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康熙走向民国
37207000000024

第24章 0025.晋军争雄(五)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今日战鼓响震之时,全军将士务必奋力杀敌!”王辅臣拔出腰间的豹尾长枪,这柄豹尾长枪乃是王辅臣进京之时,康熙为揽其心赐赠的。天下唯有一对,另一支便在康熙手中,如此的殊荣,作为臣子岂能不感恩涕淋,披肝沥胆。听得一声枪响,战鼓随即擂动,“以我为界,倘若有胆怯退缩之人,无论将士职位高低,定斩不饶!”

王辅臣话刚说罢,便纵马奔出数丈以外,秦军本就骁勇,如今更受感染,气势如虹。郑蛟麟所率八千晋军,如何能抵挡?即刻下令撤退,秦军紧追不舍,脚程稍慢一拍的晋军士兵,瞬间被剁为肉泥。

秦军追至绝命谷前时,郑蛟麟部军已经死伤过半。

“义父,恐有埋伏。”王霸岩瞧着绝命谷的地势,勒马停驻道。

“嗯。”王辅臣瞧了瞧,只见前方两座土丘空空秃秃,更无草木遮掩,问道,“莫洛大军离我军还有多远?”

“不到五里。”王霸岩应道。

“随我冲杀过去!”王辅臣自信道,“你瞧左丘之上,定是李定国的指挥驻地,且无重兵把守。即便是伏兵隐在山侧,我军理应可以应付,挨上半个时辰,待莫洛大军赶到之时,便可将晋军反包围,一举剿灭。”

“是!”王霸岩应声奔了出去。

绝命山丘上虽无草木遮掩,但李定国昨日便遣士兵,堆积了不少乱石在山腰。数量不算多,但足以将山谷口堵死。秦军冲杀进谷道之中,正遇上李复一千兵士,列阵双鱼相迎。

王霸岩并不擅军阵,即刻率兵冲杀,秦军到底是骁勇的紧,被困在鱼腹之中,却难以一举剿灭。秦军在鱼腹之中,左突右杀,却也难以挣出阵外。两军交织一起,只听得兵士惨叫着一个个倒下。

王辅臣率大部赶往谷道之中,瞧得双鱼阵法如此精妙,当机立断冲击鱼头之处,以秦军的勇猛之势,破这千余人的阵法,并非难事。正当挥军掩杀之际,却听得山丘上一声巨响,抬头瞧去只见乱石横飞,一时间砸死砸伤者不计其数。

绝命谷道颇长,乱石将谷道堵成两截,王辅臣内心顿感不妙。

正当王辅臣思量之际,李复所率兵士阵法突变,化作一条两边带鳍的鳊鱼,冲散与王霸岩的纠缠,奔往谷口之处。在如此有利的地形下,晋军居然自己放出王霸岩等,容不得多想,王辅臣立刻追杀至谷口。被拦截在另一端的秦军,只得往另一端谷口奔去。

瓮中之鳖,难以回天!

李复率领晋军奔出谷道,王辅臣紧随其后,只是刚前脚跟上,便赶紧勒马停住。忽见庞然大物,激起尘土飞扬,恰好风向也是奔往谷道之中,苦了谷道之中的秦兵,连眼睛都睁不开。

秦军的骁勇之势顿时消殆,不自禁的往后退了脚步,就连王辅臣也勒着马缰,不断往后退却。

李定国在拿下CD之时,便料定自己与王辅臣必有一战,以秦军的骁勇,自己的老班底只怕难以抵挡,况且大部晋军还是郑蛟麟的川军。从兵士的素养上来分析,川军绝非是能恶战的军队,而自己缅甸边境训练的兵士,实在是单薄了些,难以发挥阵法与秦军抗衡。

李定国令李明秘密返回缅甸边境,借当地羌人的象兵来助战。

这些庞然的巨象,便是李定国的秘密武器。

绝命谷道宽度大约六七米,即便是骑兵并排突杀,只若三只巨像并作一处,便可将谷道堵得严实。这些象兵都是经过训练,不仅象身全披铁甲,连象鼻都裹着铁皮,只留着一双眼睛在外。

巨象三只一排,步步向前逼近,七八行象兵慢慢挤入谷道之中。

王辅臣所率兵士过万,最后一排士兵已经贴上乱石堆,面对如此庞然巨像,根本不知从何下手,莫说发起攻击了。

“往山坡上去!”王辅臣急忙喝道。

秦军拼力往山坡上奔走,只在左边山丘之上,李定国率领数百弓弩手列阵,瞬间便是万箭齐发,哪个还能上前?秦军只得又往右侧山丘上逃窜,山坡险滑,许多秦军便成了活靶子,惨叫声连连。

围十缺一!

李定国如此布置,正得兵法精髓,留一座空山给秦军,便给了一份求生的希望。情急之下,只顾逃窜之际,自然便忘记了反抗,只是越怕死之人,在沙场之上便越会先死。

“冲!”王辅臣见许多秦兵横尸遍野,咬牙喝道。

秦人骁勇,天下无出其右!

如此绝境之下,数百骑兵士一马当先,拼死冲向巨象。只是巨象实在高大的紧,莫说是击杀象背上驭象之人,连象头都无法触及。兵器费力的砍在巨象的战甲上,只听得巨象一声嘶鸣,前脚抬起猛然踏下,秦兵连人带马骨碎咔咔作响。

数百骑兵顿时化为一堆肉泥,巨象踩着秦兵的尸体,继续向前逼近。许多负伤落马的秦兵,活生生被踩死,狰狞着张大着嘴,几乎要将内脏全吐出来。

如此惨状,剩余秦兵瞧得,更是胆战心惊的紧。

“莫洛为何还不到?天要亡我于此!”王辅臣仰天叹道。

此时莫洛所率八万兵士,就停驻在绝命谷西侧,谷道之中的惨叫声,不绝于耳。莫洛乃是正红旗人,顺治帝时曾受过鳌拜的提拔,而王辅臣素来与鳌拜不和,在鳌拜倒台之际,也没忘上去踩几脚。

如今秦军危在旦夕,莫洛却心存私心,故意不发兵相救,意欲两虎斗败之际,坐收渔翁之利。

“主帅,我等何时发兵?”副将问道。

“如今王辅臣正在厮杀,待两军斗败之时,我军一举攻伐,岂不是独得天功?”莫洛笑道。

莫洛的一箭双雕之计,却为日后王辅臣反清,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