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康熙走向民国
37207000000025

第25章 0026.逆命顺天(一)

绝命谷一带,至未时到申时,可谓是惨叫声连连,不绝于耳。日头偏了西,夕阳映着一片火烧云,血红艳鲜之色,如同绝命谷道内一般,见不到半点其他颜色。

如此绝境之下,即便是换作满清八旗精锐,只怕也该举械投降了。秦军仍拼力往山丘上奔走,毕竟以数万之众,竟然冲上山丘过半人马。

晋军的象兵不知踩死多少秦军,只瞧着横七竖八的尸体,散作一地。左丘上的李定国,瞧着秦军奔上对面山丘,脸色并无任何担忧之色,一切皆在意料之中。右丘上地势坦平,但另一侧的背脊却是极为艰险陡峭,下山之路仅有三个坡道。

“父王的三板斧抡完了,该瞧我们的了。”李复率伏兵隐藏在右丘第一坡道之下,瞧着秦军密密麻麻登上右丘,内心早急不可待了,大喝一声便率军冲杀上去。

秦军好不容易逃出绝命谷道,神情还未定下,突见李复率军冲杀上丘,登时慌乱不已。秦军慌不择路,赶紧往下一个坡道逃散。还未奔至坡道口,又冲杀一支晋军来,乃是朱以洪与史惟义等人,秦军再度陷入慌乱之中。一时间砍翻在地,失足摔下山丘的,不计其数。

李定国立在左丘之上,将困兽之斗的秦军尽收眼底。随着视线的偏移,李定国的目光渐渐骤然,内心不安的紧,眉头皱在一处,连忙问向左右道,“郑蛟麟何在,怎擅离职守?”

“郑提督好像往东奔去了。”副将指着东边道。

“匹夫,坏我大事矣!”李定国咬牙切齿道。

按照李定国的部署,第三坡道的守军,便是郑蛟麟统率的数万川军。即便是秦军占住右丘之上,却也难以抵挡三路伏兵的攻势。秦军的骁勇出乎李定国的预料,但战情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最多半个时辰的功夫,秦军必定全军覆没。可如今郑蛟麟擅自撤退,第三坡道便成为了通畅的口子,秦军便又有了希望。

王辅臣如今满脸血迹,一奔上山丘,便犹如无人之境,率兵冲杀至第三坡道前,领着残部奔下土丘。李定国攥紧拳头,立刻翻身上马,率领兵士去追击。只见西侧沙尘滚滚,杀声由远而近,顿感内心一阵绞痛,猛吐一口鲜血,栽倒在马下。

秦军已然颓败之势,李复等人正率军追杀之际,听闻西侧的杀喊之声,回头瞧向左丘之上。朱以洪已经奔上左丘,绝命谷包围战是李定国一手策划的,但毕竟军情瞬息而变,如今李定国昏厥过去,清军援军转瞬即至。眼下军情突变,俗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现代人思维的朱以洪,当机立断道,“全军撤退。”

“史大哥,烦劳你带五千兵马断后,我与李复将军一道,往大英县撤退。“朱以洪道。

“不返回CD史惟义不解道。

“此时我全军皆出,CD不过空城矣,即便是退回城内,也难以据守。”朱以洪道,“大英县乃是川蜀盆地外沿,山脉纵横,容易隐藏。”

“是。”史惟义领命告退。

李复将李定国驮在马背之上,往大英县方向退却,王辅臣率秦军残部溃退一里路,方才听到清军的杀喊之声,攥紧拳头喝道,“他女良的,总算发兵了,弟兄们随我杀回去!”

方才还争相逃命的秦兵,转身再次奔回战场之中,只是这转身之间,惊魂未定的表情,立刻陡然变得愤慨冷酷起来。更为准确的说,完全可以用冷血来形容,眼神里泛着着血光。秦人的战斗血性,再度被唤醒,而且是在受到极大羞辱之后,爆发出更为强悍的骁勇。

“这是何处?”李定国缓缓睁开眼,有气无力问道。

“此处是大英县郊外。”朱以洪应道。

“战情如何?”李定国费力的撑起身子。

“我军死伤十之八九。”朱以洪面色艰难道,“情势之下,我不得不分兵断后,只是清军势大,转瞬之间便将我军冲散,如今其余将士都不知所踪,断了音信。”

“殿下做的对。”李定国表示赞同。

“晋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还望保重身子,来日与诸将汇合之后,徐图他计。”朱以洪宽慰道。

“老朽。。。。”李定国摇了摇头道,“得蒙殿下抬爱,定国能重复沙场,死也瞑目了。长子李复骁勇善战,是个将帅之才,次子李明自幼体弱多病,武艺虽是稀疏,可深得老夫练兵之道,望殿下日后能尽其长处。”

“嗯。”朱以洪不禁含着泪水点头。

“吴三桂心胸狭隘,难以成大器,望殿下早作打算。”李定国拉着朱以洪的手继续道,“如今乱世复起,殿下心怀仁义,远见卓识世所罕见,假以时日定可成就霸业。”

朱以洪还未来得及回答,只瞧着李定国慢慢伏在地上,目光骤然一变,疾呼道,“贼兵至矣。”

朱以洪顺着李定国的目光瞧去,果然片刻之后,树林中渐渐闪出百十人骑兵来,为首者便是王辅臣。

“王兄。”李定国起身苦笑道,“你我皆为汉人,虽各为其主,心存异志,老朽今日定不得生,唯有一事望王兄能够答应。”

“何事?”王辅臣翻身下马,走上前狐疑问道。

“此人乃是大明皇室后裔。”李定国指着一旁的朱以洪道,“天下汉人共主,我李定国无能,无法护佑圣君,助圣君荣登朝堂之上,望王兄念及前明余情,放他一条生路。”

王辅臣打量一番朱以洪,思量片刻道,“然!”

“多谢王兄。”李定国拱手道。

说罢,李定国瞧着朱以洪,眼神中饱含着寄托之色。

一点寒芒闪过,眨眼之间李定国仰面栽倒在地,脖颈处割出一寸的口子来,鲜血喷涌而出。

林中十余人皆是李定国从西南带出来的兵士,个个无不是痛哭流涕,朱以洪连忙蹲在一边,也是泪流满面。王辅臣瞧着李定国自刎而死,立作一侧将头盔取下,握拳在胸口,单膝跪拜便起身离开。

李定国之前,有着无数名流青史的名将,秦时白起,汉之韩信,李广,霍去病等等。李定国之后,亦是有许多为抵抗异族侵略而牺牲的民族英雄。可李定国,千古为此一人。

朱以洪曾读过《明朝那些事儿》,其中对郑和的客观评价为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这番话搁在李定国身上,确实也不为过。

定国之后,再无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