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都市大哥:中国版《教父》
371800000151

第151章 五一节

在长时间的旅行途中,尤其是在漫长的火车旅行途中,叶山鹰认真地倾听着旅客关于社会,经济的各种看法,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思考,受益非浅。他感觉到经济腾飞的第二波大潮似乎正在酿酝之中,这是一个机会。同时,他发现黑道凶徒的罪行成了人们一个有趣的谈资,津津乐道,说故事的人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似乎他本人就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黑社会分子,亲临现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听众如痴如醉,踊跃参与讨论,就如同对待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文学作品。除了一些正直保守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直接的受害者,没有人表示愤怒的反感,这是令人惊奇的事。同是,叶山鹰惊诧地发现,这些宣传出来,最后无一例外被政府打掉的黑社会团伙,无一例外地非常愚蠢和非常可笑:他们敢于猖狂地在市中心枪杀一名警察,并且公然在事后用公告宣称处决,贴到政府的法制宣传栏;他们身家百万,却会为了一点小钱,一点小小的委屈,冒然发起一场跟政府对抗的战争,终遭全军覆没;他们完全可以进军巨额利润的行业,却总忘不了在酒楼,歌舞厅,洗浴中心这些麻烦之地打转,这赚不了几个钱,却会惹下极坏的名声,引起跟其它黑道团伙的冲突,最后成为政府和警察打击的对象;他们也会寻求保护伞,但现在情况翻转,跟他们从前低三下四鲜明对比,是他们在这些贪污受贿的政府官员和警察面前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模样,这是完全不应该犯的超级错误,他们是盟友,从地位和人格上完全平等;他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力量,不分场合。这完全没有必要,象一个一直穷苦的暴发户,没有克制的理智和更加远大的理想,最后把自己弄得象广场上的雕塑一样显眼,当下一次风暴来临的时候,他们就是首先遭受肆虐的目标。一句话,他们做得非常不称职。如果把黑社会当做一种职业来对待的话。完全应该下岗,这是叶山鹰对这些人的评价。相比江城的黑道团伙,他们似乎还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江城的黑道团伙比他们进步,但在骨子里,他们一样冷酷无情,一想到这里,他就不能原谅苏雪莲,同时,也更加思念她。

最后,他决定回到海南。他需要一个舞台。

叶山鹰跟王祖顺举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在他把自己在黄金海景大酒店安顿好后,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最后再把他的计划梳理一下,然后拔通了王祖顺的电话。王祖顺对他的回归并不意外,但对于他下塌之地有些意外,当他来到叶山鹰的豪华套间时,脸上掩饰不住惊奇。叶山鹰在心中冷笑,他不喜欢奢侈,永远把浪费当做犯罪,但这一次,对于一位崇拜金钱的人,用金钱打击他无疑是最好的方式。而且,他无疑到达了他的目的。现在,他不是他的客人。叶山鹰先声夺人,得到了一分。

一开始的时候,王祖顺试图维持他尊严,但是面对叶山鹰单刀直入,咄咄逼人的提问,他迅速败下阵来,大学时期的败局重演,他不得不向叶山鹰坦白了整个信托公司的经营状况。准备充分,全力以赴,行动坚决,实施一次重大的行动,叶山鹰跟苏威胜如出一辙。海天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最初是某些人为了在海南那波开发大潮中发财谋利成立的,股东中的确有市财政局,中国银行,市财政局是第一大股东,折借三千万,中国银行贷款两千万,还有三四家别的单位借款不等,总规模差不多一个亿。贷款和借款能够享受股东待遇,同时享受部分管理经营的权力和高额的利息,这是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最初的确赚了一些钱,但是后来由于王祖顺过于贪婪和判断失误,在那一波经济大潮崩盘以前,没有把做为接力游戏的道具,一家似乎是欣欣向荣,升值无限的楼盘及时抛售到下一个玩家的手中,导致了信托投资公司陷入绝境。雪上加霜,市财政局毫不顾及最初的承诺和道义,果断而且强硬地划走了全部借款,宁愿不要曾经追求的高额利息。这是最后一击,抽空了公司所有的血液,只剩一个再无活力的空壳,随时可以被风吹倒,宣布破产。如果他们那些股东愿意的话。为了顾全大局,剩下的股东决定暂时维持这个病入膏肓,无可救药的垂死之人,应付来自政府的清理检查,等到风平浪静时,再宣布它的死刑。因为是中国银行最初牵头建立的信托投资公司,并且其它的股东单位都是中国银行的贷款单位,中国银行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这个工作,每三个月寻找一个合适的名目,发放一笔小额贷款维持整个信托投资公司的日常运转。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所以这笔小额贷款被压缩到了最低额度,王祖顺为了自己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不得不开始大规模的裁员,象当初大规模地扩军一样。这是叶山鹰在他的公司看到尘灰蒙座的原因。但王祖顺绝不向外界透露他的队伍已经土崩瓦解,依然玩弄一些小的花招保持一副兵强马壮,人材济济的大公司模样,象一个旧**时的军阀,吃着士兵的空饷。