶悍无比,治国固民之能却是万万不及。”

“王爷何须多虑,大业既定,后宫佳丽数千,何愁子孙不盈?”朱以洪应道。

“呵呵。”吴三桂笑道,“你相貌轻轻,远见卓识不在无义之下,本王欲收你作一字,他日建功立业,再赐你王爵,岂不是比那个楚阳王要名正言顺的多??”

“承蒙王爷抬爱,小子不知几世修来的福分,得此大恩。”朱以洪伏拜道,”儿臣叩谢父王!”

“既为父子,定当同心同德,方才你说要去拉拢李定国,可有几分胜算?”吴三桂问道。

“十分!”朱以洪斩钉截铁道。

“呵呵。”吴三桂又道,“举兵之事,其实务须李定国部军,在清廷北上之时,便在边界要道修筑一关隘,箭塔炮台一应皆全,厚土城壕犹如铜墙铁壁,数千兵士把守此处,李定国插翅也难飞过关来。如今李定国屯兵我国与缅甸交界处,人丁稀少,要不了三五十年,便自行土崩瓦解了。”

“父王,此言差矣。”朱以洪内心骤然一紧,吴三桂的话确实在理,举兵反清对于他而言,李定国确实没有必要。可对于自己而言,可是至关重要的紧,单靠三藩与清廷对抗,自己绝难有机会崛起,唯有世道搅合的越乱,方才有机会。况且李定国乃当世名将,朱以洪内心向往不已,得此穿越奇遇,若是不会上一会这等英雄,岂不是白遭了这番。

“如何?”吴三桂狐疑道。

“晋王誉满天下,威服四海,前明余部若得知晋王复出,定然劳马驱驰,追随左右。”朱以洪顿了顿道,“父王绞杀了永历帝,那些迂腐的前明故人,定当视父王为第一大患,倘若此番能拉拢李定国,足可一雪耻名。”

吴三桂思量一二,眼前猛然一亮,面露微笑从腰间取下一块铜牌,“此乃本王令箭,此地距李定国部相距数百里,其中少不了些关卡隘口,持着令箭便可畅行无阻。王府西门系着一匹大宛良驹,再去库房领五十两白银,五万两银票,便赶紧奔往吧。”

“谢父王!”朱以洪拜谢退下。

一阵功夫,将银袋系在腰间,银票搁置包袱底下,垮在肩头便驱马南下。

出了昆明城,悬在心口的石头方才落下,吴三桂也太轻率了些吧,三言两语就又是送钱又是送马的,着实不像个千年枭雄的作为才是。

难道是自己演的太逼真了些,真将这只千年老狐狸蒙了过去,不管怎么说,中华崛起之路,总算踏出去了最为艰难的第一步,不过还算是比较顺利的一步。

“李定国!朱以洪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