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醉生梦死,人间百态
37191200000033

第33章 金库先生

很久以前,追溯到我们这个人种刚刚诞生的时候,我们的先辈就从进化和环境的形势中演变出一套专属于这个群体的社会规则——总结起来就是:直立行走使身体结构发生变化,身体结构的变化导致生产提前、婴儿弱小,弱小的婴儿便有了超强的可塑性,可以教育出任何长辈期望的样子。这套规则经历多少万年的发展,帮助人们建立了家庭、村庄、城市,乃至一整个雄伟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村庄,都可以用很多的同义词作为形容,因此,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小小的村庄。

这个小小的村庄叫做梧桐村,梧桐村和别的村子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没有任何的与众不同,它富裕而贫穷,开放而守旧,和谐而混乱。它的村口和隔壁杨柳村的村口是那么的雷同,雷同到让人觉得这片区域所有的村子都是从一个种了几棵树的村口、凹凸不平的水泥路、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开始,到另一边的泥泞不平、四通八达、曲折环绕的乡间土路而结束。如果说这样的格局是一种周边乡村的独有特色,那这些村庄的绝大多数人也自然而然地拥有了和村子本身具有异曲同工之秒的、专属于人类自身的经典特色。我们暂且把这种特色归结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素,倘若是有哪个人胆敢抛弃这些要素,那这个人就一定要受人唾弃、被人咒骂、祖坟冒烟、全家上下不得安宁,他的一辈子将是毫无前途的,无论上天注定还是后天拼搏都绝对、肯定以及必然的一片黑暗,永世无法翻身。

因此,我们就欣慰地得以见到,在这个秋收已至尾声的金色时节里,梧桐村的多户人家颇有默契地、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同一阵线,做出了一些他们自以为理所应当又不甚光彩的事迹。这些所谓的“不甚光彩”一旦有了作伴的人,就变得“不甚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遵守那和村子本身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专属于人类自身的经典特色,谁若是不遵从,那就是异类,是异类就要被这个时代所抹杀!

所幸,诚如上面所言,人们选择了同一个阵线,这就使得凶残的死神再一次毫无办法地从他们身边失望而归,没能带走一条灵魂,这种幸运的结果自然是要感谢素有好生之德的上天和富有仁爱之心的天神,因为他们是如此博爱地指引着梧桐村的人都成为一个“识大体之人”,只要成为一个“识大体之人”,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妖魔鬼怪可以动的了他们——比方说此时此刻正在打他们主意的这位“妖魔”就拿他们束手无策。

这位“妖魔”身强体壮,面目狰狞,身上穿着一套和村人没有什么区别的普通衣衫,意图伪装出憨厚可怜的模样,以此骗取他人的钱财。

只见他来到一处人家的门口,张嘴喊了一句:“老李在家吗?”那家人听闻这声瘟神般的叫喊立刻拉上窗帘,刚才还只是虚掩的院门被一个跑出来的小童完全关闭、插上门栓,“瘟神”从门缝中望去,见到方才的小童快速跑向房门,房门半开着,老李探出半个身子,等到小童跑近,一把将他拉进屋子,又朝院门张望一眼,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之后便是一阵死寂。

“瘟神”看了半天,又叫了半天,无人回应,便转身走了。而这个时候,屋内屏气凝神的一家人总算松了一口气,老李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电话很快接通,他对着话筒颤抖地讲道:“老张啊,朱文从我这走了,我没见他,直接把他关门外了。”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同样颤抖的声音:“好,我马上关门,我也不见他,顺便告诉其他人也都把门关上。”

在他们打电话的空挡里,朱文已经来到了下一户人家,这次他没有叫嚷,悄悄地进了门,院内拴了一条狼狗,冲他一叫惊了他一跳,同时也惊得这家人措手不及。他一进门,这家人便做出热情的模样,招呼他上炕坐下。

“哎哟,朱老弟啊,今天怎么没去表演啊?”男主人边朝老婆使眼色,边谄笑着说道。

女主人当即去烧水泡茶,并将自家小孩赶到他自己房间里。

“不用忙活了,嫂子,我今天过来也没别的事,现在不是秋收完了吗,你们是不是该还我那两万块钱了?”朱文不做客套,直说来意。

男主人马上换脸,苦儿吧唧地说道:“老弟啊,你看我这,唉,我这今年的收成实在不行啊,而且粮食也还没卖完,你看是不是能宽限几天?”

“就是就是,朱老弟这么有钱,应也不急着用钱吧?”女主人附和道,“我们家你也看到了,这还有个上学的孩子,来年就升初中了,这可又要一大笔钱啊!”

朱文心软了,便言道:“周老哥,先不急,过两天就过两天。”说着便转身就走。

夫妻俩连连陪笑送行:“老弟慢走啊,有空常来玩啊,下次来吃饭啊……”

待“瘟神”一走,刚才被赶进房间的孩子出来了,他一脸天真地问道:“爸,妈,我们不是有钱吗?为什么不还给他?”

离开这家以后,朱文又连跑了七八户人家,可惜这七八户人家家家都大门紧闭,门口贴的对联、门神尽职尽责地保佑着他们的钱财,驱逐着来犯的“瘟神”,守护着他们世代如一的良好教养,顺便也用实际行动教导下一代,什么才是正确的做人之道。

当天中午,跑了半天的朱文空手而归,他心情非常不好,做妻子的一看他的样子便了然一切,静静地陪着他沉默不语。

下午,他参加演出,带着妻子一同去了。眼见他离开村子,那些大门紧闭的人纷纷开门出来,他们走上大街,聚在一块儿说说笑笑,为自己的英明决定和完美演出欢呼庆祝。

老李喜笑颜开、手舞足蹈地站在这群人中间,无所顾忌地叫嚷着:“以后谁要是看见他出门就马上通知一下,我们联合起来,他就不能拿我们咋滴!”

老张马上应和道:“老李说的对!我们挣钱不容易,凭啥要把血汗钱给他一个吼几嗓子就有大把钱的闲人!”

老周点上一根烟,表情狰狞地喊道:“对对对,有钱当然要自己花,傻子才还钱给他,有便宜不占简直天打五雷轰!”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哄笑声,同样的笑容,同样的面目,同样的欲望,所有人看起来都是一个模样。

半晌之后,某个人说道:“要我说啊,这次还是cun长赚的最多!”

另一个人附和道:“那倒确实,修路加装自来水,他去找朱文要了那么多次钱,来回加起来少说有几十万了吧!”

某个掐着烟的男人吐了一口唾沫,眯着眼睛、捏着嗓子叫道:“呸!只多不少!”

“你们看看这路,”他踩着脚底下那条凹凸不平、布满深坑的破路说道,“这TM是人走的?给他十万他至少也吞了九万!”他又走到路边的一个水泥柱子旁边,水泥柱子上伸出一个水龙头,他用力拧开,大叫道:“水呢?我就问TM的水呢?这就是咱村的自来水?延着村里大街竖上几个空有头没有管子的破铁疙瘩就完事儿了?”

人群再次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哄笑,并为这位乡亲的睿智热烈鼓掌。

又过了半晌,人群中有人大吼一句:“朱文回来了!”就像一道惊雷炸开了苍穹,人们纷纷使出打小儿就没丢下的吃奶的劲儿朝着各自的家门跑去,倘若各位读者能够有幸一观这种场面,那各位必定将会大跌眼镜,就如同表演归来的朱文夫妇路过此地时亦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地望着洒落满地的外套、半盒香烟、打火机、零钱……,简直比刚刚散伙的赶集现场还要精彩!

如此趣味的邻里乡亲,着实是一个适合颐养天年的风水宝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